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的自媒体实验及社会实验

2016-05-17 12:17 出处: 人气: 

罗振宇



罗振宇

  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下我正在做的自媒体实验,以及为什么我要干这件事,还有我想把它往哪个方向发展。

  我是去年12月21日开始做“逻辑思维”的,这得感谢传统媒体,因为一个有诬陷性质的报道,把我扯到一件丑闻当中,解释是没用的,这让我和其他朋友正在筹划的事提前启动了,匆忙上马,有点像武昌起义,本来想准备好了再起义,后炸药厂被发现了,只好匆忙把第一枪打了,在去年世界末日那一天把逻辑思维推出来。

  另外,当时一下子自媒体操作成本全降下来了,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角度是技术进步,

  我一直想做视频自媒体,去年5DMark出现。原来是5DMark,可以给个人提供高清相机,我原来在电视台如果想给自己配一套前后期设备,最起码300万以上,但有了这套设备,连灯带摄像机后期五万块钱全部拿下,设备价格一下子降了几十倍,我就想在家里弄一间房间,以后就在家过日子,每天读一本书给大家介绍下,底下给个链接连到京东,大家要是愿意买就点开,我从京东收钱,我之前就想过这个商业模式,就可以不出家门,有人给我送饭,有人给我信用卡里打钱,这就是一个胖子的理想,但是5DMark只能有5分钟,所以就搁置下来了。年中的时候5DMark出来,技术平台也就实现了。

  第二是微信公众账号的出现。

  一下子让个人自媒体出现新的平台。

  第三是五年来我一直在说服周边朋友,我想当小姐,谁当妈咪?

  形成一个自媒体和自媒体运营平台的协作,我一直主张U盘化生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我不愿意自建任何组织,也不愿意参加任何组织,既不创业也不打工,不打工到连一天班都不上,不创业到连一个助理都不找,我绝对保持一个人。后来我找到一个妈咪,就是申音,我插他身上,现在有好几个人也在插他。

  如今传媒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从思维上要做新媒体呢?

  很多人都认为自媒体是传统媒体之外的世界,我诚恳地讲这只是中国现象,不是传媒规律,如果你去看西方的媒体,你会发现早就这样,以人格为先导为面目的编排体系已成为他们的主流方式,凤凰卫视也是这样,十年前这方面概念就非常成熟。以人为界面的媒体样式已经探索了将近20年之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假象,以为自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对立面,我一直讲一句话,自媒体从来不在传统媒体外面,它只是爬到了传统媒体上面,这是一个升级的方式,不是一个外在的存在。

  这表现了媒体的一个什么趋势呢?

  事先说明,自媒体不是一个媒体现象,如果只从媒体现象角度理解,就会出现近半年来对自媒体的各种误解,包括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公信力,你一个人怎么干的过一个编辑部?就算央视再没节操,它还是有一定底线,自媒体说白了为两万块钱出卖灵魂的人太多了,央视好歹20万也许都不会,自媒体更没节操;自媒体商业模式在哪里?

  我认为自媒体给所有媒体人带来第一个教义,是媒体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枢纽在变化,原来媒体的价值枢纽是两级,内容+渠道,自媒体把这两级都变了,我认为变成了,魅力人格体+运营平台。

  内容为什么变成人格体?

  内容变得值钱是从古登堡发明印刷机之后,没有印刷机之前创造内容是不值钱的。现在媒体遇到的最大的冲击不是渠道发生了转换,而是内容因为极度丰富而极不值钱,产品经济时代的人他没法理解,因为产品经济时代任何交易形成只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价值即有价格,这实际掩藏了一个条件,不是有价值就必有价格,还要加上有价值还要有稀缺性,现在所身处的时代就是这个道理。媒体制造出优秀的内容,如果稀缺性不够,没有价格,这就是对媒体人最残忍的一点。所以我现在做自媒体从来不保护版权,版权谁爱要谁要,我鼓励任何人盗版,当然我也不会授权。很多媒体人还认为媒体的产品是内容,错啦,现在唯一可以成为媒体产品的只是知名媒体人,字是不值钱的,你把这个字炒出了属于你的专栏,属于一个外界都会买账的一个媒体人的名号,这是你的产品,这是因为稀缺性变成了产品

