他为懒人做出听的旅游攻略 带5万用户的耳朵环游世界

2017-03-05 16:03 出处: 人气: 

他为懒人做出听的旅游攻略 带5万用户的耳朵环游世界

他为懒人做出听的旅游攻略 带5万用户的耳朵环游世界

◆ “格列佛”创始人石景奎

文| 铅笔道 记者 邱晓雅 导语

这是一场神奇的旅途与冒险的经验。大约三百年前,外科医生遭遇船难,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在这场奇遇里,他有着截然不同的遭遇和见闻。经历种种磨难,他才回到英国。

以上是童话故事《格列佛游记》,故事里的英国医生叫格列佛。

在石景奎看来,格列佛是个十足的旅行达人。

去年8月,他创立“格列佛”,从音频切入旅行攻略市场,通过采访旅行者、当地人、旅游达人等,让用户用听的方式了解当地文化及游行攻略。

截至目前,“格列佛”已有近500条音频内容,各渠道总用户5万左右。喜马拉雅日播放量为500~1000,总播放量达42.9万。

他为懒人做出听的旅游攻略 带5万用户的耳朵环游世界

注: 石景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可以听的旅游攻略

去年2月,石景奎打算和家人出国游玩,从法国嗨到意大利。

他在京东上买了两本书,想要归纳旅游路线:一本为讲述法国的《孤独星球》,另一本为讲述意大利的《孤独星球》。

打开其中一本翻了翻,他发觉自己真的看不下去。“厚厚的两大本,没时间消化。”

另谋它法,上穷游、找攻略,他仍深感痛苦。“不跟团,自己找攻略,要看很多东西。”

旅行归来,他跟自己的小团队瞎聊。

同事的一句话让石景奎打开了思路——做一个可以听的旅游攻略。同事说:“找那些去过当地的旅行者讲旅游攻略怎么样?”“直接听,最起码不用看书了。”石赞同道。

他认为听有两大好处

其一、伴随。用户可以在不太适合用眼睛时,通过声音获得信息、吸收知识,比如开车、走路等。

其二、为懒人服务。“看攻略太累,听多清楚。”

“那就试试吧。”石景奎说道。

他在喜马拉雅上找到两个主播,一个去过巴厘岛,一个去过台湾。两人各录了20~30分钟的节目。前者讲了自己的巴厘岛之行,后者讲了台湾之行。

听完之后,石景奎觉得挺有意思。去年4月左右,同事用QQ在喜马拉雅注册了账号,把两条声音传了上去。

点播量上千。石本没抱什么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很知足:“我觉得还行,毕竟没有频道,连标题都没有。”

初试告捷。石景奎觉得这件事可行。“有人用就证明有需求。”

随后,他创立“格列佛”,从音频切入旅行攻略市场

,通过采访旅行者、当地人、旅游达人等,让用户用听的方式了解当地文化及游行攻略。“当时,‘格列佛’还在公司内部孵化。”

与喜马拉雅独家合作

接下来是内容生产。每期节目由一个主持人搭档一位旅行者。主持人采取外包的方式,旅行攻略讲述者主要在网上寻找。平台会策划内容、准备采访提纲等,而录音、采访、剪辑等,则由主持人与旅行者自己线下约聊。

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包括景点、线路、美食、购物、当地人文等。

比较大众的东西,内容生产遵循基本流程。“因为这样会比较省劲。比如美食,我们会先介绍当地几道好吃的菜,餐厅大概的价格。”

“如果一个地方非常有特色的话,我们会单独策划。”比如波尔多,其最出名的是葡萄酒,享有“法国葡萄酒皇后”的美称,“所以我们单独策划了一期名为《单宁是什么,听波尔多红酒之旅告诉你》的节目”。

他为懒人做出听的旅游攻略 带5万用户的耳朵环游世界

格列佛宣传页

储备内容的同时,团队在开发网站。“对于一个小团队来说,一个小小的Bug也能把我们折腾得很苦。”比如,由于某个代码写错,每播到3分钟时,节目自动重播。这个小Bug折磨了团队半个月,才被修改好。

8月29日,“格列佛”PC端上线,有五六十条音频内容,一期节目20~30分钟。内容以目的地为主,但团队做了标签化处理,如美食,美景,购物等。

此外,音频还被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蜻蜓、考拉等渠道。“没有做推广,点播量也没有爆炸性的增长,100天大概有100万。”

之后,石景奎找到公司领导,要求独立做“格列佛”。领导同意,10月,他正式成立公司。

今年3月,喜马拉雅找到石景奎,希望达成独家合作。“他觉得节目还不错,并愿意把格列佛当成旅行频道里的一个主要产品,帮忙推广。”

喜马拉雅方称会给“格列佛”一年价值近400万的宣传资源,比如主页推荐、主播推荐、小编推荐等。“虽不是真金白银,但他们会在旅游频道里更好地打造我们。”

当时,石景奎并未立刻同意。他一直在做思想斗争:“独家好?非独家好?”

最终,非独家的心向独家举了白旗。他觉得用户多为旅行者,无需把过多精力放在生活平台上。

今年3月底,石景奎正式与喜马拉雅签独家。

而独家虽有好处,自由受到限制。

“比如别的平台想跟我们合作,可能会不行。”

与OTA合作

期待的用户量爆发性增长也迟迟未来。“网站流量都被一些网红吸得差不多了。像我们这种比较草根的产品,可能就被忽略了。”

石景奎这才恍然大悟:喜马拉雅的流量并不精准。它虽是一个声音平台,但用户群很松散。“听什么的都有,有人喜欢郭德纲,有人喜欢罗辑思维……”

“格列佛”想要寻找的用户是旅游的人。“喜马拉雅与我们并不完全匹配,找到旅游的人很难。”

他觉得不能过分地依赖第三方平台。“还是应该自己想办法找流量,有些东西没人帮你,只能自己走。”

更精准的流量在哪里呢?石景奎想到了OTA渠道。他觉得OTA渠道的用户与格列佛更契合。“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懒人应该也比勤快人多。”

6月,他找到百程旅行。双方想法一致,“觉得看攻略太累,想为懒人服务”。

当月,双方达成合作:百程旅行免费将格列佛网站链入其官网、App等,作为其旅行产品的补充。

此外,“格列佛”还与艺龙网有类似合作。“我们找到这些真正的用户,把他们变成格列佛的用户,他们可以通过App、PC或者微信找到我们。”

此外,内容生产也更加专业。

比如,与旅游局合作做节目。“他们会提供一些扎实的目的地介绍,也会亲自接受我们的采访。”

未来,石景奎希望将这些流量变现。“只要播放量达到一定量级,广告是最快的方式。”

后续,他会往行踪方向考虑,把针对某个人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后,给到用户。“旅行行业里边卖东西的人很多,保险、机票、酒店等,而支持行踪信息服务的并不多。 ”

截至目前,“格列佛”已有近500条音频内容,各渠道总用户5万左右。喜马拉雅日播放量为500~1000,总播放量达42.9万。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