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道德与观察(精选5篇)
道德与观察
现在已是二十一世纪现代化时代了,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有些人利用高科技来制造一些假货买入市场,这些人虽然得到了利益,但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力。
在一幅《农药》的漫画中就揭示了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图上的老农往田里打农药尽然是假药,不仅没有杀死害虫,反而让虫子更强壮了。
现在的社会最缺少的就是“道德”,为此胡锦涛主席还倡导了《八荣八耻》,提倡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侵犯消费者的权利就是见利忘义,以维护消费者权力就是诚实守信。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诚信的人,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社会主义荣耻发扬光大,使《八荣八耻》永远扎根在人们心中。
本文由天天范文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篇二 :道德与观察
道德与观察实例文选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 河南濮阳中原油田井下小学五一班 张戈 所谓“道德”,字典上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段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但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道德”就是指人们的品质、品格、素质和修养。依我看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就缺乏这种“道德”,而这种“道德”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雷锋精神”。以前我从报纸上看了一条消息,标题特别醒目,上面写着:雷锋出国了?!我心里一惊,又接着往下看,越看越惭愧,因为上面写了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比较:很多外国人天天做好事,可有些中国人天天干坏事,不讲诚信很自私。难道中国人真的把“雷锋精神”丢了吗?
不讲道德的人和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就连我们班也存在,我们班的同学正如老师说的那样,像个炮筒子,一点就燃。所以我们班同学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打架。这时,有些同学就好言劝架,有些同学则装着没看见,只顾干自己的事。这不就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吗?
有一次,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天晚上,一辆出租车停在酒店门口,司机刚准备开车回家,突然从旁边冲出几个醉汉要乘车,他不肯,几个醉汉便要告
他拒载乘客,他没有办法只好拉上他们走了。刚走到半路,一个乘客突然伸出一把亮晶晶的匕首,要司机交出钱来,司机一点儿也不怕,与他们博斗起来。路上围了好多行人,可没一个人帮这位司机。最后他被捅成了重伤,这几个凶手也逃跑了。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天,一个阿姨在逛街时包被几个歹徒抢了,她大声呼救,可是行人很多却没一个帮她的,只有一个理发理正在给客人理发,听见喊声就立刻冲出去与歹徒搏斗。最后歹徒砍伤了理发师的胳膊跑了。后来当记者采访理发师时他坦然地对记者说他不后悔做这件事。现在是法制社会,但有些人为了钱财早已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美德置于脑后,不惜铤而走险,也使人的素质下降,不讲道德。
“雷锋精神”源泉于中国,勤劳勇敢、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很多美德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雷锋精神”一定会回到我们身边,我们人人都是活着的雷锋!
篇三 :学校道德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摘要: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德育目标的“无人化”;德育内容的“知识化”;德育方法的“外铄化”;德育主体的“口袋化”。重构当前学校德育的主要对策有:关照学生的道德生活世界;构筑“我与你”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建构,体验情感。
关键词:道德;滑坡;存在问题;主要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2-0058-02
道德教育因塑造学生健全完美之人格而在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的道德在滑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惊呼:“道德处于危机之中!”而且这呼声一直没有停止,并且越来越强烈。虽然学校一直强调“德育首位”,但德育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投入较多、成效不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学校德育该怎样进行?德育实效性较低的症结在哪里?现实的德育有错?有误?
一、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目标的“无人化”
“乌托邦式”的学校德育目标不是针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心理实际和学生的现实道德生活,而是贪大求高,缺乏教育的层次性、生动性。将原本发展人之德性的素朴德育蜕化成培养“政治人”、“经济人”乃至“超人”的工具。幻想立刻让学生成为“君子”,试图在学校的“净土”上快速地培养出“出污泥而不染”的“圣人”。由此学校德育中出现了奇怪的“倒三角”现象:小学生讲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学生讲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生讲集体主义教育,研究生进行文明宿舍评比(基本道德补修)。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式的德育只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学校的德育目标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交往实际,培养出来的人踏上社会后在现实的冲刷下显得无所适从。这种过空、过大、过泛的学校德育其实是一种“无人”的教育。
(二)德育内容的“知识化”
长期以来,“主知主义”、“唯理性主义”,在教育领域盛行,德育也不例外。很多人认为,德育只要教会学生一些道德知识,就可以使学生生成一些道德情感,产生道德行为。于是思品课、班队活动课上所进行的德育活动就只剩下简单的道德逻辑知识传授,学生的主动选择,实践操作等技能锻炼基本上没有,而且这些知识经常处于变动中,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教育核心。其结果是学生碰到道德实际问题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形成了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常不能合乎道德,在无形无影当中,道与行分而为二”。学生的知、情、意、行无法得到有效整合。
