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017-01-10 23:04 出处: 人气: 

自媒体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具体说来,自媒体就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公民新闻可定义为:公民(多指非专业新闻传播者)主动借助大众媒介和个人通讯设施进行采集、编写、整理并面向社会传播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目前,我国自媒体的众多形态中对公民新闻传播起较大作用的有博客、BBS论坛、公民新闻网、播客、电子邮件、QQ群消息、维客等几种基本形态。随着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不断发展繁荣,其对新闻传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得到彰显。
  
  丰富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
  1.新闻传播者的概念被扩大。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中的新闻传播者通常是指媒体的编辑、记者、评论员、播音员、主持人等,这就将不具备专业素质的普通公民排除在了新闻传播者行列之外。科技的发展、网络及其他通讯工具的便捷可得,使得普通民众可以利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将个人采编的新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普通民众不但能担当记者、编辑,并且能够发表原创性新闻或“一家之言”。民众进入新闻传播者行列这一突破,使得更多在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观点被大众了解,这些“行家里手”的报道能够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揭示所报道内容的真相,同时,专家间不同意见的交锋明白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也可以引起更多的群体性思考,有助于得出更科学的见解。
  2.改变传统议程设置理论,将媒介议程引向民众议程。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主体是大众传媒,客体是公众。大众传媒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从现实中筛选出他们认为重要的部分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将其呈现给受众。受众只能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反应,而那些没有被媒体设置的议题,受众将无从得知,也就不会引发舆论。
  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议程设置理论,将媒介议程逐渐引向民众议程。我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宣传政策约束,并与一些经济组织有利益关联,当涉及与某些关系方有利害冲突的敏感性议题时,议程设置可能会发生偏移,出现传统媒体集体沉默的现象,使议题化于无形。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存在,填补了这个“真空”地带,可以引发民众议程确立,社会上为数不少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无不凸显了自媒体公民新闻在议程设置上的强大威力。
  3.新闻价值判断的依据有所变化。一般说来,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对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来说,新闻价值中的新鲜性、趣味性及接近性更加得到凸显,而重要性和显著性则与以往有所不同。
  自媒体公民新闻的传播者可以是任意一位普通民众,他对新闻的选择,不只是涉及社会人群最多、影响面最广的信息。在采集新闻的时候更倾向于发现与自身及所在社区、群体、组织最相关的信息,他们认为这些信息才具备公民新闻的重要性与显著性价值。公民在编辑新闻时,更多从自己亲身感受的角度对政府的政策、社会发生的事件做出评价,其针对对象更加小众化和自我化,因此内容价值判断依据发生了相应改变。
  4.新闻传播模式向高度循环的双向传播或交互式传播转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自媒体时代的传播基本上是点对点的传播,受众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与处于媒介另一端的人进行互动交流。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传播者,这是一种高度循环性的传播模式。自媒体公民新闻受众与传统媒体受众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不再只是消费信息产品,还能够参与生产与传播信息。他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民众为中心,使大众改变了传统新闻旁观者的地位,并真正形成了网上网下的互动。
  我国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也充分重视受众信息的反馈。但由于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受众反馈的信息需要自下而上回到媒体组织那里,反馈渠道少,信息流通不畅,造成了来自于基层受众的一些反馈信息无法进入传播领域。传统媒体把关人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可以针对信息跟进,也可以置之不理,使人们想了解的信息不再为广大受众所知。
  自媒体时代的民众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所有信息的交流都摆在自媒体平台上供所有人分享。对一条新闻的反馈来自千万个不同受众,千万个受众再化身传播者对众多反馈信息进行再处理,生产出新的新闻,公开传播,这就促进了新闻
论文联盟报道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真相,揭示事物本质。
  5.媒体组织“把关人”角色弱化。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公民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可以自行利用自媒体将任何想公之于众的新闻随时发布。公民新闻的平民化色彩导致传统“把关人”信息垄断权力的弱化。每一个公民都拥有了信息的传播权,都成了自己的“把关人”。没有了传统媒介中的“把关人”、“守门人”,只要符合法律法规,没有人会掐掉你的内容。价值取向不同、审美旨趣不同、利益意志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自由发表见解。虽然一些公民新闻网站或社区论坛中有编辑担当“把关人”的责任,但他们也不再像传统媒体中的同行那样是“教诲者”,而更多是一个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参与讨论时,他们与其他公民是平等的。公民新闻借助自媒体发展,使得传统媒体中“一夫当关”的“把关人”被消解了,其对于传播的垄断权被弱化,促进了社会上的各种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
  
   促进传统新闻媒体业务发展
  新媒体产生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给传统媒体以很大冲击,使原本存在于媒体间的各种竞争越发激烈,但其对传统媒体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
  1.传统媒体节目中播报非专业人员采制的新闻。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公民新闻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消息的信源丰富,一些产生于民众身边的新闻线索可以被及时发现并传递给专业媒体。在一个被改写的新闻传播格局中,专业新闻媒体机构既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地位,又要尊重非专业新闻信息制作者的价值,更要善于吸纳非专业新闻传播者即传统意义上受众的力量,从而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目前,我国的传统媒介在吸纳受众参与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很多报纸已经开始接收读者爆料新闻,或者开辟意见专栏、专版,供读者发表意见和评论;广播利用便利的技术条件使得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播客等成为许多栏目采集和反馈的内容;电视在节目中播报观众来信、短信,采用观众拍摄的DV等视频,或直接邀请公众录制节目。
  2.传统媒体借助网络搭建新型传播平台,与民众互动。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及自媒体竞争中,只有积极推进自身改革,才能保住在大众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和权威地位,不仅需要吸收公民新闻线索,更需要通过使用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受众提供新闻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加入到在互联网上开辟新业务和市场的行动中来。许多报纸、广播、电视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办栏目博客、论坛、网络版等等。他们在其上利用公民发布的信息寻找新闻线索,进行网上采访或与受众沟通,使新闻报道在时效性、广度、深度上皆迈上一个新台阶。
  3.自媒体公民新闻促进传统媒体实施舆论监督。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地出于地方保护主义,令本地区媒体“沉默是金”,丧失舆论监督作用,损害公民知情权。公民新闻由民众将专业媒体未曝光的新闻进行议程设置,引发社会舆论支持,进而影响媒体态度,恢复其舆论监督职能。很多涉及到当地政府机关违法乱纪、损害人民利益行为的新闻,都是由民众利用新型媒体突破当地传统媒体的不作为发布出来,引发舆论关注后,当地媒体再“被动”予以报道,进而推动问题解决的。
  
  参考文献:
  ①傅钰周亚楠:《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现状分析》[J],《传媒观察》,2009年第10期
  ②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③Dan Gillmor:The End of Objectivity[EB/OL]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