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子不混 “混子曰”是怎样炼成的|自媒体

2017-08-26 00:01 出处: 人气: 

混子不混 “混子曰”是怎样炼成的|自媒体

一个曾经的“学渣”把知识漫画变成了正职,还要让“学渣”感兴趣,把“学渣”讲明白。


二混子是陈磊的网名,“就是夸张的我。”小闷骚、小痞、有点坏坏的幽默感,这是现实的陈磊对二混子的概括。

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广州场的签售会上,粉丝一时很难把一身黑色衬衫配搭西裤的陈磊和二混子联系起来。幸好,翌日深圳那场,他换了便服,蓝白牛仔外套加上卡其色休闲裤,这更贴合二混子的形象。

采访过程中,给陈磊抛了几个梗,他都没有接住。陈磊承认,现实中的他不如二混子幽默,实际生活见闻也不特别。12月天穿丝袜的姑娘;沾满狗毛的白色地板;小区里长得像苍井空的女孩……但他经常琢磨生活,把点点滴滴糅合在一起,变成有用的片段,“办法就是多坐坐地铁。”

唯一和二混子一模一样的,就是上厕所必定带手机。“我不看东西没法上厕所。”

“学渣”通关

中学时代陈磊是个“学渣”。当年的历史课堂,如今在陈磊的印象里只剩下讲台上的男老师边手舞足蹈边喷口水,他听不进去,就在底下画漫画。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撑着脑袋,脑海里浮现的是《七龙珠》、《灌篮高手》等漫画书上的人物,往往一节课下来,书上好几页纸都是漫画。一到检查课堂笔记,就算老师不说什么,陈磊也有点尴尬。

画漫画也带来好处。课余总有一群同学追着陈磊要画,大多数是女同学,甚至有隔壁班的女生和低年级的小师妹。画张人物漫画像送给邻班的小美女,然后就有话题了,偶尔还写写信,传几次信就交上笔友了。

虽是学渣,但陈磊并不是对知识不感兴趣,相反,他对很多知识都好奇。但是年少总有逆反心理,“全班五十多个人都在听这个东西,我就不想跟他们一样。”个性很倔的陈磊想要自己去弄懂知识,他循着一个好奇的点去不断翻书、推算。

有时候他会成功。比如物理课本上的加速度公式,陈磊自己看书推了出来,那一章节的物理成绩拿了优秀。但是大多时候,光凭自己蒙头想都以失败告终。

屡次失败却锻炼出陈磊很强的逻辑思维,他越来越能快速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本科时,陈磊偶尔在课余时间打游戏。有一次,听说一款叫《盟军敢死队》的游戏很难玩,出于好奇,他下载了游戏,点击打开,发现里面的人名地名都很酷,他玩得着迷。但是随着通关难度增加,陈磊发现越来越多背景知识完全不懂,只记得简介里说以二战为背景。努力回想高中的历史课,什么二战的知识都没想起来。

“我觉得必须把它给搞懂啊!”陈磊在搜索框输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看的资料越多疑惑就越多。他又去买了《希特勒亲历记》等讲述二战的书。摸清了二战,“那一战呢?”他接着往前推,逐步去了解一战的历史。“虽然没有死去活来,但有问题没搞明白,我总会茶饭不思。”陈磊对历史越发感兴趣。“那时候我还没有想过,这会发展为我的事业。”

一边对历史充满兴趣,一边继续画漫画的爱好。

2011年,微博流行。陈磊买了第一台扫描机,扫描纸上的手绘漫画,上传到微博。他做了一个“看图猜人”系列,画一个公众人物的漫画形象让粉丝猜,主要是为了训练自己捕捉人物特点。

同年12月31日,陈磊推出了四格漫画《一般不扯谈》第一集——《周六上班不会有好结果》,二混子stone首次出现。“二混子”一名源于陈磊儿时喜欢看的《我爱我家》里痞痞的葛优,他想要做的事,正是像二混子一样逗乐大家。撅着嘴一脸痞相的Mr.stone、充满笑料的文字、不定时推出的图文,陈磊坚持做了三年,出了将近400集,攒了四万左右的粉丝。

