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绿色健康生活

2016-06-15 12:06 出处: 人气: 

  ——访国际杂交油菜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

1.jpg

  人物档案

  傅廷栋,国际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作物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5-2009年任国际油菜研究咨询理事会(GCIRC,巴黎)主席,2007年为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主席。

  人物名片

  傅廷栋院士长期从事“作物育种”的教学和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工作,1972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Polcms)材料。国际上专家认为:“Polcms是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为杂交油菜的实用化铺平了道路。”1999年又发现新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育成十多个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曾获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GCIRC杰出科学家”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首届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傅廷栋院士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主编《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等专著,参编《油菜的遗传与育种》、《实用油菜栽培学》、《作物育种各论》等专著或教材。

  访谈背景

  2013年11月,傅廷栋院士与宜昌达成合作,并挂牌成立专家工作站,从油菜优良品种培育利用、高产高效栽培生理研究、饲料油菜研究、病虫草害防控、油菜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

  此后,傅廷栋院士及其研究团队每年坚持亲临宜昌,着力为宜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持。

  2015年12月16至19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度工作会议暨“十二五”任务经验验收会议在宜昌召开。傅廷栋院士应邀参会,并作了题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汇报。会议期间,傅廷栋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访谈花絮

  傅廷栋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黑色的粗布棉袄,不紧不慢的步伐,如不是事先告知,很难想象眼前这个毫不起眼的老者,为我国,甚至世界油菜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印象是“细心”。采访期间,已经77岁高龄的傅廷栋院士精神矍铄、思想活跃,反倒是“门外汉”记者常因专业术语卡壳。为帮助记者理解,傅廷栋院士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再解释。

  高端问道

  推广优质油菜 创造健康生活

  记者:您曾培育出多品种的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您认为,我国油菜品种改良的重点是什么?是否有突破性进展?

  傅廷栋:改善油菜品质一直是国际上油菜品种改良的重点。高产量、高品质是我们改良的两个重要方向。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国民对营养和健康的重视,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研究重点应突出在提升油菜品质上:主要在“双低”(低芥酸、低硫苷)的基础上提高含油量和油酸含量。

  另一个重点是选育适合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品种,以适应油菜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需要。

  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是我们推广最广、效果最好的油菜。双低菜籽榨出的低芥酸菜油是国际公认最优良的大宗食用植物油,其品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

  记者:2015年,油菜籽价格大幅下跌,9月份跌至近五年来最低价,农户种植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傅廷栋:2015年我国菜籽油价格全年均呈现单边下行趋势,主要原因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国外,大量低价进口油菜籽对国产油菜籽的冲击很大。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进口菜籽366.2万吨,2014年进口量达到508万吨。大豆进口超过7000万吨,棕榈油进口500-600万吨,都冲击了国内市场。

  国内,去年6月,国家宣布对原本持续执行的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进行调整,取消国家统一收储,改为中央财政给包括湖北在内的5个省提供油菜籽收购补贴。没有了国家政策的托底,油菜籽价格一下子从5月份的4476.67元/吨,下降至3910元/吨。

  价格下降已成定局,但农户不必太过悲观。预计在后一阶段,菜籽油的价格会回归理性,慢慢趋于平稳。就宜昌来说,大规模的油厂不多,小规模的种植、压榨,可以自产自销。

  记者:2015年油菜籽价格下跌,但本产区的油菜籽销价同比每斤高出0.2元。若想继续抓住这种优势、典型,我们应从哪些方面作出尝试?

  傅廷栋:市场终究要靠产品说话。市场上的调和油鱼龙混杂,不少企业自行调配油种的比例,更多“调”的是价格而不是营养。而湖北的双低菜籽油安全卫生指标高于国家标准,营养含量与“植物油之王”橄榄油相当。宜昌可以进一步推行双低优质品种,从双低菜籽油的健康安全入手,推行健康饮食的概念,发展、扶持油菜种植。

  另外,宜昌还可以加强“产地加工,就地消费”。像四川一样,采取了“抓大不放小”的政策,即在发展大型机械化油厂的同时,也改良传统“土榨”小作坊,提高“自销”部分菜籽油的品质。有了足够的刚需,就可以平稳价格。目前,湖北省也在努力,建议将改良传统“土榨”设备纳入国家农机补贴,帮助农户度过油菜籽销售的寒冬。

  发挥杂交优势 攻克油菜病害

  记者:在此次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度工作会议中,您作了题为《杂种优势利用》的报告。2014年,本市油菜面积已达到140万亩,您认为我们应如何推广、运用该优势?

