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西塞山前红旗飘
新华社武汉电(周志兵、柯于光)“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位于西塞山下的湖北省黄石市,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革命年代浴血奋战,更是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军分区传承红色血脉基因,强化人民武装工作,打造了一支听党指挥、素质过硬、能挑重担的民兵应急应战队伍。
近年来,在军地联合策划的“红色资源寻根工程”中,黄石军分区积极参加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完善史料收集整理,并在建军节、清明节等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缅怀先烈。他们邀请战斗亲历者讲述战斗故事,感悟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壮志豪情,激励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不怕死、敢冲锋的战斗精神。在军地共同努力下,杨武山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正式落成,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红色基地。
近年来,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为助力村民适应新生活,黄石市军分区积极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开展“我说我家”“我说家风”、评选“最美家庭”等活动,增强村民家园感、归宿感、幸福感。“西塞神舟会”是当地最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之一,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武部组织民兵文艺骨干成立乡土文化宣传队,以重大演训和社区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军民热爱故土、建设家园的情怀。
新冶钢有限公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在公司史馆,一面“抗洪抢险集体一等功”的锦旗格外引人注目。1998年抗洪抢险,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武部积极组织广大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在第一线,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新冶钢有限公司民兵集体被湖北省荣记一等功。
为教育和引导民兵预备役人员树立“能打仗、打胜仗”的意识,黄石市军分区利用民兵出入队等时机,组织民兵来新冶钢有限公司史馆参观见学,广泛开展听老民兵讲传统、“面对锦旗大家谈”等活动,将战斗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
自从1988年冶钢转运段1562号机车“民兵号”正式命名以来,各个岗位的上千名工人先后加入民兵队伍。广大民兵身在厂房、心系国防,爱岗敬业也不忘尚武爱军,著名的“黄石造”钢材凝聚了他们的辛勤汗水。
为进一步提高民兵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能力,黄石市军分区积极协调,抓好民兵“三支队伍”和民兵应急分队建设。他们把冶钢部门中科技含量高、技术成分新、年富力强的人员选编入“应急分队”,还组建“防化分队”“水上救援分队”,成为驻地的一支支“常备军”。
在保障演训、地方应急抢险等大项任务中,黄石市各民兵专业队伍发挥着突出作用,充分有效地把地方技术与驻军训练、民兵分队与专业队伍、平时训练与联合演练融合在一起,淬炼能胜任应急应战要求的国防后备力量,彰显着军民融合式的新型企业文化风采。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