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十八大代表风采录》“田坎记者”罗成友:深情为农民鼓与呼
编者按 还有十几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隆重召开。2270名十八大代表将带着全党的嘱托,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光荣出席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八大代表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是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从今天起,本报和新闻出版总署机关党委联合推出《十八大代表风采录》专栏,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重点介绍新闻出版系统部分来自基层、来自一线的十八大代表,介绍和展现他们的风采和事迹。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及他们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罗成友 《重庆日报》记者
感言:
记者的笔虽轻,但到了共产党员的手中,就应变得沉重起来。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得掂量掂量是不是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是不是维护着人民的利益。
10月初,被称为“田坎记者”的罗成友来到了重庆市钟灵镇石门村。这个村曾是全镇公共基础设施最落后、干群矛盾最突出的村,但仅用了5年的时间,这个当地的“吆鸭子村”就成功转变为“秀山第一村”。
经过多天的蹲点采访,10月11日,一篇题为《石门村由乱到治的变迁》的报道在《重庆日报》“走转改”专栏推出,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当天,《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拨通罗成友的座机联系他时无人接听,原来他又带着年轻记者到潼南县半坡村桃园里采访,这次他们蹲点调研的主题是乡村旅游产业情况。
在重庆,今年59岁的罗成友恐怕是目前活跃在采访一线年纪最大的记者。由于他长期坚持深入到农村田坎采访,为基层百姓、为“三农”工作建言献策,被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最受欢迎的田坎记者”。
长期以来,罗成友一直关注着粮食安全问题。早在1997年春耕时节,罗成友深入重庆10多个区县的田坎进行调研,写出了重点报道《粮食生产松不得》,在全国的新闻媒体中,提出了基层政府和农民不能忽视粮食生产的问题;2006年,他又写出《我市再次出现耕地撂荒现象》。这两篇文章都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获得中宣部阅评组的高度评价。
2007年7月,罗成友来到江津区双福镇,了解土地流转情况。双福镇高峰时土地流转上万亩,当时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宣传。没想到,该镇党委书记李世超面对罗成友的采访却问他:“你是想听真话呢,还是听‘好听’的话?”
“当然是真话!”于是,李世超把当时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向罗成友一一道来:企业为套取资金,到这里流转土地;实力不济、“拍屁股走人”,留下的土地难以复垦,农民也收不回租金……
“一定要把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当年8月20日,《重庆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这样的土地流转令人忧》的深度报道,引起了重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市委书记汪洋、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马正其等都作出批示。当年年底,重庆市发布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记者,罗成友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
1999年新年第二天,罗成友在巫山县庙堂乡采访中,到了一户农家时,只有4个女儿在家,她们因缺衣少食在寒冷中瑟缩着。罗成友和另一位记者当即掏出了身上所带的几百元钱,罗成友还把身上唯一一件毛衣脱下来,给最小的妹妹穿上,而自己仅穿着单薄的外套在冰天雪地中继续采访,冻得手脚麻木。
在罗成友的记者生涯中,有很多这样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帮助的经历。他说:“我是从农民中走出来的记者,我要为他们鼓与呼!”
罗成友笔耕不辍,努力用手中的笔反映基层的喜怒哀乐,不仅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赞扬,也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到重庆视察工作听说罗成友的事迹后,曾要求中央主流媒体对罗成友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记者的笔虽轻,但到了共产党员的手中,就应变得沉重起来。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得掂量掂量是不是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是不是维护着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共产党员罗成友的鼓与呼。□本报记者 曾革楠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