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圈第一自媒体独家聚焦 国内首个融媒体新闻岛

2016-05-23 13:26 出处: 人气: 

     这些天,国内首家投用的新闻岛——河南广电旗下大象融媒新闻岛,尝试把“融”的概念从纸上搬到台面。在河南广电的介绍中,这个平台采用的是以“新闻指挥台”为核心的放射型全开放式办公格局。

    大象融媒新闻岛目前还只是一块“试验田”。这个“中央厨房”掌控的田里能否长出多元化的新闻产品?到底有哪些不同于眼下的传统媒体生产方式和技术?对此,蓝媒汇专访河南广电“掌门人”朱夏炎,听他来揭秘大象融媒“新闻岛”,到底是怎样做媒体融合的!□李广

 

    记者:大象融媒“新闻岛”到底是什么概念?

 

    朱夏炎:大象融媒“新闻岛”也称“中央厨房”,它是一个全天候、全覆盖的新闻发布中心。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和新媒体在这个岛上,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传播;全天发布、全球覆盖”的融合生产。

    整个“新闻岛”物理空间分为三部分:一楼的大象融媒新闻指挥中心,二楼的大象融媒播控调度中心,三楼的大象融媒全媒体演播中心。它将4种传统媒体(民生频道、经济广播、东方今报、魅力中国杂志)、4种新媒体(映象网、大象融媒微博矩阵、微信矩阵、猛犸APP)和1个外宣平台(面向境外156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的航空港卫视)整合在一个大厅内,实现新闻采编的双向互动配合。

 

    记者:全媒体大平台犹如一台巨大的机器,如何让这台机器实现高效运转?

 

    朱夏炎:云和大数据是“新闻岛”运行的基础,利用“中原云” 、“融媒云”技术优势,推进媒体资源的高效运用和深度挖掘,加强内容与用户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搜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以此为基础建立“新闻岛”内容制播技术平台、存储管理平台和传输发布平台,优化创新“采、编、播、存、用”制播流程,建设面向多个播出系统、多种传播渠道、多类用户终端、多层次用户群体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制作发布平台,实现多终端资源共享、跨平台传输、全用户覆盖和全天候无缝对接。

    我们的播控中心,融合了省内18个省辖市的70多套电视节目,可以监控分发的节目数量有200多套。今年下半年,将扩展到融入全省108个县,真正实现可管可控。

 

    记者:“新闻岛”据说融合了目前广电系统和报业系统二者最先进的优势之和,是这样吗?

 

    朱夏炎:从介质属性上来讲,报业的核心优势在于“图文”,而广电的核心优势却在于“视频”,很多新媒体集团为什么在传统端口面临“同质化”弊病,而在移动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核心就在于推进媒体融合时,核心优势不能得以发挥,走片面的融合之路。

    传播的灵魂是思想和观点,这一点是相通的。

    如果把图文传播比作“二次元”的话,那么视频传播则是“三次元”,特别是随着4G的完善和5G时代的来临,VR视频、谷歌眼镜、运动相机、720度全景相机、无人机新闻等新技术的运用,富媒体传播已成为大势所趋,视频,准确地说短视频则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

    重图文更重音视频,吸取报业和广电二者的优势之和,大象融媒进行融合转型探索,除了以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外,还在云端设计了6大技术系统,肩负起创新及“保姆化”职能。

 

    记者:大象融媒根据自身的特点一直在摸索适合自己的融合之路,《人民日报》专门发文聚焦过,都取得了哪些经验?

 

    朱夏炎:在运行机制、体制创新上,我认为大象融媒取得的最大成果,首先就是全新生产平台的打造和流程再造。“新闻岛”由内容生产平台、技术平台、空间平台三部分构成,保留多项对接端口,满足目前内容生产以及未来传播、产业拓展等全方位发展需求。

    其次是初步探索出“新闻+服务”的融合发展战略。从提供单一新闻资讯向以新闻资讯为核心的综合文化服务转变,构建“新闻+服务”的融合发展模式。

    还有就是融媒体传播服务平台的战略规划。以中原云为依托打造“融媒云”。

 

    记者:“新闻岛”融合生产坚守什么样的理念,或者是有没有自己要坚持的原则?