混子不混 “混子曰”是怎样炼成的|自媒体

然而在动辄十万粉丝的微博上,几万粉丝不算什么。陈磊想:花上好几天编出来一个段子,粉丝看完五秒就没了,并且不会再点开了。

“笑话是不能看两遍的。”一时之间他困惑了。

2014年的一天夜里,陈磊睡前在床上翻看《中国人史纲》,读到东周的章节,发现东周时期的国家很多,各个国家及其君主都有鲜明的特点。陈磊边看书,边在脑海里闪现一个又一人物形象:周王是天子,王就是胖胖的……类似这样,很多诸侯都在他的脑海里有了个模糊的形象。

不如做一系列漫画来写历史?脑袋里跳出了这么一个想法。

陈磊回想起,很多次和公司的同事闲聊,大家都喜欢引经据典,说些历史典故,“一鸣惊人、问鼎中原……”似乎都能侃侃而谈。但是一问到具体内容,甚至这两段历史之间的关系,大家就不知所以了。

让每个人都读完一本历史书,似乎不太现实,那就试试用漫画这种轻松的形式来解说一下历史吧。

一有想法就去做了,每个国家对应什么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经过一系列周密的设计,陈磊把东周想象成一个班集体,周王为班主任,各国诸侯即是学生,其他在历史上有重要贡献的人也纷纷有了新角色。

问鼎中原是阿楚调戏周老师;晋楚争霸是阿楚和老晋约架;商鞅变法是小秦找家教……想法付诸现实,成了四集连载的《如果东周列国是一个班级,这事儿就好理解了》。


制造“混子曰”

此后陈磊停更了《一般不扯谈》,在充满笑料的漫画里塞进“硬知识”。微博推了几篇,陈磊发现这类有干货的漫画是奏效的,阅读量明显增加,观众今日读完,明日还来读一遍,不仅是一笑而过。

2014年11月9日,赶上微信公众号红利期,陈磊拾起自己荒废了一年、只发了两段文字和一张自拍的公众号,在上面推出这些干货型漫画。

要做有内涵的漫画并不简单,除了设计搞笑的内容,还要花时间消化“硬知识”。理工男的思维发挥了重要作用。陈磊把大部分知识点的联系归结为四个字——因为所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那样。一级一级往上摸,再顺下来的时候,知识的脉络就清晰了。

“我不研究知识,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他翻阅大量别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去梳理脉络。

“你必须得学到80分才能写出一篇60分的文章。”陈磊确定好历史时期,先在网上搜集资料,再翻阅不同版本的书籍,按时间顺序选择大事件,理出它们的关系,消化掉80分的知识,去掉细枝末节,写出一篇知识含量60分的文章。

做了五篇推文,阅读量尚算可观,但粉丝只有从微博转来的一千多个。他偶尔还是会羡慕一下“李冰冰发一个微博8分钟,就有180人评论”。

恰逢圣诞节将至,陈磊看到身边的人都喜欢过圣诞节,那圣诞节到底是什么呢?他决定普及一下圣诞节的知识,就这样做了第一个热点解说。

陈磊上网查圣诞节的资料,弹出几百万条信息。“其实很多知识的获取渠道都不难。”盯了整整一个上午的电脑屏幕,陈磊理出一条介绍圣诞节的线索,简单列明需要的信息,加入一些段子,或者用轻松的语言去修饰。最后构思漫画,根据圣诞老人的特征设计人物。一天成稿。

赶在圣诞节前一天发出去,每隔几分钟,陈磊就点开一次后台刷新数据,阅读量几千几千地增加,粉丝量猛涨。意料之中,这篇《你到底懂不懂什么是圣诞啊!》在微信上火了。 “一天下来涨了九千多粉丝。”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四天,超出了陈磊的预想。第一个快速涨粉浪潮袭来。

后来除了历史,陈磊也选择一些热点来写。他常在手机上看新闻,遇到读不懂的热点就成了他的选题。都说青蒿素,那什么是青蒿素呢?都说萨德,那什么是萨德呢?陈磊逐一解释给读者。