(三)德育方法的“外铄化”
传统的德育常常有意无意地从“人性恶”的假定出发,把学生当作操作、教化之对象。通过单向灌输、刻板说教、纪律强制、规劝训诫或奖惩等技术手段,让学生服从听话而后成为“乖人”。教育异化为一种“改造”。这种外铄化的德育常常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将德育看成一种外在的刺激。学生因此“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唯唯诺诺,养成了“多重人格”。这种防范型的德育是把学生看作物,而不是有自由意志、独立判断的活生生的人,故而难以在学生的心灵中扎根。
(四)德育主体的“口袋化”
德育过程实际上指的是通过外在的教育辅助手段来达到对人的基本做人的养成过程,它强调主体人对外在教化的内在建构。而传统德育常常是教育者将受教育者当作接受德育知识的容器,把经过“过滤”了的理想化内容单向灌输给学生,学生成了存储美德的“口袋”。德育评价也以学生记住多少“道德知识”作为衡量指标。德育主体宛如一根“香肠”,被各种符号化的条文所充塞。德育不是引导学生的品德生成,而是蜕化成“道德记忆力”教育。故而难免出现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精神疏离现象”。
二、重构当前学校德育的主要对策
(一)关照学生的道德生活世界
学生道德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学校德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和为了学生的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根基,是学生诸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之处所。缘此,关照学生的道德生活世界就必须反对德育与学生当下生活的疏离,就必须切入并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所谓经验,即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际遇、经历和体验)。杜威指出,儿童将来要参与社会生活,现在就该投入社会生活。学校不是游离于社会的“象牙塔”,教育也不是为生活作准备,教育本来就是生活。德育不是让学生去“出席”教育场合,也不是让学生去“参加”教育活动,而是让学生全身心的“介入”,体验栖居其中的“生活”,并不断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这样一个生态创生的过程,使得学生的“生活世界”变得异常丰富多彩。任何试图脱离学生生活的说教式德育,都将在抽掉人性的丰富性的同时,也将抽掉了道德教育自身的丰富性,从而丧失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教育魅力。
(二)构筑“我与你”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把实施道德教育的人叫做“教育者”,这带有明显的“我(教育者)比你(受教育者)高尚,我比你强”的道德预设,违反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精神。师生不能平等对话,德育常常违背学生的意愿,漠视学生的需要,因而难以达成预期的效果,甚至德育过程本身就超越了教育的道德阈限。
新学校德育将德育者定位于“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关系是“我与你”的平等关系,教师不再扮演道德的权威。在教育中师生互动,相互实现,互惠互赢。德育主体双方相互聆听、倾诉,相互接纳、碰撞,师生共同“在场”,共同卷入德育过程中,达成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建构,体验情感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学生的“德性之知”不同于“见闻之知”,它是源于学生真实、现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而不是“闻知”或“说知”。通过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参与社区服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农、学军、城乡“留学”、野营拉练等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诱发和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开掘“德性潜能”。让学生感受世界之丰富曼妙,人性之美好纯洁,生命之神圣高贵,生活之宽宏博大。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真、善、美的超越性倾向,建构主体的精神世界。
以“人性向善”作为学校德育的价值观,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实践中平等对话、自主建构、促发体验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唯其如此,道德对学生才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而是一种“化我”的动力;德育也才不仅具有规范作用,而且还发挥着享受功能;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道德的认知,更重要的是“道德体验”、“道德内化”;德育不仅能让学生形成“自律”品性,而且能让学生达到“律他”的交往行为境界。
(作者单位:如皋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江苏,南通 226532)
篇四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与道德意识环境的构建
班杜拉“交互决定论”与青少年道德意识环境的构建
白洁
(河南师范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当前青少年道德意识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班杜拉“交互决定论”通过环境决定作用,环境和人的交互作用以及环境、人和行为三者的交互关系,把人、环境、行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个体行为在环境陶冶下,内化为个体道德意识,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本文首先阐释了班杜拉“交互决定论”的内涵,道德意识的解释范示,从而提出道德意识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交互决定论 道德意识 社区志愿服务 道德共同体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是建立在吸收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有关部分的优点并批判地指出它们各自不足的基础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班杜拉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班杜拉把交互(reciprocal)这一概念定义为“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决定论(determinism )定义为“事物影响的产物”。[1]
一.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的内涵