  。

  你去看西方所有的创意产品最后全变成了这样,好莱坞大片一半的成本是明星的片酬,上广院的时候老师说影视产品是集体的艺术,但分钱的时候就是明星分得多啊,创作是集体创作,但明星提供了稀缺性,电影有的是,怎么识别?就是明星识别。《小时代》烂吧,还是想看啊,因为有那么多明星,有郭敬明啊。这已经不是好和坏的问题了,只要提供稀缺性识别就够了。拿手机来说,最开始摩托罗拉诺基亚牛逼,很快产品富裕之后,渠道牛逼,苏宁国美,很快渠道也不灵了,苹果进来了,内容又牛逼了,提供设计体验,可以定制你的手机,现在又出现了锤子,我个人也不是特别看好,但正好可以观察,罗永浩现在不接受投资,他太有底气了,只要开放定制,零售价两千五,粉丝预订价两千二,瞬间就可以拥有几十亿现金,他不需要投资,这是一个最典型的现象,你去看产业链价值集中在哪里,未来五到十年我们观察一个产业现象可能都要回到乔布斯,用人格来带动产业价值链。人格体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这和在媒体产业链中也是一样的。都说传统媒体不行了不行了,准确地说是传统媒体的组织不行了,传统媒体人的市场价值还在升高。人是产品,内容不再是产品,我经常在一些场合吐槽传统媒体人讲的一句话“内容为王”,这句话是一句屁话,因为它永远对,永远对的话就没有必要讲。

  有本事你定义什么叫新内容,新的好内容和传统的好内容标准都不一样,新的好的内容就是和人格体绑定的内容。杨幂要发一个问号至少几万转发,大家就都在猜这怎么回事了?内涵是不一样的,现在的信息已经严格地和人格体绑定,信息越丰富,这个世界对信息的选择没有办法,所以办论坛为什么一定要请大佬来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第二个渠道会变成社群运营。

  小米雷军的个人形象其实没有罗永浩强烈,但他也能起来其实靠的是社群,小米最大的流量不是官网,而是它的论坛,超过中国最大的军事论坛。有一种米粉文化在,这是社群化,这和过去的社会化不是一个概念,社会化是均匀分布,每个人成布朗运动,社群化是高度聚集,你没有进入这个社群,你根本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就是那样,小米号称是一个和粉丝共建的手机,甚至创建小米的时候,雷军一开始也不是铺技术铺硬件,而是铺社群铺粉丝,把各大论坛的手机高手集中起来传达一个愿景,怎么建立一个由中国人手里出来的全世界最牛逼的手机,跟一些米粉聊的时候,发现小米手机金身不破,你说小米有任何问题,他们就会说对啊,就是因为有问题,没问题我还有什么价值呢?我的参与就是会把它改成最好的手机。当他的客户这样想问题的时候,跟我们的传统商业实际上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

  其实想提醒大家的是,马云最近一直在讲“小而美”,外界都是说你TM做大了让我们小而美,还真不是,小而美还真的是未来商业的一个本质。为什么明星代言没用?一神退位众神闹春,以前的明星是大众偶像,现在的明星是社群核心,这是有重要的区别的。李宇春参与某部电影的演出,只是一个小角色,但首映式所有花篮都是给她的,那些大明星是没有社群的,这是重要区别,这2013年是一个里程碑,已经进入到一个完全分众的时代。赵本山大叔宣布退出小品界,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上至国家主席下至田间农民都认识的名人没有了。现在的明星达人化社群化,没有缺陷没有爱憎的明星已经不成为明星了。

