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通讯员风采】 我的记者我的团
一直渴望用文字倾诉感情,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怀揣着这份梦想来到大学,但曾经怯生的我,害怕环境的改变,也使得梦想似乎遥不可及。幸而,我加入了校报记者团,成为了一名学生记者。从此追寻我的记者梦。
梦之初,“40年后,中国一定会更加强大,当我们像当年的美国人那样仰望璀璨星空中那颗耀眼的大角星时,在那穿越时空的永恒星光中回望这个绚丽之夏时,我们一定也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是中青报曹林老师一篇评论作品中的最后一句话。2010年,那年我高三,有一天手捧中青报,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了这篇《世博年的强国洗礼》,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很感谢高中语文老师自费订阅了三年的中青报,使得我与中青报就此结缘,从此知道了《冰点周刊》,知道了付雁南、丛玉华等记者,“记者可以被感动的泪流满面,但记者的笔不能泪流满面。一颗悲悯的心,须有一支冷静的笔伴随始终。”每次看到他们写的文章,我心中就会产生一个这样的念头:我要是一名记者该多好啊,做采访,做调查,自己的文字也能变成铅字。
和记者团相识,或是冥冥中早已注定。
我一高中同学的家就在陶院附近,离2010年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家住湘湖的曹哥,带我和几个朋友去陶院玩,也算是提前感受一下大学生活吧,早就听曹哥说起过陶院有名的“跳蚤市场”,他一直炫耀着老爸往年在跳蚤市场给他淘到的许多既便宜又实用的英语字典。本来按计划下午逛完校园就回学校去了,但我们还是一直待到了晚上,希望能淘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在两旁摆着各种物品的道路中间来回走,我看到一个漂亮女孩拿着大相机在拍照,我确定她是记者,因为她拍完后拿出本子在记着什么,只是我还不知道是否是学生记者,亦或是景德镇媒体的记者。当时,我还不知道陶院有校报记者团。
一本五元的牛津大字典,一本三元的新东方听力书,这便是我那晚的收获,似乎还有什么触动着我。我暗暗下定决心:明年这个时候我还要再来,多淘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第二年我确实来了,没有食言,不过成了陶院的一名学生。追梦中看到了校报记者团的纳新横幅,横幅最下面有五个人的联系方式,随手记下了第一个叫赵一琳的手机号码(后来才知道她是记者团的团长也是在实习期带我的师傅),填写报名表后,第一轮是笔试,我把笔试的题目构思了一下,当时有两名央视记者前往处在战争中的利比亚报道,于是就写了篇关于战地记者的感想文章,在交稿之前我给“一琳姐”打了个电话,询问一下是否交打印稿。我当时是有些忐忑的,电话打通了,对方没有说话,先是笑咯咯了一阵,我心里一颤:这姐姐,很亲切啊,姐素未谋面,竟然在电话中对我笑了。真想快点见到他们的“庐山正面目”。“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声”让我对校记者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心中满是疑问。校记者团是个什么样的团体呢?
在报名时听记者团学姐说,去年有一千人报名,最终只会有几十人留下来,我说:“这么多人报名,我肯定进不了。”学姐回了一句:“留下的人里面为什么就不会有你呢”。就这样经过第二轮笔试和实习期后的最终面试,经过了忐忑与期待,我在宣传栏上看到了我的名字,从此成了一名学生记者。
采访渐渐多了起来,跟着学姐学长一起奔跑于新老校区各个晚会、报告厅、会议室,提问、记录、写稿、奔跑,虽然写出来的稿件,有时会被一琳姐改的“面目全非”,但正是这样一对一的讲解能够锻炼自己写稿能力,很有收获。
新闻重视时效性,为了赶稿件饿肚子已成了我的家常便饭,还常常连夜作战。采访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好几次都遇到了尴尬和冷面孔。但是看到自己写的稿件刊登在报纸上,一切就会觉得很值。记得第一次院报上出现了我的名字,回到寝室我还拿着报纸反复的看,就像拿着中了大奖的彩票一样,第一篇稿件在报纸上发表时所带来的那种快乐和兴奋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也许在未来逐梦的路上还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但是正如习近平在同青年座谈时所讲的:“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心中有梦想就不会迷失方向,中国梦可以很小,是由无数个人的梦构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梦,我们每个人都是筑梦人。
梦没有实现,就不会清醒,就不会明白自己的梦是否值得。无畏的梦想不是更可爱么,坚定最初的梦想不是更美丽么?谁的梦想不是惴惴不安的?梦想就是在这样不断的质问、思考、纠结中一步一步走到梦的尽头。我的记者梦未完待续,我决定继续实现我的记者梦。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