1.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一是环境确实对行为有影响,甚至产生决定作用的影响。二是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并且被适当的行为激活时,环境才能发挥这种作用。这种潜在因素 包含在行为发生之前,或行为发生之后,要具体分析。在行为发生之前,是因为发生在个体周围包含在环境中的事物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可以根据他们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归纳出这些规律,并预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什么结果,借此来调节人们的行为。由于人类能认识环境中事物的规律,所以不一定要直接和事物接触才可以获得经验,他们可以观察别人的行为结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事实证明,大多数青少年的行为都是通过父母、师长、朋友等周围的环境媒介来学会的。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示范作用,只有在父母以身作则的情况下,起到陶冶子女及周围的青少年,他们的道德水平才会提升,从而思想内隐出一种本能的道德意识,支配他们的行为规范,处事方式等。
2.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
班杜拉指出:人既不是完全受环境控制的被动反应者;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完全自由的实体,人与环境是交互决定的。环境中各种外部因素是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影响自我调节过程。环境有利于建立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建立和发展自我反应的能力。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方式是先对零散的评价进行处理,然后获得最后的个人标准。尤其是确立社会目标的标准,青少年往往是按照成人的标准评判自己的行为。直到人们掌握了对付环境的认知技能和言语技能时,他就可以运用这些技能建立标准,调节自我的行为。所以,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培养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一环境的作用下,个体行为才会发生变化。
3.行为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
环境、人和行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一种交互决定的过程。在行为内部,人的因素和环境影响是以彼此相连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这个过程是三者交互的相交作用,不是两者的连接或两者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培养仅靠环境的作用是难以达到培养目的的,另一方面,单纯的个体努力也是难以提高道德意识的,只有环境,个体的交互作用才会引起个体行为发生变化。
二.对道德意识的理解
何谓道德意识?有学者将意识视为“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知识、理性、情
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是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2]可见,良好的道德意识源于人的内在,发于人的本能。不是知名人士碍于情面和社会影响表现出的令人恶心的作秀场面,更不是出于炫耀的一种施舍。它是一种公平而真诚的帮助。意识既可蕴含于科学创造,又可实践于生活世界。意识不等于知识、经验或能力,也不等于纯理性的或感性的思维,更不等于智力或智商。它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领域素养在人的思维与实践中的折射。它常常潜植于人的思想观念,积淀于人的心理---生理结构,并时时影响人的思想行为,而成为人主体内在的个性的东西。意识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意识是人在现实世界最佳的行走方式,意识的人生是人的最佳的生存之道,是个体面对与处理人与人、社会和自然各种利益关系时的一种结合能力与状态,即以意识的方式对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道德意识不是以单纯的文字符号的逻辑转换为主的思维活动,而是跨越时空的、积极自觉的、整体性的、直觉意识的道德实践与创造活动。[3]当一个人具有了较高的道德意识时,就会在面对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各种利益关系时,尤其是面对艰难的道德抉择时,穿透迷雾而表现出一种平淡恬静、从容自如的睿智。当有了道德时,便有了有德和缺德人的分别;当有了较高的道德意识时,也便开始了“高尚”与“庸俗”、“平凡”与“卓越”的差异。
三.道德意识环境的构建策略
根据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道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父母是青少年接触最多,最亲密的人,父母的榜样示范是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同时,人和环境是交互决定行为的,仅 一个好的环境并不能直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意识,人不是完全受外界环境控制的被动反应者,在好的环境下,适当的自我调节,把环境的外化作用内化为自已的思想,使其成为自己道德的一部分,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因此,青少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志愿服务是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使其摆脱单纯学校教育的单一规序教育,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另外,道德意识的提高是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共同体,在此共同体内,环境、个体、行为三者才能有机结合,在此平台上,个体的道德意识才能从内在引发出来,从而表现出高尚的道德规范,行为示范。
1.父母要“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父母这个教师其实什么都不懂,他们本身就像刚出生的孩子,需要长大。因为现在的家庭不再是原来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过去的父母和现在的父母本身就有代沟,怎样教育未来的主人翁?另外,不先教做人成人,怎么成才,又将成何才?至于把孩子交给父母,交给保姆,交给托幼去管,相当于把父母的自我都丢了,我们不应更多的渴望孩子成才,而应更多的教孩子如何做人。
父母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对慈善的捐助,对弱小生命的救助(犹其在孩子面前),对孩子都将产生一生的影响。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把别人扔的垃圾放进垃圾桶,带孩子去看有意义的电影,引导孩子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故事,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便懂得如何关心别人,理解别人;他们会懂得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大家的互助互爱将利人利已,对社会的奉献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奉献。