 

    朱夏炎:这个问题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第一,在生产传播坚守方面,其一是坚持“新媒体传播优先原则”,动态报道要优先放在网络空间来考量,尤其要强调微博、微信、客户端、微视频传播优先。报纸杂志更加精细化、分众化、深度化。

    其二是坚持“全时梯次传播原则”,根据平台传播特点和传播优势,整合不同形态、不同介质、不同传播渠道的信息,实现新闻集成生产时,兼顾各平台自身特性和受众特点,做到速度与深度相结合,实现分众传播、分时传播、分域传播。

    其三是坚持“特色产品差异化原则”。面对同一新闻素材,各平台可根据自身发展定位、传播特点及话语体系特点作编辑包装处理,加工生产出与各平台特色相匹配的新闻产品。

    第二,在“一体化”管理原则方面,在新闻指挥台上负责指挥的,是当天各值班总编辑或副总编辑与各部门主编构成,他们不再是单一指挥一家媒体新闻内容的采集与生产,而是要指挥与协调不同媒介的即时传播与发布。

    第三,在协同关系处理上,坚持“小伙伴关系”构建,在具体的生产流程中,各个媒介之间,各个媒介采编人员间的合作与协同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以互联网的“扁平化”和“共享”为精神特征,构建彼此间合作的“小伙伴关系”为首要任务,没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就不能奢望协同效应的产生。

 

    记者:十年前您就提出“死的是纸,活的是报”这个经典的论断,在移动互联条件的今天,这个观点与媒体融合有多大的关联度?

 

    朱夏炎:传播的灵魂是思想和观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报纸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必然会不断衰落,“死”并不是纸媒真的死掉,而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分众化,会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即它的内容和灵魂——新闻信息、思想观点等不会消亡,而是通过新的载体和介质来传播。

    媒体融合就是与新的介质的结合,或者说是新的生产和传播平台的打造与构建,不管是在传统端口还是在移动端,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独家新闻了,同质化的新闻竞争,就是要比角度、比深度、比思想、比观念,谁的角度新颖,谁的道理说得明,谁能把海量的信息整合好,谁就是高手。

    除此之外,做新闻搞融合,无论是在顶层设计还是在具体执行当中,都有许多理念和底线需要我们来坚守的,比如导向问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媒体的生命线,这是职责使命,也是我们不变的忠诚。要学会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不跟风,不盲从,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对党的重大决议如数家珍,对人民群众的期盼了如指掌。

    坚持导向传播,坚持价值传播,坚持生活化传播,同时也要坚持互补传播,内容+形式的“二要素”传播模式已经被内容+形式+情景+情绪的“四要素”模式所取代,“有用有用再有用,有用才有影响力”,真正做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记者:您说过所有不跟资本共舞的转型都是自娱自乐,目前资本对大象融媒的各种动作反响如何?

 

    朱夏炎: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媒体发展社会效益肯定是第一位,经济效益也不可或缺。三年来,广电顺势而为,大动作不断:组建大象融媒体集团、组团竞聘、进军跨境E贸易、借势阿里组建“中原云”、联手腾讯推出“互联网+广电”、三网融合……这一套“组合拳”,赢得了发展的战略先机,开启了媒体“融合”新时代,同时建起了全新的广电生态产业圈。

    资本的青睐,是顺理成章,顺势而为。不久前,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未来五年内,双方在各类金融产品上的意向合作融资总额为200亿元人民币。

    2016年3月31日,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比如说,我们的大象融媒,正在和不止一家资本大鳄洽谈资本合作,一年的时间,它的估值已经翻了好几倍,目前达20多个亿。

    可以说,按照总书记以及云山同志、奇葆同志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我们已经在方向正确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据蓝媒汇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