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一事平凡 一世不凡
两会报道组记者 何惠平 杨小光 报道 顾学超 摄影
所谓一事平凡,一世不凡,想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长年的坚持与付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采访了3位钢铁行业基层代表,带大家领略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
李刚——新时代学习型的“电气华佗”
图为李刚代表正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产业工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肯定就会落伍。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同时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劳模精神、奉献精神是新时代产业工人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定要大力弘扬。”全国人大代表、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加工部主任电气师李刚这样告诉《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从一名普通的电气维修工成长为管加工电气设备领域的技术专家,李刚长期扎根一线,与同事一道完成技术改造创新项目100余项,使钢管加工设备逐步由国外进口变成拥有我国自主品牌,他被誉为钢管行业的“电气华佗”。李刚坦言:“我是中专毕业的,没有那么聪明。我能取得这些成绩,究其根本就是爱钻研、肯学习。在平时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找出解决的方法就相对容易了。我个人虽然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的。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你必须不断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再把这些东西用到现场工作中,不断改造设备。”
在谈到如何激发基层人员技术创新能量时,李刚表示,首先企业要搭建平台,在员工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其次应该多了解基层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的想法,融入他们的生活圈。李刚认为,要做好一件事,兴趣是关键。只有把兴趣用到工作上,员工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创新有大有小,不一定是要发表论文才算创新。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可能只是修改了一个操作方法,就能提高工作效率。虽然这些改进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只要不断地改进完善,积少成多,产品质量、企业效益就会凸显。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对职工精细化工作也要有要求。这方面工作可以在职工操作精细化和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上得到体现。
鲍守坤——无私奉献的“献血状元”
图为鲍守坤代表正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
“无偿献血看上去是一个公益活动,但它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咱们钢铁工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接受《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承钢公司物流公司车辆段党支部副书记鲍守坤的言语中充满了作为钢铁工人的自豪感。
据《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了解,鲍守坤从事公益活动就是从无偿献血开始的。到2018年,他已经坚持了28年,献血总量达到24万多毫升,是河北省献血总量最多的,也进入了全国献血排名的第一梯队。除了坚持献血之外,他还组建爱心团队,扶贫帮困,照顾孤寡老人,带领周边各市县高校企事业单位10000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鲍守坤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社会和公司的广泛认可,他曾荣获河钢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承德十大新闻人物”、河北省“十大爱心人物”和“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被原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民生的地方非常多。”他告诉《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报告中鼓掌的次数达到59次,尤其是‘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这些精彩的表述,还有一些关系到民生方面的表述,特别激动人心,总理报告13次被代表的掌声打断。”《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注意到鲍守坤的工作笔记上画了密密麻麻的“正”字,原来这是在记录鼓掌次数。
谈到中国钢铁,鲍守坤非常自豪:“钢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链较长的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比如港珠澳大桥、‘中国尊’、‘华龙一号’等工程都有精品钢材的支撑。中国正在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国家政策也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技能‘高质量’,同时需要思想道德水平‘高质量’。”
“作为钢铁行业产业工人的一线职工代表,我感到幸福满满。我的幸福感来自于身边的工友的支持,来自企业领导的肯定,来自我背后千千万万钢铁工人的支持,还有钢铁行业在国家建设当中、在高质量发展中提供的精品钢材。这里头看到的是一吨一吨的钢材,其实融入了高端技术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融入了‘在岗一分钟,精心60秒’的工作理念。”鲍守坤说。
鲍守坤表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两会上的好声音传递出去,带回到工作岗位上。在两会期间,他除了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按大会议事日程完成工作之外,每天晚上都写日记,写心得体会。他说:“因为我回去要传达会议精神,只有自己有深刻的体会我才能说出来,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我不能照本宣科地读报告啊,得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受把它表述出来,这样才更有意义。”
谢生瑞——20年坚守井下的“铁山工匠”
图为谢生瑞代表正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
谢生瑞,全国人大代表,甘肃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桦树沟作业区值班长。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谢生瑞一直从事井下工作,连续20年坚守在远离城市和亲人的矿山,只有5个春节是在家陪家人度过的。他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凭借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执著的创新精神,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很多技术难题,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技术指标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谢生瑞表示,他作为基层工人能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倍感荣幸和自豪,这一荣誉和责任将促使自己在本职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多次深入到生产一线的工人、群众中间,认真征集意见建议,仔细聆听心声、愿望,把基层工人、群众的呼声和期盼梳理成一个个沉甸甸的建议。“在与工人、群众的交流中,我能听到许多“急难怨盼”的声音,我要把他们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希望能够引起关注,提升广大工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他表示,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更多意味着责任和担当,自己将更加珍惜这份荣誉和责任,认真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不辜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
近年来,一些钢铁企业和矿山发生的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谢生瑞对此表示,安全更重要的来自于企业和员工自身:企业要创造一个好的安全大环境,工人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他介绍:“我目前负责排查整改现场安全隐患工作,确保现场安全,同时不断地对我们的工人灌输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技能。”
在谈到自己的幸福感、工作热情、工作动力来自于哪里时,言语不多的谢生瑞打开了话匣子:“人不光要闷头苦干,背后肯定有一种精神的支持。作为一个铁山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们、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做细、做优、做精,把自己在岗位的能量发挥到极致,这也是劳模精神或者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我们当代铁山人有责任、有义务将铁山精神发扬光大。”
谢生瑞也有自己的“小遗憾”:“矿山离自己的家比较远,我很多时候照顾不了家里。家人生个病,等我赶到的时候,他们可能都好了。”但他也指出:“作为一个矿工,选择了这个行业那就要立足于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干好,赢得别人的尊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