  傅廷栋:利用油菜杂种优势,提高油菜产量,一直是全世界油菜专家的重要研究课题。油菜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常常是自花受粉,要想配制出杂交种,必须是“母油菜”,即雄性不育。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在国际上率先培育出油菜雄性不育系,实现了油菜杂交的优势利用,第一代杂交品种就实现增产10%到20%。

  目前,我国油菜总面积70%是杂交油菜,湖北推广最多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华杂”和“中杂”系列杂交油菜品种,这些品种不但产量高,而且符合国家“双低”标准。

  2013年,我们就和宜昌达成深度合作,其中就包括油菜优良品种培育与利用,目前,宜昌杂交油菜已经占到油菜总面积的90%。

  记者:根肿病对油菜等植物生长有很大危害,给农业和经济带来很大影响,今年本产区也深受其害,您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克服?

  傅廷栋:根肿病菌主要危害油菜根部,在根部形成肿瘤。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但后期叶片变黄、萎蔫,至全株死亡,导致油菜大量减产。加拿大自2003年首次发现根肿病菌后,目前发病面积至少1500万亩以上,危害非常大。

  根肿病菌可通过土壤传染,流水、机耕、机收(轮子带土)也可加速传染。现在农业大量使用酸性肥料,土壤变酸,也导致根肿病的病发更为严重。

  根肿病重在预防。宜昌可以采取轮作的方式,降低发病指数;利用石灰,改造酸性土壤;加强对种子检疫与处理,从源头控制病菌。还可以喷洒化学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但成本较高。

  记者:您在油菜抗病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如果本产区希望遏制油菜根肿病扩散蔓延的严峻形势,开展油菜根肿病防控,您是否有好的建议可供我们参考、学习?

  傅廷栋:改良品种是目前提高抗病性最省时、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近几年我们已经开展了抗根肿病的品种研究,主要通过油菜与芜菁杂交,从芜菁中转移抗病性,提高品种的抗病性。

  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攻克根肿病。2015年我们将新研究出来的品种在宜昌等产区进行了试种观察,在同一田块中,原有品种发病率达30%到50%,而抗病品系发病率从不到1%。如不出意外,再过两三年,新品种就可以正式上市、推广。

  调整种植结构 推广宜昌典型

  记者:合作以来,您及其研究团队每年坚持亲临指导,支持宜昌的油菜种植。你认为,本产区若希望在油菜种植方面取得突破进展,还应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傅廷栋:目前我国油菜栽培技术中依然存在种植密度偏稀;肥料施用量过多,利用率低;机械化水平偏低;水稻生育期延长,油菜播种期后移,不利高产等问题。因此,选育适合密植的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油菜种植必须重视的问题。

  建议宜昌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达到“以密增产、以密补迟、以密省肥、以密控草、以密适机”的效果。“年前一片叶,年后一个枝”,宜昌还可以在油菜播种方面抢时间,我们曾做过统计,若每亩田种植一万株油菜,入冬前每增加一片绿叶,亩产可增加30到40斤。另外,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复种饲料油菜,也可以促进农户增收。

  记者:近几年,本产区通过油菜机收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农民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下一年度,本产区将进一步探索秸秆还田,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对此,您是否有好的建议可供我们参考、学习?

  傅廷栋:加拿大土壤有机质含量4%,油菜不施肥,减产10%;我国南方许多土壤有机质含量1%左右,油菜不施肥,减产50%。可见,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秸秆还田后复种油菜,可以有效提高耕地有机质,尤其是氮的含量。我们从1999年开始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和耕种方法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后免耕直播油菜技术。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宜昌也可以借鉴。农户只需在收割水稻时将全田所有水稻秸秆粉碎抛洒,就地覆盖还田,再免耕种植油菜即可。

  记者:利用空闲耕地,复种饲料(或绿肥)油菜,对调整种植业结构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本产区希望研究、开发白山羊油菜饲料,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傅廷栋:饲料油菜产量高、品质优,饲养效果好。饲料油菜一亩种子(0.5公斤)成本约10元左右,生长量达3吨,比红花草子、黑麦草等青饲料产量高一倍左右。我们曾做过统计,一亩饲料油菜青贮后可供五六头羊100天饲料需要。按亩产青饲料3吨计算,相当于30亩中等草原一年的产草量。

  在湖北发展饲料油菜是很好的选择。去年8月,我们已经向农业部、湖北省领导建议发展饲料油菜,并得到批示。在宜昌,已经有山羊养殖大户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比如长阳贺家坪镇的尹春云,在冬季复种饲料油菜,既保护土壤,也形成生物地膜,帮助魔芋安全越冬,更让春季白山羊的饲料有了着落。这种做法可以大范围推广。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