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自媒体格局下的新闻舆论引导与对策确定
摘 要:做好传媒层面的新闻舆论引导是当前自媒体时代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新闻舆论的引导主体、引导法规、引导程度、引导方式以及引导工作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就自媒体格局下的新闻舆论引导问题进行了阐述,基于这些引导现状,确定了在自媒体传播现状下要进行舆论引导的几种对策,包括加强引导机制建设、完善引导法规、提升引导技术、重视舆论引导人才的培养等。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舆论引导;对策
当前,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着新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现实,提出要在社会新闻舆论的传播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基本的操作规律,讲求全面的引导方法,做好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良性运行中的作用这篇文章。这其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当前自媒体这一新媒介传播格局下的新闻舆论引导。
一、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引导的现实难题
在社会发展中,所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关系到一些人的利益。当发生特定的新闻事件,人们的利益诉求不被重视或无法满足时,就会激发他们不满现实的某种虚假性、攻击性、批判性、谩骂性表达。在自媒体这一多态型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不断涌现的格局下,就使具有社会修正作用的新闻舆论引导存在着一些难题,主要表现五方面。
1.引导主体不明确,事实扭曲现象频发
自媒体时代传播的一个事实在于,媒体舆论的话题和内容常由自媒体使用者发起。因为和大众传媒相比,自媒体的兴起使自我诉求的表达得以便利与可能。毕竟,自媒体式的表达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表达成本低。于是,在支撑其运行的网络技术基础上,自媒体就成为人们对某个事件表达看法和交流意见的重要平台。然而,在这方面,由于参与舆论的表达主体缺乏良好的媒介素养,无法就某个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进行正确的甄别,甚至缺失真实性鉴别的警惕,然后利用自媒体这一信息传播渠道,使各种来源的信息在未经真伪判断的情况下,甚至经大众媒体快速地广泛传播,其危害性显而易见。那么谁来对信息的这种“自媒体+大众传媒”传播形式进行引导呢?就目前来看,舆论引导机构之间职权交叉,权限不明,分工不细,现实操作中常常会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合力缺乏等情况[1]。有关部门在不明确其引导主体的情况下,未对舆论事实给予全面了解和整体评估而武断地依照板块权限进行封杀、限制,必然会导致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无效,最终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2.引导法规不健全,法律基础保障薄弱
基于互联网发展的自媒体格局是快速形成的,这导致了相关立法建设的滞后。既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只进行宏观的指导,而缺乏具体的引导操作。同时,明显的实践决定与实践依赖,使法律修订的进展缓慢,对受众尤其是自媒体使用者的有效约束明显不足,其中有关言论自由的限度、公民隐私权、名誉权等,更需法律予以明确规定。新闻舆论引导的法制环境不够好,针对自媒体传播和舆论引导的立法滞后,法规不健全或者法律缺失,让民众在舆论中的自我约束以及保护意识淡薄,使一些不良行为或非法行为有机可乘,混淆视听,传播一些虚假的舆论信息[2]。缺乏专门的执法依据,也使相关部门的舆论引导不足。舆论引导不好做,难于做,易于发生一些侵害社会以及公民个体利益的现象。
3.部门引导不到位,问题处理方式偏颇
相关部门对自媒体新闻舆论的引导重视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政府行政机构和网络营运商对待舆论事件的处理态度以及处理方式上。搞所谓的“鸵鸟政策”,隐瞒或杜绝信息传播,忽视舆论引导的一些必要环节和手法技巧。虽然受目前弊革风清运动的影响,有些相关部门开始注意到自媒体格局下的新闻舆论及其影响,但侥幸心理依然存在,危机意识有些缺乏,从而在舆论出现时,尚不能进行正确的应对与处理。与自媒体相关的一些网络企业和社会团体,并没有给自己在新闻舆论引导中的地位以清楚的确定,因而在自媒体舆论有所偏向时未能做出相应的措施来引导舆论,致使一些新闻舆论传播范围扩大。客观地讲,对自媒体舆论的引导必须依赖于有效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规律。但有关组织和机构常常忽略了这一点。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于,相关的职能部门或企业常常注重“管”,而忽视“导”。比如,过于强调对新闻舆论的管制或遏制,对网络自媒体传播究竟如何才能健康发展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尽管有些职能机构能给出现的新闻舆情重点关注和应变解决,但只就事论事,倾向于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而就自媒体新闻舆情的相关预见与预防几乎没有什么作为,缺乏预判,致使一些本可提前预防或控制的舆情发展扩大,难以控制[3]。
4.引导方式不新颖,引导创新理念缺乏
自媒体运行的技术支撑是互联网技术。这种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当前的舆论引导方式与手段要跟得上,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网络舆情。然而,当前的新闻舆论引导方式实际上依然按照过去在传统大众媒体管理上的老方法,忽视或无视网络自媒体的特性。相关部门按地域与部门分工对媒体进行分割管理和规范,这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自媒体传播形式的出现以来,具有自由分散、多员共存、内容复杂等特点的新闻舆论来说,效果并不明显。新闻舆论的表现形式、发展与演变,已呈现出难以管理、控制和引导的局面,这需要引导方式和引导观念的创新、变革。
5.引导素质参差不齐,复合型人才缺失
在当前的技术主导时代,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以网络技术这一高技术为基础的自媒体传播背景下的舆论引导工作,建设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关键。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是不充分的,尤其是那些既懂网络高技术、又熟悉媒介传播特点与规律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比较缺乏。人才的匮乏,使网络舆论管理与引导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从而对不良信息与舆论传播的引导常常会有所滞后,影响引导质量。