  我做逻辑思维,将来我的产品就是两个,第一就是我要做出一个公共人格的罗振宇,但这不是自媒体的本质,还得做出一个逻辑思维的社群,我说我只做十万人,很多人都不信,一百万粉丝你不要,怎么可能,他们都不懂我什么意思。粉丝也好听众手中也好跟我无关,我是一个社会力量,需要一个发动机,我认为这个发动机最大可做到十万人,认同价值观,彼此往社群里添哪怕一点点个人力量,有主人翁的感觉,能够作为这个价值观面对社会的一个侧面的主导者,我讲得十万人是这个概念,我希望给这十万人都能带来利益,如果我能把中国青年中爱读书,爱上进,爱思考,人格健全的十万人找到,我相信我带着他们到处蹭吃蹭喝占便宜都没有问题,至少玩团购都是可以的。我现在微信平台28万,这只是我的听众,不是我的社群,逻辑思维的终极产品是提供一个价值观插件,既可以一帮人认同,我从来不用粉丝这个词,我顶多说用户,我跟他们的关系不是明星和脑残粉的关系。

  原来的媒介生态是内容为王或者渠道为王,争来争去都是这两个。未来可能就不是了,将是自媒体和运营平台、运营社区之间的博弈。自媒体负责制造内容、影响力,但如果只有这一级,除了人数更少成本更低你跟传统媒体又有什么区别呢?你还是这个生态里最小的物种,很多人以为靠一个微信公众平台你能活下来,但是你就是一个非常低级的物种,就是一个昆虫,只能活很短时间,不可能坚持天天写坚持十几年,早晚会精尽人亡,你以为世界上有几个李普曼?我现在尽力想做的就是有了社群之后,我就可以渐渐脱离,逻辑思维将来可以不需要我,我就能够把它培养出来,比如我每周做一个视频,我就想找这样一个小孩,知识新,比我还要新锐,我用我的视频品牌来带他,一周我做一个,你一周也做一个?我周五发,你周三发,作为番外篇?我如果带出六个这样的人,我就变成日播节目了,有何不可呢?再带出六个,一天发两版又有何不可呢?

  我就可以渐渐撤出,我只是搭平台。

  再往后看一步,我在自媒体实验之初,不是奔着媒体革命来的,我是奔着商业现象来的,说白了脱离了商业你就没法理解自媒体,自媒体和自商业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大众传媒实际上是一个特别拧巴的产业模式,大众传媒养活靠广告,广告模式是所有产业当中最拧巴的一种,所有产业靠制造价值获取生存,而广告靠毁灭价值来获得生存。新浪全公司用多少精力造出一个首页,给公众带来一个新闻的体验,但这个体验怎么挣钱呢,是要靠把这个体验灭掉,给你弹广告,新浪永远要权衡我首页弹几个广告,价值不会灭光,否则第二天不会有人来看,必须权衡灭多少还能剩点韭菜留个根还能再长,这就是媒体广告模式的最大缺憾。我还记得采访迅雷的老板,他就讲没找到商业模式:广告算什么狗屁商业模式,广告是害了我,你想我是做下载的,下载当然是做的越快越好,但越快停留在我这儿的时间就越短,我广告的价值就越小,我的努力方向和挣钱的方向正好反了,他还是认为未来要做版权生意而不是广告生意。媒体创造价值把大家吸引来,广告把大家恶心走,就在没恶心走的那一刹那我悬崖勒马,所有的媒体都在玩这种权衡。而互联网来了把广告模式就给干掉了,从底层代码上瓦解一切强制性相邻关系,强制性相邻关系就才是广告的生存之所,你看电视剧结束字幕前切进去广告不得不看,你看头版就绕不开报眼广告。在代码时代,技术上的强制捆绑已经不存在了。我曾经以为江南春的模式会是最后残留下来的广告模式,但是现在等电梯的人都在低头玩手机,也绕过了,一切强制相邻都在解除,你以为不能绕过的东西都在被绕过,广告模式我认为没有前途。

  媒体和商业原来的勾结就是各自形成产业链,通过一夜情的方式,我称之为嫖娼模型,投一次广告么,将来会变成什么?可能就会进化到包养模型,或者就是夫妻模式。我讲过这话,自媒体就是在等产业链来包养。

