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生活中十大习惯堪比慢性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首份全球预防自杀报告《预防自杀:一项全球要务》,该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即约每40秒钟死去一人。美国德州大学研究人员建议,早餐要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不能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或者赖床而不吃早餐。
长期不吃早餐等于慢性自杀
该院脾胃病科主任陈昱倩介绍说,正常情况下,头天晚上吃的食物经过6小时左右就从胃里排空进入肠道。如果不吃早餐,胃酸及胃内的各种消化酶会直接去“消化”胃黏膜层。长此以往,细胞分泌黏液的正常功能会被破坏,很容易造成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美国德州大学研究人员建议,早餐要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不能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或者赖床而不吃早餐。因为在空腹的时候,胆汁容易淤积,极有可能引起结石症状。饮食偏荤喜甜者,也因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结石。甜食过多又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汁中胆固醇的沉积,形成胆结石。
酒后立刻洗澡、蒸桑拿等于慢性自杀
不少人喜欢酒后洗澡或者蒸桑拿,觉得更舒服一些,似乎利于醒酒。实际上,这是不健康的,而且冷水、热水都不宜。刘欣介绍说,洗热水澡或者蒸桑拿容易导致热气聚集在人体内不散发,加重醉态,导致恶心呕吐甚至晕厥。洗冷水澡,非但不能醒酒,还会使肝脏来不及补充血液中消耗的葡萄糖,加上冷水刺激,血管收缩,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等危险。
空腹大量吃荔枝等于慢性自杀
该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永文介绍说,大量进食荔枝会引发低血糖。荔枝所含有的糖分大部分为果糖。果糖与大家熟悉的葡萄糖相比是完全两个概念,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但是胰岛素主要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而不是果糖。当果糖摄入量少时,果糖能转变为葡萄糖,使肝脏中糖原的储存量增加。当果糖摄入量大时,果糖就成为合成脂肪的原料。此外,大量摄入果糖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进食过量荔枝后,胰岛素受到刺激后大量分泌导致机体血糖降低,同时,果糖没来得及转化成葡萄糖,不能及时补充血糖,双重作用下便会产生低血糖症状。
上车就开空调等于慢性自杀
一些车友习惯上车前开好空调,等车内温度降下来了,便直接开车上路了。此时车内的甲醛等有毒物质得不到挥发,全部被吸入体内,长期下来,各种疾病便暴发出来。因此,车友们进入车内,应该先打开车窗通风,等有毒物质释放出去后,再开空调。同时,车友们还可以在车内放一些活性炭包,也对有毒物质有一定吸附作用。
不渴不喝水等于慢性自杀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喝。
晚餐吃太饱等于慢性自杀
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晚间无其他活动,或进食时间较晚,如果晚餐吃得过多,可引起胆固醇升高,刺激肝脏制造更多的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发动脉硬化;长期晚餐过饱,反覆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从而埋下糖尿病的祸根。此外,杨晓辉提醒,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过饱可使胃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传送信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大脑皮层其他部位,诱发失眠,影响健康。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