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2016-01-06 10:24 出处:未知 人气: 

2016年的开篇,青年艺术家朱岚清,杨圆圆带着她们全新策划的项目《次根》来到她影像新年的第一次私享会。

《次根》是由摄影师杨圆圆、朱岚清与设计师杨鹿童合作发起的出版项目,这是一个基于对既有图像的兴趣而展开的计划,题目引用了德勒兹提出的“树喻文本”概念。“次根”指的是画面中主体之外的其他细节,它们通常是被拍照者无意捕捉到画面中的部分,尽管它们的层级低于“主根”,有时却具备更深远的意义。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要做一个东西为什么不把它做得完整呢?”

这是杨圆圆与朱岚清的第一次尝试合作项目。最初,当杂志媒体找到杨圆圆想要策划一个有关既有图像的专题,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两人经过探讨,发现很多想法是相通的,并且两人的作品均与既有图像有很大关联,“既有图像”包括老照片,也有来自互联网或其他来源的影像等等。于是,这个专题策划渐渐形成了。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朱岚清(左)杨圆圆(右)

《次根》这本出版物。称之为杂志似乎也并不太合适,希望它的形式更像一个纸上策展,每期会根据不同内容主题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出发点是关注图像的局部,但是每期所拓展的讨论可能是关于文化上不同层面上被忽略的部分。文字会是特别自由的,会根据当期主题来发生作用。

纸上策展的形式可以是特别自由的,并不必被局限在杂志的框架里。在现在这样一个展览泛滥的时代,为什么展览一定还要存在在实体空间内?它为什么不可以存在于一个容易便携的,可以被拥有的,可以被带回家的形式里呢?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照片曾经不仅仅是平面的图像,而是一个被珍视的物件,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首刊包括一本主刊以及一本具有实用性的挂历作为副刊。主刊中的专题是关于“照片中的照片”,副刊挂历的主题是关于“照片中的时间标记”。所有照片都是搜集自跳蚤市场,旧货店,网络上或者朋友家里,各种不同来源的老照片,副刊内容相当于对主刊内容的扩展,不论主刊还是副刊都与即将渐渐消失的传统有一些关联,说到对既有图像的关注,杨圆圆说:“手中拿着照片的这个行为已经渐渐消失了,我们更多的面对的是扁平的屏幕来看过去的自己,照片曾经不仅仅是平面的图像,而是一个被珍视的物件,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对于副刊的呈现形式,朱岚清介绍说,挂历曾是中国家庭中最普遍最典型的生活用品,更多的时候还承载着装饰家居的作用,且不同时期的挂历有不同的封面照片,例如80、90年代的年历上的画报照片多以美女为主,60、70年代则以各种口号,祝福语为主。“每个年代的年历都承载着时代的记忆,所以用年历作为出发点是非常有意思的事。”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将挂历挂在家里了,这些传统都在慢慢的消失。

 

主刊40页,副刊13页,但仍有其他大量的照片没有被收录进去,朱岚清与杨圆圆在选择照片时,针对在不同场景,不同年代,不同国籍上都有一些筛选。

其中,有一张照片很吸引两人,照片中的人物男扮女装,最初找到这张照片,是因为朱岚清觉得照片中的人物的装扮很有意思,然后她无意中发现照片中的书架上还有一张照片,是照片中的男子和他妻子的照片,但奇妙的是,从照片中,因为脸庞是看不清的,所以你甚至无法分辨出他是照片中的哪一个。

还有一张照片,就算没有时钟,大家也知道是几点,因为刚好是新闻联播,而且主持人也很有时代感,大家一看到就会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事情。

“当我们把这些年代久远的照片进行扫描时,才得以清晰地看到神奇的双重时空。”

杨圆圆介绍说:其实最初定的选题有很多,方向很多,没有选择照片中的服饰的变化,或者食物摆放的变化,居家的陈列的变化而是选择照片中的照片,“首先是因为‘照片中的照片’作为我们的创刊号是很特别有代表性的,特别能体现老照片这个介质本身,伴随着摄影史的发展,摄影与我们生活关系的改变,是一个被变化掉的东西。