二、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对策的确定
不良好的网络新闻舆论及其传播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因此,需要给予这以正确的引导。有必要研究网络新闻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熟悉问题的内容,分析问题的本质,针对问题来确定有效的引导对策。
1.加强机制建设,合理引导舆情的发展
自媒体新闻舆论引导方面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健全和完善舆论引导机制,确保引导的规范化、程序化方向。设置专门的自媒体新闻舆论引导机构,明确其权责,完善引导体系;建立自媒体新闻舆论引导的回应机制和制度,及时回应舆论质疑,以正视听;变革引导理念,破除以“管”为主模式,重视疏导、引导,通过规化、设置甚至于对话,应对敏感自媒体舆论话题。重视舆论发展规律的探讨,使舆情引导机制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针对自媒体格局下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舆论话题,要尽可能利用泛媒体平台,做好大众媒体和自媒体的平台契合,形成良好的引导空间,尽可能地消除信息误区。
2.完善法律法规,确保依法引导的方向
除了一些有形、有效、具体的操作环节和机制外,还要有能保证和辩护这些机制有效贯彻的法律法规,使对自媒体新闻舆论的引导有法可依,依法引导[4]。因此,做好引导工作,一个必要的方面就是建设和完善相关法规。比如,确立实名制或网络后台的实名制,削减网络舆论与信息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依法明确网站、自媒体的责任义务,依法严惩和坚决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定期评估网络营运商的传播行为和传播质量。依法确定并严厉查处、打击网络舆论中侵害国家、集体以及他人利益和权利的行为。在法治的平台上,整合部门协作,规范对不良自媒体舆论行为的查惩流程。
3.重视德法教育,实现主体的自我约束
做好自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就要做好人的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自媒体新闻舆论主体的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其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做到不随意、不乱为。起码要让网络舆论主体意识到在参与一项舆论活动时,是否熟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是否会恶化一些人的状况,这样的舆论是否文明、健康、良好,是否符合社会正义,符合人的正常发展要求。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促进和形成有序合理的网络舆论环境,更有效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再有就是要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的法规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行业公约,形成自我约束意识,杜绝非法运营,抵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4.提升引导技术,确保引导的技术方向
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给自媒体舆论引导带来了一些新的考验。目前,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相比,网络的监控技术发展是滞后的。这样一来,要实现对自媒体舆论传播的良好引导,就要打好引导的技术这张牌,确保依靠网络技术的更新来开展引导。在这方面,需要尽快开展互联网管理领域的相关网络技术研发与引进,重视网络安全技术项目的开发,在技术上实现对不良信息和言论的筛选与遏制。可以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络舆论引导技术,建立前期采集分析系统,针对一些易于成为网络新闻舆论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并对网络舆论后期进行引导、甚至于对某些特别不靠谱的信息给予过滤、屏蔽,净化网络舆论,保证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5.重视人才建设,强化引导的执行能力
要实现对自媒体舆论引导的有序开展,一个非常有效的方面就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培养网络技术和新闻传播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增强自媒体网络舆论的引导主体力量。尤其要加强完善尖端技术领域的人才队伍,发挥其在网络管理、安全防护方面的作用;其次要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对热度关注的一些公共问题进行及时分析、评论,通过提出正面的言论与表达,引导大众明辨是非,确保舆论的合理走向[5]。
三、结 语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革新,自媒体网络新闻舆论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为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并且,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网络新闻舆论的有效引导成为一项繁琐、长期而又艰难的任务。就自媒体网络舆论引导中的问题而言,目前应综合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尽可能发挥它们的独特之处,使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最大程度上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理性、和谐,促进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 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 孙随根.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传承,2011(11).
[4] 刘青.试论网络舆论引导的法律保障机制[J].行政与法,2012(4).
[5] 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