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十佳新闻工作者风采】益阳日报社 周佩玲
“有困难,找牛嫂。”在益阳,群众每想到要借助媒体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常常这样说。
“跑新闻,学牛嫂。”在益阳日报社,领导们培训新进的年轻记者时,也常常这样说。
这位“牛嫂”,便是益阳日报社晚报版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编辑周佩玲,一位视新闻事业为生命,以解百姓疾苦为己任的女性。因为一力打造了最具民生情怀的新闻名牌栏目《牛嫂逛街》,她被亲切地称作“牛嫂”。这个栏目不但获得了第十四届湖南省新闻奖名牌栏目奖,也让“牛嫂”成了益阳百姓心中的一个新闻品牌。
10多年来,就是这位“牛嫂”,俯首百姓前,敏锐看社会,监测时代与民生,见证发展与进步,不但发稿量常居全社前列,还先后20余次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
“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她心中,民生千钧重;为百姓奔走,“牛嫂”自有“牛脾气”
“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要事关民生,只要百姓有呼唤,无论事情有多难,周佩玲都会“咬定青山不放松”。同事们说:“牛嫂真是有个‘牛脾气’。”
2004年7月2日,她在农贸市场走访时,看到散装豆腐销售过程很不卫生,敏锐地想到,豆腐家家食用,这是一件事关百姓健康的大事。她立即展开调查,两天后,深度调查稿件《散装豆腐能放心吃吗?》重头推出,引起强烈反响。
周佩玲没有满足于此。她想,加工过程又怎样呢?她悄悄开始了豆腐加工场所暗访。历时一周,暗访了20多个豆腐加工场所后,《豆腐加工场所卫生令人忧》又重磅推出,揭露了一个长期以来被主管部门忽视的卫生盲点。见报当日,卫生监督部门迅速行动,对全市豆腐加工场所全面整治,一举取缔19家无证经营作坊。
此后,《各方人士为放心豆腐进言献策》《百姓呼唤品牌豆腐》等7篇报道连续刊发,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批示各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并着手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整合资源,在中心城区建起规模化标准化的豆腐加工场地,让百姓吃上放心豆腐。后来,这组报道获得了湖南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湖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二等奖。
这就是周佩玲的一贯风格,只要事关百姓,她总要让事情有个圆满结局才罢手,即使要为此冒风险,她也会一往无前。
2005年8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周佩玲正值夜班,一名安化旅客来电反映,从火车站坐单摩去亲戚家时,遭到车主抢劫。她想到,益阳有大量单摩载客,这一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她决定深入虎穴,探个究竟。
次日晚,她提个行李包,从火车站出口径直走到车站广场的单摩前,说要去桃花仑。单摩绕了一大圈才把她送到目的地,收费35元,比的士还贵几倍。接连几晚,她冒着可能遇到抢劫之类事件的风险,连续进行着体验暗访,体验报道《单摩载客问题重重》很快刊发。最终,促成了公安部门对单摩载客进行彻底整治。
她不仅不怕风险,还很不信邪。益师附小门前脏乱差,威胁数千小学生卫生和安全,是众多家长的心病,不断有人投诉。2009年5月的一次采前会上,周佩玲提出,就此作集中报道。大家说,这是“老大难”了,可能会白费功夫。她不信邪,几天后,《益附小门前的“脏乱差”何时了》在《牛嫂逛街》专栏刊发了。报道见报后,她没有坐等相关部门来解决问题,而是主动找相关部门,苦口婆心地游说,终于促成了问题解决。
就是这样的“牛脾气”,成就了“牛嫂”无私无畏为民鼓与呼的品牌形象。
“党报记者,一定要勇于担当。”在她心中,责任重于山;为工作付出,“牛嫂”甘当“老黄牛”
“喉舌”二字里,责任如山重。这是周佩玲最深切的感受,也是她用心践行的准则。当记者,干的就是奔跑的事业,下乡途中要跑在最前头,政策学习也要跑在最前头。”她说,党报记者,必须“苦心劳脚”。10多年来,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将令”,家里“绝对没困难。”
2002年8月11日晚11时多,报社临时接到指令,要派人随市领导暗访资阳区民主垸防汛工作。一时找不到人,领导想到了刚从办公室交稿回去的周佩玲。考虑她是女同志,丈夫也因抗洪不在家,小孩还小,电话里,领导说:“有困难的话,我再想办法。”她说:“没问题。”二话没说,背起采访包出发了。她哪能放心啊,家里只有才11岁的儿子。听到妈妈又要出去采访,睡梦中惊醒的儿子探出头来:“妈妈,注意安全哦!”这一晚,写完稿子回家时,已是凌晨3点多。