其次,‘照片中的照片’更具有开放性,这些照片中的照片的时空里,很多有趣的内容,一些看不到的部分,一些模棱两可的部分。当手拿着尺寸极小的照片时,我们很难看清图像的细节,只有在扫描之后,我们才可以看清这照片中的照片里是人物还是风景,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体验。照片中的照片应该说是两个时空的叠加,也是对时间本身的一个关注。”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在印刷排版上也做了很多考虑,衔接在相互关联的两页中都是不同图像的碎片,但是他们之间都有一些关联,因此被排版在一起,比如不同两家结婚的照片被排放在一起,抽离出来之后可以看到完整的部分。不装订的设计,也是考虑大家如果特别喜欢其中的某一张,可以拿出来做海报或者其他的,也可以自己再任意组装,像拼图一样。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我们更多的是一个策划者的角色,和某种程度的再创造。”

对于《次根》,杨圆圆和朱岚清一致认为,它能被定义为一个作品,而更像是一种“纸上策展”,“我们所有关切的话题都是从既有图像出发的,之后可能会涉及到广告,图像的废弃物等等,每期有一个特定形式,从形式出发,我们会探讨相关话题,也许下期更复杂,或者更轻盈,有很多可能性,我们更多的是一个策划者的角色,和某种程度的再创造。但是我们不仅仅是关注老照片的计划,第二期的形式可能会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

介绍完《次根》之后,朱岚清与杨圆圆分别介绍各自这几年完成的作品和即将展开的计划。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手工书:《负向的旅程:东山岛2013-2015》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左边是朱岚清小时候很喜欢的香香卡,她说,打开这一页时,仍能闻到香香卡淡淡地香味,这不仅是通过视觉感官更通过嗅觉感官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怀旧意识。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朱岚清在私享会中介绍自己还未完成的项目《去新加坡》。这里介绍了两段去往新加坡的旅程,一个是发生在30年代的漫长的旅程,另一个是发生在90年代的快速的观光旅程。两段旅程就跟这两个岛屿一样,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在这本相册中,它们相互交织并让我们得以在同一个时空中看到它们。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朱岚清还分享了《百亿新城》,对她而言,“百亿新城”不再只是一个度假村的名字,而是一个暗号,一种指示她想讲述一个关于平凡的小岛如何开发自己,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旅游度假海岛的梦,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关系。除了对海滩的观察、拍摄,摄影师从当年东山岛旅游宣传资料、东山人的家庭相册中寻找线索,再现一个曾经鲜亮的它。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杨圆圆在现场分享她最近的作品: 《几近抵达,几近具体,重庆》以及《在克拉科夫的十日》 两本作品均是以城市为背景而展开的,把城市看做一个不断改变中的时态与过程。这也是她对城市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几近抵达,几近具体,重庆》的作品是以一本老相册开始展开的,相册中有包括近300张重庆建筑的照片,作品中第一部分杨圆圆从中选择了26个如今还可以找到的地点作为出发点,到达这些地方进行拍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目前依然存在,并且对重庆的建设起到重大作用的工厂,以及对建设工人的一些采访。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在克拉科夫的十日》 这是一本介于旅行笔记和手札之间形式呈现的书。本书将她在克拉科夫10天之内搜集的素材与来自三位不同作者(押井守、卡尔维诺、戈达尔)的既存作品交织在一起,书中分三个章节:战争,城市,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通过编辑排版的节奏调和,在书中编织出一条模糊而开放的叙事。

 

 

《次根》私享会 “照片中的照片”是两个时空的叠加

 

互动环节:

网友提问:《负向的旅程》这个摄影项目开始到完成大概花了多长时间?

朱岚清:这个摄影项目前后花了大约三、四年的时间,而完成手工书则至少需要1年多的时间。

网友提问:我本人是重庆人,所以比较感兴趣《几近抵达,几近具体,重庆》这本书,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去选择这个主题?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吗?

杨圆圆:重庆是近几年改变最快的城市,各方面都很吸引我。我在重庆申请了一个驻地项目,在那生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目前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草样,之后还会再完善出版。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