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伦敦:节俭做到极致 展现东道主的风采

2016-06-20 07:45 出处: 人气: 

  英国人仅用2700万英镑就操办了一场温馨可人的“小成本奥运开幕式”,可就这,还有英国民众抱怨,“花了太多纳税人的钱”。不过,如果大家再到奥运村走走,到奥运场馆看看,就更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节俭”了。

  伦敦奥运会的节俭,首先体现在奥运村简朴的住宿上。为了降低成本,组委会将原定的4000间房屋的计划压缩成了2800间。这样,运动员不得不几个人凑合挤在同一间房间。1.73米长的床一直饱受诟病,不过,添加了接凳,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记者在运动员公寓里看到,这里的设施可用极简来形容,每个房间里一张床、一个小床头柜、一个不算大的衣柜,再无它物。并且几个房间共用一个小客厅、一个卫生间。

  奥运会开幕之后,在奥林匹克公园里,你还能看到一番工地的景象,钢筋铁架依然矗立着,不大不小的土堆用网纱布盖着,一块块石头堆砌成的墙,用细密的铁丝固定着……这一切都让人心生疑惑:不会还在施工吧?结果人家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就是这样的。还有那个主火炬塔,怎么看感觉也是一个废旧的塔架拧成的那么一个形状,不过,人家说那是保留了金属的原貌。而奥林匹克公园,也是建在了伦敦东区一片曾经堆满了垃圾的荒废工业园,新建起的2.5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公园内,拆毁后建筑材料中有98%在原地回收利用。不知是英国人给咱们特意营造后工业时代的氛围,还是说他们有别的意图觉得这样更经济。

  伦敦奥运会之所以被称为最节俭的奥运会,还因为大多数新建场馆都是临时建筑,因此也被称为“临时奥运”。

  不仅仅是“伦敦碗”采用了“瘦身方法”进行建设,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很多建筑都体现了这样的理念。除了人们常见的白色帐篷式的临建房之外,英国人还把集装箱用到了极致,就连英国最大的BBC电视台也使用集装箱搭建演播室。最为关键的是它在奥运会之后就可以立刻拆卸,在下一次大赛时,这些集装箱又能派上用场。

  与“伦敦碗”相隔一公里左右路程的地方,矗立着一座白色的梦幻般的建筑,这是一座号称伦敦“水立方”的建筑,不过在奥运会期间,这里举行的并不是水上的比赛,而是篮球比赛。别看这座长115米、高35米的篮球馆体型巨大,是可以进行拆卸的,奥运会后,它也将从奥林匹克公园消失。至于它的去向,至今无人知晓。

  记者看来伦敦人是务实的,当然要开发实用而万能的建筑,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赛后维护场馆的费用。也许,高效、务实,将会是今后奥运会场馆建设的一个趋势。

  话说回来,在全球经济衰退阴云密布之下,伦敦奥运的节俭牌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此外整个欧洲大陆也笼罩在欧债危机的阴云之下,仅隔着一条拉芒什海峡的英国也自然难以独善其身。本报特派记者 张旭光

  伦敦人的体育观

  我曾两次到英国驻足过伦敦,对这座城市有过一些肤浅的认识。第一次是1991年8月,我到英国谢菲尔德采访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后,曾和中国青年报名记毕熙东在伦敦小住了两天。由中国驻英国使馆商务处的朋友开车带我们在伦敦走马观花看了一下,在著名的伦敦塔桥、大本钟、鸽子广场、白金汉宫和格林威治等伦敦地标性建筑前留过影。看到和听到的都是一些关于伦敦的景点。

  第二次是1994年6月,我应邀到伦敦著名的银石赛道采访英国著名的F1车队,并观看他们的试车训练,期间乘游轮在泰晤士河上又重新欣赏了一次伦敦的美景,但没有什么新的特殊感觉。因为我看到的只是这个城市的外表,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个城市的人文生活,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

  这种遗憾最终在我此次伦敦奥运会采访之行中得到了释怀。因为我每天到埃克塞尔体育中心采访拳击比赛,必须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乘坐地铁,置身于与北京地铁高峰时段非常相似的拥挤车厢中,才真正体会到体育在伦敦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这种切身的感受,并非仅仅是因为车厢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去体育场馆观看比赛,现场满眼都是爆满的人群和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而是他们在充当比赛看客和欣赏者的同时,也参与其中,享受体育带给他们健康体魄和精神愉悦。

  我下榻的伦敦千禧贝利饭店距著名的海德公园很近,清晨到公园看到很多青年人和戴着心脏脉搏仪跑步的老人。在海德公园举办激流回旋比赛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湖边,有不少游泳的人,其中还有一位腿有残疾的老人。

  虽然伦敦现在是夏天,但伦敦的天气像小孩喜怒无常的脸一样,时常下雨,清晨的气温只有15、6度,因此水很凉,游泳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一位游泳者告诉我,他们有一个俱乐部,约200人,男女都有,每天早晨都要聚在这里游泳,无论春夏秋冬,始终不断。他们说,体育锻炼已经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没有等级贵贱,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体育带给他们是相同的东西,健康和快乐。