科普文的专业性比较强,也是循着“因为所以”的思路,为什么有青蒿素,是因为有疟原虫,为什么我们防疟原虫,是因为有疟疾,各个知识点环环相扣,最终写成《青蒿素》。写完,陈磊还不放心,找来当医学教授的亲戚帮忙审查。看过没问题了才发出来。

2015年年初,一家门户网站的编辑关注到了“混子曰”的公众号,找到陈磊,商量用漫画风格写汽车,尝试做汽车广告。做了几篇关于汽车的知识型漫画,热度很高,有汽车公司投了四万,在“混子曰”平台做广告。

“原来这个平台真的可以赚钱!”第一笔广告让陈磊有点激动。他有了跳出来创业的念头,但眼前有能让他在上海买车买房的薪水和稳定的工作,创业是有风险的,现实又是要吃饭的,他陷入了两难。

更重要的是,关起门来都是自己人说好,到底真的好吗?陈磊也不确定。就在这时,一个机遇又扑了过来。

“今晚来吃个饭吧,我把泉灵姐叫来了。”2015年6月的一天,陈磊点开了这样一条信息,惊得抖了抖手机。当晚,他满怀期待来到饭店。

饭桌上,朋友和张泉灵都在聊投资项目,“也没说要投我。”陈磊有点尴尬,只好埋头吃海鲜。饭后这件事就淡下去了。

不料一个月后,陈磊收到了张泉灵的微信,“你这个事是不是可以商业化了?”陈磊又抖了下手机。

其实在张泉灵看来,“混子曰”这些知识型的漫画,是典型的具有IP潜质的项目。“忽然有人拿出一百多万来证明我干得好。”这笔147万的投资给陈磊打了强心针,加上之前的组合拳,陈磊辞职了。他计算了一下,这笔钱大概够花三年,“三年有很多变数的。”

果然,三年内画漫画变成正职,陈磊变成老板,变成拥有190万粉丝的混子哥。


“粉丝是衣食父母”

作为自媒体,陈磊和粉丝的关系是微妙的。

对于粉丝来说,“混子曰”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公众号,混子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错了马上承认错误!”虽然推文发出前一秒都在“抢救”,但也有“抢救”不及的时候。在《祁厅长都快挂了,再不划重点就晚了!》中出现了把领导位置放错的情况,还被粉丝留言指出。陈磊马上回复粉丝道歉。

有时候他也充当一下“和事佬”。一些文章出来,粉丝争论激烈,见不对劲儿了,陈磊就现身劝和“都别吵了,大家都对。”混子哥一发话,粉丝们也就不闹了。对于时事热点,陈磊只解说,不评论,“评论我们做不到那种程度。”

对陈磊来说,粉丝就是他的衣食父母,但他也不会完全应和他们。有些粉丝夸他,“可见作者的历史底蕴比较深厚,才能写得这么轻松”,他却始终认为自己是门外汉。也有读者认为“混子曰”漫画的内容太浅显。陈磊的解释是,浅尝辄止比望而却步要好。他认为自己是在做加法而不是减法,希望读者通过趣味浅显的漫画,对某些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深入学习。众口难调,有时候笑点不够,粉丝就不买账了,“但是我这篇主要不是为了让他笑啊。”

除了在平台上乐开怀,也有粉丝走进了后台。2016年陈磊的内容团队招募了16个人,全是“混子曰”的粉丝。“粉丝非常知道我在做什么,所以本身就经过了一轮筛选。”

面试的时候,陈磊抛给应聘者一个与其专业毫不相关的题目,要对方一周内用任何形式去解说这个题目给“学渣”陈磊听。他的标准是,能把“学渣”都讲明白了,大众就能明白了。

十几个粉丝组成的团队,共同运营“混子曰”,每周都有选题会。会议桌前是一块小白板。每周两个人(一个负责图一个负责文)自选一个题目解说。大家在下面提建议,陈磊来敲板,标准同样是:让“学渣”感兴趣,把“学渣”讲明白。

“就是喜欢他的接地气。”一个关注了“混子曰”两年的粉丝说。他认为“混子曰”的漫画没有拗口难认的词汇,没有刻意卖弄的文采,关注的点恰好是大众想知道的,就像真有人拿着漫画给你讲故事。

混子不混 “混子曰”是怎样炼成的|自媒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