虽然,周佩玲最主要的“战线”在民生新闻领域,但很多重要的战役性时政任务,她也冲锋在前。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社开设《向祖国报告》专栏,她受命承担采编任务。从6月至10月,她在担任编辑之外,还先后独立完成了11个整版深度报道的采写,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益阳市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她那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采写风格,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肯定。
在她所熟悉的民生领域,她更是不畏艰险的“老黄牛”。2004年以来,她年年参与策划、组织大型“爱心助学活动”。她不畏艰辛,深入南县、安化、桃江等地的寒门学子家采访,先后为近200名寒门学子募集学费近百万元。至今,不少学生还与她保持着联系。
为责任,她执着无怨。2002年7月14日上午快下班时,她接到一个读者的电话,称当地一位八十岁老婆婆身患重病,被一群崽女遗弃两年多。她顾不上吃中饭,立即赴现场。那是一个老居民区,很难找,烈日下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老婆婆。次日,《崽女一群,人老八十无人管》引起了强烈反响,市妇联、市老龄委和辖区派出所直接干预,终于使这起遗弃老人事件有了圆满结果。
这些年,她用过的采访本摞起来有1米多高。这些采访本,记录了她的足迹、感动和思考,记录了她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的责任担当。
“业无止境,热爱才会有动力。”在她心中,事业第一位;为新闻探索,“牛嫂”有股“牛劲头”
爱,伴着新闻起舞!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周佩玲激情满怀。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党报贴近性、可读性不强等问题凸显,如何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周佩玲在思考。“要着力做好民生新闻。”她常说,党报记者,更应具有民生情怀。
她先后担任《百姓广场》《银城广角》《民生服务》《消费维权》《卫生健康》《生活时尚》等版面的责任编辑,把做好民生新闻作为晚报版的重点。
2001年2月起,她与同事一起先后推出了《指指点点》《市场观潮》等栏目,个个受到读者欢迎,特别是《指指点点》,评点的大多是身边事、热点事,既像有思想的新闻,又像有新闻性的杂文,显得很有创意,不少读者反映读起来过瘾。两年后,这个别具一格的栏目喜获湖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一等奖。
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坚定她打造名牌新闻栏目的信心。此后,她又策划推出了《牛嫂逛街》栏目。这是一个属于普通老百姓的栏目,以民本思想为基点,关注社情民意,反映百姓生活,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她和一群年轻记者奔走在银城的大街小巷,关注百姓身边事、烦心事和有趣事,反映百姓所思、所想、所忧,在反映群众呼声中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因为是现场新闻栏目,她坚持做到不到现场不写稿,一有空就上街“找”新闻。不少读者反映,拿着益阳日报,总是情不自禁地要先看看《牛嫂逛街》,如今,“牛嫂”品牌在益阳已家喻户晓。经过4年的苦心经营,这一栏目获得了第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
醉心于事业的探索,也会错过一些自己的风景。
一次,快下班时,她接到读者的电话,称停电停水已一周了。她马上赶往现场。搞完采访,已是深夜,走到家门口时,只见年幼的儿子坐在门外地上,倚着门睡着了。顿时,她泪如雨下,抱起熟睡的儿子,将他搂在怀里,紧紧的,紧紧的,仿佛让这力量弥补她对儿子的那份歉疚。被紧搂在怀里的儿子醒了:“妈妈,我忘记带钥匙了。”
不知道有多少回,因为记者的“责任需要”,她把牵挂和担忧深藏在心里,行进在采访路上,让年幼的儿子自理学习和生活……孩子正值青春期,丈夫在政府部门工作,也非常忙。由于全身心投入工作,有一段时间,她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让孩子迷上了上网,一直让她痛悔不已。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些年,她先后有20多篇作品在省级以上评奖中获奖。其中她编辑的栏目《牛嫂逛街》、《指指点点》分别获得湖南省新闻奖名牌栏目奖和湖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一等奖;她采写和编辑的《关注银城豆腐》等6篇稿件获湖南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及湖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二、三等奖;她采写的《崽女一群,人老八十无人管》、《可怜的感动》等4篇稿件获中国地市报女记者好新闻一、二等奖;她撰写的《永远的荷塘》、《回家》等3篇散文获省报纸系统副刊二等奖、三等奖;10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