  在距温布尔顿不远举行的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期间,我看到许多装束和专业运动员无异的自行车爱好者,在辅路上飞快地骑车同行。他们虽不是追逐金牌的运动员,但却享受着相同的奥运会氛围。

  当然,在伦敦车流拥挤的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戴着头盔骑着自行车的男女青年穿梭其中,这已成为伦敦的一景。

  他们不仅把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而且视为一种健康时尚,在时尚的外表内,体现的是对生活的深刻解读,是一种更有内涵的精神世界。

  这就是我第3次英伦之行的切身感受,特别是奥运会女子马拉松赛期间,沿途到处是撑着雨伞观看比赛的英国人后,他们中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有,因此这种感受尤其深刻。本报特派记者 杜文杰

  虚的海员与实的留学生

  从北京到伦敦是第二次了,距上一次已整10年。两次的旅途有巧合,有故事。巧合的是,两次都是乘坐土耳其航空,再有就是,在相同的位置发生了不同的故事。

  2002年,去牙买加采访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购机票时,我选择了最便宜的经停伦敦一天的土耳其航空公司班机。座位是42排中间的E座,42排前面不是41排,而是大屏幕。右邻座挨着走道,坐着一位魁梧的中年男子。起飞前,该男子按了一下呼唤铃,一名土耳其空嫂,也是胖胖的,到跟前二话不说,一屈腿,男子就笨拙地趴到了她的背上。她拽住他搭在她肩头的两条胳膊,吃力地背起他,跨进右前方的卫生间,然后她退出,待他方便完了,她又把他背回座位。飞机起飞后,这样的行为又进行了两三次,而且都是双方一句话不说,心照不宣。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与他交谈。原来,他是一名海员,大副,几天前在中国上海港不慎受伤,这是回英国养伤。海员嘛,全世界到处跑,我问他最喜欢哪个国家?他看了我一眼:“中国”。他的表情使我不大相信,于是告诉他:你说真的,不要因为我是中国人。他又看我一眼,改口道:泰国。他说那是“男人的世界”。

  这次来伦敦采访奥运会,我又与土航结缘。巧,太巧了,我又是42排中间,只不过这回坐到了当年那个海员的位置。

  左边隔一个座位是一名白人姑娘,穿的有点暴露,还有点烦躁不安。起飞后,她捧起一个大笔记本看,送餐时,她选的是红葡萄酒,不用杯子,直接仰脖,两下喝完。餐车回来时她又要了一瓶。

  灯光暗下,旅客开始休息。她按铃,空姐来,她还要酒。空姐温婉道:“对不起,一人只能一瓶,您已经……”她小孩耍赖般道:“最后一次!”空姐迟疑了一下,给了她第三瓶。她又一仰脖喝空。俄顷,她忽然把头埋在本子里小声哭起来。

  半夜,我睡得正香,突然被什么东西把二郎脚压醒,低头一看,好家伙,她横躺在我们的座位下睡着了,她的一只脚搭在了我的脚上。我怕惊醒她,便没有动,可不一会儿就支持不住了,只好轻轻一撤脚,她的脚一下掉在地上,“咚”的一声。她醒了,但翻个身又睡。

  降落了,她头顶行李箱的两个旅行箱太重,求救于我。我帮助了她,她道谢。我试着问她:你也到伦敦?她摇头。

  “你是留学生吗?”我再试问。

  于是,我知道了她叫塔娜莎,巴西人,在北京交通大学读了4年的MBA(但她的汉语口语一般),刚毕业,这是回巴西圣保罗的家。我又把我最疑惑的问题抛给她:“刚才你为什么哭?”她的回答使我十分吃惊:“我想我的中国同学,我非常非常喜欢中国,我舍不得走,我特别想留下来,但是没有找到工作,我只好回国,我在巴西找到工作了。”当塔娜莎知道我是采访伦敦奥运会的记者,惊讶加羡慕。她要了我的E_MAIL地址,并欢迎我下届奥运会去巴西采访。

  巧合和故事都讲完了,表面上看,好像与伦敦奥运会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从当年曲意逢迎中国的海员,到如今哭着不愿离开中国的留学生,从这里不是可以清楚地感到我们中国的发展、与日俱增的吸引力吗?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也与正在伦敦奥运会上激战的中国体育健儿这么多年的贡献有关吗?本报特派记者 史 明

  排队也有艺术

  不是刻意将伦敦的一切都上升为艺术,而是排队,在伦敦真的是一项“艺术”。

  首先是素质的艺术:伦敦车辆并不像国内,在通过有行人通过的路口时,会有意减速或者避让,在这里,只要是绿灯就不减速地快速通过。伦敦当地的行人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在按下路口处的等待绿灯按钮之后,就静静地等待着。其间当然也会有私闯红灯的行人,但大都是外国游客,如果恰好被英国绅士发现,肯定会遭受异样的眼光。

