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暴力中的自媒体行为

2017-02-11 17:04 出处: 人气: 

浅析网络暴力中的自媒体行为

【摘 要】新技术为媒体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但同时网络暴力也随之在这个空间的角落滋长。在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自媒体与网络暴力事件相互作用,在一个不断循环的信息传播模式中,自媒体以议程设置、舆论引导等方式对网络暴力事件造成了重要影响。自媒体行为在传播上更迅速,影响范围更大,且管理更不容易。因此,根据自媒体行为的特征,应对网络暴力不仅要加强网络环境管理,制定与信息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更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媒体构成群体的整体素质。【关键词】网络暴力 自媒体 行为分析

○刘泳辰

  当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崛起,媒体结构不断变化,这为媒体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舆论空间,但同时,网络暴力也随之在这个空间滋长。所谓网络暴力,就是指“网民对未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和当事人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言论和行动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自媒体是以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个人媒体的统称。在日益发达的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滋长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众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甚至整个网络环境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网络暴力中,自媒体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是推波助澜?还是追踪事实真相?自媒体在网络暴力中的行为模式具有怎样的规律性?这些行为背后的成因又有哪些?本文对网络暴力中自媒体行为加以探究,分析自媒体行为的背后成因,找寻应对网络暴力的对策。

  一、网络暴力中自媒体的行为模式

  1、自媒体行为引发网络暴力

  自媒体时代,拉斯韦尔公式依旧是研究媒体传播的核心框架。根据“5W”模式,我们可以将自媒体和网络暴力分别归于传播者和效果两个要素。自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在“5W”模式中充当了“传播者”要素,而网络暴力自然就成为传播者传播信息之后产生的“效果”要素。

  回顾“我爸是李刚”事件,一开始“李刚事件”被网络自媒体定性为富二代嚣张跋扈撞死人不知悔改抬出父亲。这一议程设置的前提是将舆论导向为底层百姓与富有阶层的对立,使这一恶性交通肇事事件进入了贫富对立的视野,从而趋向形成公众事件。在这一议程设置中,网友们被引导去关注贫富对立,去关注性格恶劣的富二代,而忽略了不论贫富都有正负两面性。同一件事,不同的叙述方法,造成的效果相差很大。说到底,李启铭不过是一个犯了错不懂事的孩子,可“我爸是李刚”却让强大的网络力量给予了嚣张的定义。因此,自媒体因传播未知真假的信息或者不适当地传播信息,会对信息的接受者造成恶劣影响,从而引发网络暴力。

  2、网络暴力产生的影响反馈于自媒体

  相较于直线型传播模式,施拉姆对大众传播提出了更进一步的循环型模式。他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传受者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该信息时会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信息传播是双向循环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自媒体与网络暴力的关系同样如此。在自媒体引发了网络暴力之后,网络暴力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会反馈至自媒体。

  2012年春节前,知名博主麦田发表了一篇《人造韩寒》的博客,直指韩寒文章造假。该文在微博上掀起轩然大波。16日,韩寒在博客中正面回应。随后,网络“打假斗士”方舟子加入该事件。他在微博中称韩寒一边删除证据,一边说有悬赏,“没诚意。”在整个春节期间,方舟子一直在微博上“打假”,证明韩寒确实有代笔之嫌。针对愈演愈烈的“代笔”质疑,韩寒在其博客上公布了当年《三重门》所有的手稿,并表示将把两部手稿出版成书。方舟子打假引来微博骂战,“挺韩派”和“倒韩派”各执一词,争执不断,质疑谩骂,甚至将话语攻击转向了韩寒以及方舟子的家人。作为事件最初发起者的韩寒以及方舟子两人本身同样受到网络舆论甚至现实生活上的影响。

  这其中,自媒体本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其行为导致了网络暴力,而网络暴力所产生的影响又反馈给了自媒体,使自媒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