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节目主持人要主动适应“采编播一体化”时代
(原标题:节目主持人要主动适应“采编播一体化”时代)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人员,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处于分离状态:记者采访,编辑制作,播音员化妆出镜,读稿、念稿。因为采访的过程没有参与,播音员、主持人对采编环节几乎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参与,与采编人员的采访意图以及要表现的思想存在认知能力和个性差异,很难准确地把握节目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十多年来,主持人职业经历了播音员,模拟主持、主播、主持等几个阶段。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电视节目制作需要采、编、播一体化的主持人,一专多能的主持人越来越成为各电视媒体的骨干和业务能手,综合型主持能力也成为主持人在这一领域能较长立足的重要因素。
“采编播一体化”多指从事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人员,具备集采访、拍摄、编辑、制作、主持等技能于一身的一项综合从业技能,简称为“采编播一体化”。
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采编播一体化”是工作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
一、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与“采编播一体化”发展的差距
主持人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节目主持人停留在播音员或报幕员的局面。他们在别人构思、编辑的节目中,诵读别人事先写好的台词,对主持节目不能应付自如,更谈不上赋予节目个性特征与感染力。很多主持人偏重表演、偏重声音,给人的印象是在表演而不是“当”一名真正的主持人。
好的主持人,必须能担当栏目的编导和策划,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采编播一体化”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主持人队伍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并制约了节目效果,一些主持人专业素养不高,在节目中只是起到串连的作用,不参与节目的采编;一些主持人在节目中会出现:准备工作不充分,提问抓不住关键点;一些主持人因为工作压力,精神状态不理想,心态调整不力,有的甚至身体、精神状况出了问题;一些主持人与观众存在距离,协调沟通能力不强;一些主持人节目差错多、风格不突出……上述表现,其实是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政策水平、文化素养等有很大的关系。
二、“采编播一体化”对主持人能力的要求
在我国,主持人的工作方式大多停留在采编播分离或合作式的初级状态。主持人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思想及情感冲动而形成的观点、见解及主题思想、节目风格和节目形式,而是编导的思想和风格。由于没有亲身的深刻体验,在主持中难以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笔者认为,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要求主持人应当具有一定播音主持专业素养,有传播正能量的形象和品质,有把控现场处理突发状况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素养。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无疑是决定主持人好坏差别的重要因素。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对主持人自身优势的彰显、乃至于对节目品牌的塑造、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作用都至关重要。因此主持人应充分参与到节目制作和播出过程中,努力成为“采编播一体化”的节目主持人。
纵观国内各大电视媒体的主持人队伍,知名节目主持人的作用不可小视。而不同节目主持人所展示的综合素质,不完全相同,但确实做到了异彩纷呈,优势互补。
央视当家主持董卿,多年来,她无论主持哪一场晚会,总是从服饰、化妆到台词精心设计,以衬托出节目的特点和展现自已的气质。在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她的用心和努力;为了一双搭配的鞋子,她可以跑遍整个北京城;为了流畅的台词,她可以在台下斟酌半天;不论台下再苦再累,台上的她总是笑得得体自然,给人温暖。大家都认为,她的笑容是最迷人的,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特别是中国古诗词大赛主持,更显示了她的文化内涵深厚,使节目得到升华。
再说,凤凰卫视吴小莉,在第一届平遥国际摄影展开展仪式上,当时吴小莉来到平遥时,对平遥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她用一晚上的时间,将平遥的概况以及国际摄影大展的情况进行了梳理,不是拿着当地提供的主持词,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主持了整场活动,没有稿件却像有稿件一样井井有条,妙语连珠,十分精彩。
上述两个主持人,其个体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其综合素质,都是主持人长期培养,又在具体节目中扬长避短所形成的。
三、主持人主动参与节目采编制作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视节目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仅是进行播音主持,还要进行采访,参与电视节目的采编制作。
笔者自身是播音员出身,在播音岗位工作了24年,对主持人多元化发展深有体会,亲身经历了电视发展的多个阶段,也经历了所主持节目的多次改版和创新,在没有放弃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上,参与采访,参与写稿,参与节目策划,参与后期节目编排和制作,如今,对整个节目流程熟悉掌握,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把握节目内涵实质,更好地进行主持创作。
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个主持人实现了“多元发展”,同事小杜,是以播音员的身份招聘到新闻部工作的,刚开始只是播音,经过几年的历练,如今,大型的采访报道,主题性报道从出镜记者到撰稿,从编导策划到后期编辑配音,可以说真正实现了“采编播一体化”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该栏目不可或缺的一名业务骨干。
以上两个例子,笔者认为,是主持人对自身发展的厚积薄发,是业务能力的历练,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是自身的一种约束,更是社会对职业主持人更高的要求。
四、改变采编与播报“两张皮”的现象是主持人的职业使命
改变采编与播报“两张皮”的现象是主持人的职业使命,这不仅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当前电视播报制度改革的流行趋势。
在CBS电视网,一个节目主持人在很多方面都是这个部的精神领袖,有1000多人看着他如何定调子,不仅是为他自己的节目定调子,而且也是为整个电视网定调子。可见主持人虽不是导演,但应具有超强的组织和驾驭功力。
综上所述,真正的节目主持人应该是“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主持人,既要具有采访、编辑、播出三方面的能力。主持人的采编播不同于记者、编辑、播音员,不是三者简单相加,而是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和要求,主持人只有强化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在工作中历练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电视工作的飞速发展,只有实现“采编播一体化”,才能在主持人岗位走得更远。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