  另一件有关素质的故事发生在伦敦地铁出口:莱切斯特广场站外就是当地著名的唐人街和舞台剧表演中心区,每天人流量非常大,而且往往是前来的人远多于离开的人,于是,进入莱切斯特广场站上行楼梯里总是挤满了人,而下行楼梯则大都空空荡荡。在伦敦,大部分当地人都会自觉地选择上行楼梯,哪怕被挤得挪不动道,也不会选择身边的下行楼梯。一日,记者前往唐人街,看到一位貌似赶时间的外籍游客冲到了下行楼梯上,结果上面正好下来一位乘坐轮椅的女士,这下好了,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还是好不容易从上行楼梯的人群中挤开了一条缝才将那位女士让过去。

  所以说,排队的艺术首先取决于排队人的素质,有了素质,艺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

  说到艺术,就不能不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的一幕:伦敦虽然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平均步行500米左右就有一个地铁站,但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大部分游客还是选择了乘坐快速铁路。快速铁路外形有些像我们的动车组,但速度更快,价格也更便宜,自然而然成为了伦敦人出行的首选。

  排吧,好在这样的排队过程并不痛苦。

  在车站站台的高台上,伦敦奥组委专门安排了主持人,和台下近万人等待乘车的乘客进行着互动:比如高喊“奥运会怎么样?”、“英国队加油”等。而当他看到了很多国外的国旗时,他又喊:“谁想击败英国队?”“巴西”、“德国”、“日本”这样的口号便从等车乘客口中爆了出来。如此富有跳动性的言语并没有惹得乘客们反感,而是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不经意间,等车的几十分钟便已经过去,而不是单调地挪动着自己的脚步,闻着身边行人的汗臭味。

  进入车站口之前,也有伦敦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一旦你被限流,等在了车站口外面,他们就会不住地道歉,放行之后,会给你一个大大的微笑,说:“耽误您的时间了,祝您一路平安。”一句简单的问候,足以让人们等待时的愤懑化于无形。

  或许相比于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在经费投入、比赛组织、赛事保障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作为一个同样拥有悠久历史和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伦敦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个小小的排队,背后可以传达的,却有很多很多。本报特派记者 林 剑

  这里的人真热情

  每天早上7点钟,当记者赶到酒店附近的摆渡车站点时,本就在那里“待命”了。

  “嘿,哥们,你觉得我车里放的音乐怎么样?我希望你能喜欢”,“你喜欢足球吗?最喜欢哪个明星?”,“我还没有去过中国,听说那里感觉非常好”,每次在10多分钟的路上,本都会不停地跟你聊天,本来早起的记者还有些困意,但每次受精力充沛的本影响,都会精神很多。本很热心,只要在路上碰到佩戴着记者证的人,都会把车停下来,询问对方是不是去拉塞尔广场班车站的,如果是,本就会招呼人家上车,如果对方拉着摄影器材的箱子,本就会立马打开车门跑过去,帮记者们把沉重的行李放到后备箱。如果不知情的,你还以为本是个“黑车”司机。到达班车站,本每次都会跟所有人说一句“祝你们今天采访愉快!”,让人感觉很舒服。

  伦敦奥运会期间,有很多像本一样的人在周边为记者们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做得相当细致,而且都显得非常热情。每次记者在班车站等候开往羽毛球赛场的班车时,一位叫安妮的混血志愿者主动走过来,跟你确定是不是要去羽毛球馆,然后告诉你下一趟班车到达的时间,“请你耐心等待。”安妮微笑着说。如果距离班车到达时间还比较长,安妮会建议你不如先去喝杯咖啡,然后再回来。如果班车碰到交通堵塞晚点,安妮看起来会比记者还着急,一边通过胸口别的对讲机询问班车到哪了,一边一个劲儿地跟你说对不起,然后一次次地向你“现场直播”班车目前的位置。

  实际上,不止是专门为奥运会服务的人,就连一般的伦敦市民,对于记者这样的“外地人”也是相当热心。伦敦的地铁站四通八达,但是一不小心就会走错入口,一次记者坐地铁前往赛场,钻了好几个口死活找不到通往目的地的车,然后就向一个正在等车的20来岁的小伙子问路,小伙子问我是不是没有坐过伦敦的地铁,我说比较少,“那很麻烦,我带你过去,跟我来。”当你心里还在打鼓到底跟不跟这个陌生人走的时候,小伙子已经迈出了好几步。之后上楼、右转、下楼、再左转,小伙子把记者带到了要乘坐的班车站台上,告诉记者车会很快就到的,然后祝我在伦敦过的愉快,就跑回去赶自己的车了。

  伦敦奥运会上,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很容易地碰上主动向你微笑打招呼,给你指路为你服务的志愿者或工作人员,甚至是陌生人。有这样一群人存在,劳累的记者们往往都会感到轻松不少。本报特派记者 刘小龙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