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中国女记者的风采
从事新闻工作31年,先后在西藏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妇女报社担任编辑、记者、版面主编、部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1年11月起任现职。
1976年11月,风雪青藏线的漫长旅途在西藏日报终结,意气风发的女大学生如愿成为西藏日报的一名编辑,从铅字排版拼版起家,从喝酥油茶青稞酒住草原帐篷学步,在西藏日报工作的7年里,她的足迹遍及西藏,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都没有难住她,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研究西藏现当代历史,积极学习藏语文,深入广大农村牧区采访,接受了雪域高原的各种磨练,甚至包括面对死亡的考验,与西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1981年7月至9月,为深入采访牧业生产责任制,她用两个月时间跑遍了平均海拔4800米的阿里6县,是我国第一个进入阿里高原采访的女记者。写作了《日土人民的喜和忧》《多玛二队的启示》等一批生动反映阿里牧区改革发展的报道。
1983年10月进入人民日报担任农村部编辑。这一时期,正是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由农村向城市推进,进而拉开政治体制改革序幕的时期,参与了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为中央制定西藏农牧区深化改革方案的前期调研工作,主动请缨研究中国农村脱贫致富问题,先后赴宁夏西海固、甘肃定西、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通辽等贫困地区调研,发表于人民日报的《西海固的吊庄》(1984年)、《平升购销站》(1985年)《朝阳从这里起步》(1984年)、《羊毛大战的背后》(1986年)等反映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报道,反映出敏锐的观察思考和深入扎实的采访调研功力。其中,《羊毛大战的背后》在当时影响较大,文章信息含量深厚,涉及华北、东北、西北等省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她敏锐地抓住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不同经济利益集团在竞争中出现的摩擦掣肘,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成为当年新闻和经济界热议的话题。
1987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在各地重建记者站,至1991年,鉴于她对于西藏工作的熟悉,报社领导考虑她为侯选人,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新的挑战,再度进藏担任人民日报社驻西藏首席记者。此间正是西藏在门户敞开后积极应对复杂政治局面的时期,也是民族宗教全局工作的敏感时期,在基础建设完全空白的条件,她坚持立业为本,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大量来自西藏的报道,同时开展了选择培养记者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她的一句格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她在业务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记者站基本建设方面打下牢固基础,使后人获益非浅。1987年中印边境局势微妙,为捕捉战地风云,和另一位女记者徒步翻越两架海拔4800多米的雪山,抵达我军阵地前沿,在军营传为佳话。在拉萨发生的突发性骚乱事件中,她冒着危险深入现场采访,发表大量独家新闻和内参。1991年,作为人民日报赴藏采访团团长,圆满带队完成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任务,撰写的《朗生村的变迁》以一个村庄和一批昔日奴隶的故事勾勒了西藏从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跨越的缩影。获得中央外宣领导小组和中央统战部颁发的一等奖。
1990年至1998年,她先后任人民日报首都记者组组长、《各地传真》版主编、记者部副主任。由她担任主编的《各地传真》版好评不断,该版创办了许多新锐而又贴近读者的栏目,其中“公仆谈心录”等栏目受到全国各地中层和基层干部高度认可,是连续多年的热门栏目,刊文集纳成书后销量颇佳。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他曾多次奉命带领团队完成大型系列报道的组织、策划和编辑工作,发表一批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的稿件。1996年春天,在执行人民日报大型系列报道《中西部的希望》的组织、策划和带队采访及后期编辑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敏锐的洞察力;同年下半年,又负责组织策划并带队完成了大型系列报道《东北的探索》以及后期编辑。这两组共16篇报道受到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和中西部与东北诸省区党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均被评为人民日报一等奖和当年的精品奖。在担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时,她每每牺牲自己的时间,甘为驻站记者做嫁衣。经她手编辑并精心润色的驻站记者的新闻稿件多篇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或二等奖,而她自己从不计较名分。
1994年,她在编辑驻站记者一篇时效欠佳的稿件时,反复琢磨如何将“冷饭”重新回锅,并挖掘出新的价值,经过调研和补充采访,以寻找新闻最近点为原则,重新采写和编发出一篇深刻揭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的通讯,并以《黄金时代缺少了什么》命题,获得首届中国少先队好新闻特别奖。这次经历也形成了"新闻冷饭如何热炒"的讨论。她的论文发表于当期《采编业务》和《新闻三昧》。该文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见报的第三天起,编辑部不断收到各地读者来信反馈,其中既有教育专家又有普通工人甚至离休干部,读者来信又启发她进行更深层思考,萌生出组织“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系列报道的想法,得到总编辑范敬宜和编委会充分认可,即而由她组织策划了探讨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系列报道,并与同事合作撰写了《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谁是孩子的朋友》《德育,走出困境》等5篇文章,获得中宣部、全国人大内司委、国家教委、团中央、司法部等五部委联合设立的“保护明天”好新闻好作品一等奖。1996年,人民日报社妇委会专门为她召开作品研讨会。
1998年7月调入中国妇女报社,先后任常务副总编、总编辑。对传统媒体如何解放思想走出“围城”有许多深刻思考,并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并积极实践报纸结构的调整和报社的体制机制改革。先后于1999年和2003年实现了对报纸的改版和扩版,改扩版增强了报纸的新闻信息量,使内容结构更贴近读者。为强化报纸的思想评论,她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增加了新闻评论在版面中的分量;她注重通联群工部和通讯员队伍建设,指导通联群工部创立了妇女维权网络,她不仅自己动手给读者回信,并督促编辑任何时候都不能慢待读者,对读者所有的来信来访都要有所回应;她提出加大"新短快活强"外延建设新闻思想,此间发表的论文《妇女新闻传媒引导力探究》《在差异化竞争中寻求发展》《妇女新闻的三贴近》等均为率领中国妇女报社新闻团队实践得出的真知。
在新闻界,她的敏锐泼辣以及深入扎实的作风是有口皆碑的。在新闻业务方面,她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1986年发表于人民日报的《羊毛大战的背后》即是一例,《黄金时代缺少了什么》《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德育走出困境》等文章提出的新生代思想教育问题至今依然新鲜有力。二是善于从观察和捕捉细节中发现重大选题,她在每日编前会上有针对性的点拨,常常是年轻记者的期待。三是善于抓活鱼,尤其善于从那些看似平常或者僵硬的东西中发现亮点,中国妇女报社近年来组织策划的“男女同龄退休”“妇女阶段性就业”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美女经济批判系列”等报道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后两者于2000年和2006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在报奖时她作为领导,总是删掉自己的名字;四是善于从把握大局中寻找妇女新闻工作结合点,2006年她对于妇女媒体在时尚生活方面内容重复建设的结构提出反思,并积极着手于2007年元月创办了面对广大城乡基层妇女工作者的《乡土中国》周刊,并使该刊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妇女新闻宣传的又一亮点,中宣部《新闻阅评》2007年168期以《研究农村发展新形势开创妇女报道新思路--中国妇女报乡土中国周刊别开生面》为题,从三个方面对该刊给予高度评价。五是有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带领团队创办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并促进妇女发展和两性平等的品牌活动,如“经济女性”年度人物评选和发展论坛,“时代男性”年度人物和两性平等论坛等。她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创办了中华女性网和我国第一份手机报,为数字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后者已经被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列入我国新闻史上的经典案例。
她的新闻讲座课深受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喜爱,先后在社科院新闻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学生讲课,该讲座也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每年的研究生班保留课。她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六、第七届常务理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八、第九届执行委员;第六、第七届全国新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97年当选中共十五大代表,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来源:人民网 编辑:肖亭)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