  回到传统社会看,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的奇家族包养文人画家,几乎所有画家都是他们家包养的,这是知识界和财富届形成联系的正常模式。

  很

  多人都以为自媒体都是媒体人发起的,其实我们这帮人最多算第四波。

  第一拨自媒体是潘石屹

  ,他的特征叫产业链自生媒体性,他本来只是个商人,不断地上论坛上电视台作秀,出书发博客发微博,跟任志强调情,都是在制造媒体性,不需要向外购买,把这些注意力往自己的公司倒灌。跟潘石屹认识的记者很多,但从潘石屹手上拿到广告的媒体很少几乎没有,我问过他,互联网做过一点点,传统媒体一点没做过。他就是公司的中宣部嘛。

  第二拨是一些有媒体性,有注意力的人倒回来形成产业链,最典型李开复老师,罗永浩,不断制造注意力成为中国社会特别有趣的人,形成媒体性,发现可以利用媒体性形成产业链。有的人会非常小,只是在很窄的圈子里做“小而美”的生意,还有于丹、易中天、郭德纲、周立波、郎咸平等,于丹的产业链其实很强大的,她那本书《论语心得》,听说给中华书局挣的钱是中华书局解放后挣得所有钱的八倍。不能说有组织才叫商业,只要是用媒体性延伸出了产业链,形成了现金流,都是自媒体和自商业一体两面的表现。你看方向是反的,一个是产业链生出了媒体性,一个是媒体性生出了产业链。

  第三种就是电视台那些现有的名人,传统媒体内部的那些人其实就是自媒体现象。

  我们算是第四波,有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有一个平台,可以搭帮结伙在街上光着膀子晃,我们这一批啊我恰恰认为最不看好的自媒体现象。

  再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商业社会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一直在讲一个词体验经济。它来解决未来商业和整个经济成长空间的问题,产品经济解决都是肢体和器官的延伸,不管多大规模的产品经济,汽车也好,房子也好,电视机也好,都是肢体的延伸,但是肢体和器官是有限的,再有钱再牛家里每屋都有空调够了吧?一人一台车够了吧?再多就没有用了吧。我曾经开玩笑讲,中国政府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就恨不得每个中国人都多长一条尾巴,一旦有一条尾巴你就发现新需求就出来了,会产生很多新的产业,按摩的,做尾巴套的等等。但是长不出新的肢体啊,所以产品经济到这一定会遇到问题,怎么办,现在的解决途径就是针对大脑进行重新开发,脑子空间无限,需求量无限啊。

  一个女人一生要买多少件衣服?一个男人一生要度多少次假?这都是没头的事,体验是无穷无尽的,很多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正的经济增长的空间,不是传统的我们知道的领域。比如说前两天我去玩密室逃脱,才知道有一个新的职业叫密室逃脱设计师,专门设计密室逃脱的环节,你说你舒服惯了突然要去跟一帮人解决一个问题,比搓饭有意思多了。这个都是针对体验的产业创造。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产品现象都是从产业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现象,比如说今年大学生就业率、签约率不足百分之三十,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就特别着急,实际上我觉得有的时候这也是瞎着急,因为宅男宅着宅着就找到他的活法了。比如游戏沉迷,如果你沉迷游戏能达到三年以上,你一定是一个非凡的人,跟游戏特别有缘分。现在上海有年轻人就搞了这么一个组织,把上海所有沉迷游戏三年以上的小年轻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专门干什么呢?给游戏公司做测试。这帮人太知道游戏怎么让人沉迷,怎么去改你的游戏。这个虚拟组织里的小孩月收入没有少于五万的,他彻底找到一个工作了。

  现代社会说白了是一个仙人掌模型或者说狼牙棒模型。它就是一个球,球上到处是尖,你找出任何一个点,你长出尖来,你都牛逼。

  每个人你只要找到自己那个位置,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用最真的方式扎出一个尖来,在这方面你是最突出的。OK,这个社会就认可你。所以你如果按照传统社会是没有办法理解苍井空现象的。苍井空现在可不是个污名化的词,它是一个具有很大价值的词。所以一个是这个。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