2.社会志愿服务
不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有两大不幸:第一个不幸是,在学生时代,由于失去应尽而未尽的社会公益义务的机会,他们可能产生像焦躁、冷漠、虚荣等消极心态。因为志愿工作是学生在参加社会公益义务的时候,感受人间真情温暖,及修养礼仪、诚信、良知、正义、奉献精神的最佳方式;第二个不幸是,学生不通过社会志愿服务来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进而实现所定目标,就很难增进自我意识和直接感受自身行为对周围世界产生的影响。[4]同时,社会志愿者的增多,先富者志愿到西部投资,大学生志愿到西部工作,这样便解决了西部资金和人才的问题,东西差距就会缩小。城市中的老师志愿农村,哪怕是三五年,对农村教育也将是一个极大的改善,当然这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这样,城乡的教育差距就会缩小。另外,我们不能以有色的眼睛看待弱势群体,不能对学历低,或者来自农村的学生从心里带有歧视,我们要从心灵上给弱者以平等的空间和平台。[5]
3.道德共同体的建立
“一个新的道德原则认为,唯一值得人去效忠的权威,是被领导者在回应领导者清晰明显的服务者形象时,同时也是为匹配于领导者的这种形象时,自由而有意地赋予领导者的权威”[6]服务式领导是一种手段,通过它,领导者可以获得实施领导所必要的认轻受性(legitimacy)[7]领导者要领会到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构建一个服务与被服务的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里,我们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大家都要尊重这一共同体,为他人服务,也是真正的为自己服务。相反,我们一旦破坏了这一共同体,有些人以公肥私,有些人损人又不利已;我们只讲有破坏,不讲奉献。因为破坏的是大家的,奉献的又不是自己的。造成社会一片片垃圾,却没有一个愿意清扫。也有“各扫门前雪”,根本不管周围环境如何。最终破坏了服务的共同体,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损害了自己。相反,我们一旦建立了服务式的共同体,大家互相服务,相互领导,彼此理解,在这种和谐环境下,我们宽容的心态得到的不仅是快乐的欣慰,更为重要的是,为创建和谐的家园我们付诸了努力。
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树立了先决的道德意识发展条件,使儿童在最初的成长中生成一种对他人的本能关爱,这种爱心不是以后的知识所能填补的;社区服务的经历会使学生形成感知人间冷暖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以后工作中的持久力、宽容心、感恩和理解他人会使他们更能与人相处和交往;道德共同体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条件,在前二个条件具备的基础上,人与人的理解与和谐也是水到渠成,在前三个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则需要共同努力,而共同体的建立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其间的过度则要三个条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438~441.
[2]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意识及意识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3] 张茂聪.道德意识:生命的激扬与飞跃 [J] 教育研究,2005,(11).
[4] 徐建东. 社区志愿服务:有待强攻的德育课程创生领域[J]。教育研究 2005 ,9.
[5] 顾拓宇.为青少年成长构建道德意识环境[J].教学与管理,2007(5).
[6]Thomas J . Sergiovanni Moral Leadershi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 .
[7](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 冯大鸣译. 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7.
篇五 :校园社会公共道德行为观察与分析之保护环境调查问卷
校园社会公共道德行为观察与分析之保护环境
调查问卷
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说明:请在“____”上填入写相关内容。
(1)你认为环保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
A.保护地球B.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C.为后代着想 D.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E.不知道或不清楚其目的是什么
(2)您认为您自己是不是做到了保护环境__________
A.做到了 B.做到一点点 C.没做到
(3)你有乱丢过垃圾吗? __________
A.有乱扔过(一次也算有扔过)B.没有
(4)你有没把道路上的垃圾捡到垃圾桶的经历?_________
A.没有捡过 B.极少次 C.挺多次的 D.每一次都有捡
(5)您认为打印时是否应该纸张两面都用?
A.是B.否(原因)_________
(6)您对废旧电池是怎样处理的? __________
A.随手丢掉 B.累积多了一起丢掉C.与其他垃圾分类以后丢到专门处理废旧电池的地方
(7)您是否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__________
A.使用很频繁 B.常使用,物美价廉,很方便 C.偶尔使 D.从不使用
(8)限塑令对您的生活有影响吗?您怎么看待限塑令的?__________
A.有影响,买东西不方便了 B.有影响,平常出门随身带袋子
C.没什么影响,平常买东西不多 D.没什么影响,大不了多花点钱买个塑料袋 E.我对这些没看法,国家爱怎样就怎样
(9)您平常有什么节水节电的举动?(可多选)__________
A.淘米水浇花,洗碗水等废水涮墩布 B.有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C.晚上在家里把不用的灯都关掉 D.平常没太注意 E.其他___________
(10)出行时通常选用什么交通工具?__________
A.步行(短距离) B.自行车 C.摩托车或电动车 D. 公交车E汽车.
(1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多选)__________
A.噪声污染 B.水源污染 C.大气污染 D.固体垃圾污染
E.其他___________
(12)你认为这些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或是活动对于你和你周围的人有用吗?__________
A.效果很好 B.比没有好 C.形式而已 D.浪费时间
(13)你觉得现在政府,社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怎么样?__________
A.做的很好 B.力度还欠大 C.有待改进 D.不好
(14)你最关心的环保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
A.饮用水,空气质量 B.森林,土地保护,防止水土流失 C.环境改善
D.粮食蔬菜安全 E.脱贫致富
您还有何有关环保的问题或者意见?_________________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调查,希望您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环保!谢谢!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