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自媒体原创保护任重道远

2018-06-27 02:16 出处: 人气: 

  经过3天的发酵热议,科技自媒体公号“差评”昨日凌晨发布了一封名为《To Be Better》的致歉声明,回应“洗稿”风波,并提出了6条整改举措。这件由腾讯3000万元投资引发的网络“血案”,不仅触发了关于自媒体内容原创与“洗稿”的边界大讨论,更迅速蔓延至资本与立场、商业与态度、法律与道义的激烈辩论。

  3000万投资

  涉嫌洗稿大号引发“血案”

  6条公众号内容,在发布后20个小时内获得了76万次阅读、近5万点赞和12611条用户留言。在当下“流量为王”的时代,该自媒体或许极具商业潜力价值,但其内容创作却遭遇业内同行的集体差评,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情源于5月23日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联合云启资本等对科技自媒体公号“差评”进行了一笔3000万元的投资。而该媒体因涉嫌“洗稿”,舆论质疑腾讯坚称鼓励原创又投资涉嫌抄袭的大号,价值观存在偏差。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质疑,“差评”在5月26日凌晨一口气发布6篇文章为自己辩解。然而,这并没能缓和舆论对其内容创作的质疑。

  昨日凌晨,“差评”发布一封名为《To Be Better》的声明,阐述了他们对网络新闻采编的理解,并提出“线上采编”理论,比如对于网络热点事件,截屏相当于在案发现场拍照;采用网民评论相当于采访街坊邻居;搜索引擎相当于档案室搜集历史资料等等。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道歉“诚意不足”,不能以“没受过专业训练”为“洗稿”争议行为开脱。“声明感觉像是和投资人讨论后写的,七分委屈、两分顾左右而言他,只有一分诚意。”一位自媒体观察人士如是坦言。

  流量狂欢

  原创与洗稿“压线”

  尽管业内人士对“差评”声明并不买账,但昨晚7点,这条推送已获得10万加的阅读量。在声明中,“差评”还提出了6条“经得起外人监察监督的”内容创作新规,从6月起开始执行。 其中包括,无独立观点的整合综述类文章,将不标记原创标;占据一手的材料,无论是否产生观点,均标记为原创文章;热点分析类文章,视观点独立与否,判定是否标原创标;外网编译类文章,均不标记原创标,如需支付版权费用的则支付,若无需支付版权费用的,按学术论文形式,在文末标记参考资料来源出处等等。

  所谓“洗稿”,是介于抄袭和原创之间的行为,将他人的原创内容的创意、思想、素材、结论观点、结构等复制到新作的内容,对外不注明来源,同时也拥有原创属性。与直接复制粘贴的“抄袭”不同,“洗稿”改头换面、重新产出,即便对簿公堂,原作者面临维权难的尴尬。

  近年来,自媒体圈对“差评”洗稿证据的搜集罗列层出不穷。2016年3月,有网友在知乎上表示发现“差评”存在“借鉴别人主题和思路的做法”,将知乎上若干用户的回答内容整合为一篇文章。回溯至2015年。公众号“歪理邪说”作者霍炬控告“差评”抄袭了其早前文章《Telegram传奇:俄罗斯富豪、黑客高手、极权和阴谋》,并指出全文有19处相似,且“最底层的简单API实现”和“兼具数学和工程之美”是他本人为防抄袭特意创造的不符合文法的短语,也一字不差地出现在了“差评”的原文中。

  资本割裂

  商业与原则能否双赢?

  在这场对“差评”“洗稿”行为的口诛笔伐中,腾讯作为投资方之一也被牵扯到这场舆论漩涡之中。自媒体“三表龙门站”率先发文《腾讯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开怼:一个“洗稿”起家的公众号被腾讯投资,这是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示范效应。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朋友圈做出回应称,这个是业务部门一个占很小比例股份的投资,并非公司级投资,希望大家不要以一个团队的一次决策来判断腾讯立场。此事也惊动了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其在朋友圈对《给腾讯一个差评》的文章评论称,“原为效率而下放一些小额投资权给业务部门。目前看业务团队并没有做好尽责调查,我们会负责任解决好。”

  面对排山倒海般的质疑,逐利的资本也不得不“踩刹车”。腾讯发布声明:“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将协商退股”。业内分析人士预计,“就‘差评’这个项目来说,腾讯撤资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不意味着腾讯以后就不会再投这样的项目。”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