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进班组】“雕刻”国之利器的班组(图)-班组风采-企业频道-中工网

2017-05-24 17:08 出处: 人气: 

【记者进班组】“雕刻”国之利器的班组(图)-班组风采-企业频道-中工网

马景来班组的组员们在一起进行项目攻坚。

【记者进班组】“雕刻”国之利器的班组(图)-班组风采-企业频道-中工网

  偌大的厂房,机器发出“嗡嗡”的响声,机床各有高低,错落有致。走进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83厂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现场,第一眼并不能洞悉这里的特别之处。

  一台台硕大无比的机床挡住了视线,放眼望去看不到几个工人。记者正迷茫去路,只见283厂马景来班组组长翟萌从机床间的过道快速走来。“走,我带你转转。”也许是工作长期训练的结果,翟萌不但步伐快,语速也很快,记者一边小跑一边快速动脑,才能跟上他的节奏。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这才发现,在这看似普通的加工现场,潜藏着一群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有人听声音就能够分辨金属切削用量是否合理;有人看铁屑飞行弧线就可以判断刀具寿命。

  这是一个导弹零部件加工班组。导弹被称作国之利器,这群年轻人像绣花一样精雕细琢,零误差是基本要求。

零误差是基本要求

  马景来班组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导弹“翅膀”和“身体”的“雕刻”。班组一共21人,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说导弹翅膀,不过是个形象的比喻。”翟萌告诉记者,这个翅膀的学名叫做空气舵,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导弹飞行。

  走到一处机床边,翟萌随手操起一个梯形、中间镂空成鱼骨样的金属件说:“这个重量减轻1公斤就能节省很多费用。” 刚好从这里经过的全国技术能手朱鹏博说:“这种‘翅膀’对对称性的精度要求高,还有一种被关在小屋里铸造的‘翅膀’对厚度要求更高。”

  在一个专门的小作业室,记者见到了这种“翅膀”。这是一个恒温精密加工间。经过不断的铣削加工,在刀具的切屑和冷却液的作用下,一片带着白色寒光的小翅膀出炉了——钛合金材质,拿在手里几乎没有什么重量。

  用数控机床“精雕细琢”导弹身体,是冀晓渊的拿手本领。他先后发明了“长悬臂梁式”车削方法等绝技,让多种难题迎刃而解。

  某零件壁厚极薄,由于体积大,控制形变难度极高,是机械加工中的大难题。此前多次试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精度难以达到要求。眼看生产进度即将受到影响,冀晓渊主动请缨,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及稳定的心态,他创新采用“一刀一调整”的方法,最终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达到μ级,完全满足了产品精度要求,相当于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3。

  “我们干的是航天产品,容不得半点马虎。这种责任感不是说每天喊多少的口号,它只能靠我们一点一滴去做、去磨练。”冀晓渊说。

  导弹发射容不得半点失误。53年前,周恩来总理就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的“十六字”方针。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一代代航天人,多年来认真践行这十六个字,养成了不放过任何一点微小误差的习惯。

1 2 共2页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