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调查信息来源及相关自媒体

2016-05-27 11:00 出处: 人气: 

rba6520c_1

19日,记者从鞍山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了解到,本报19日A3版《微信朋友圈“孩子被抢”事件 假的!》一文中提到的“孩子被抢”事件,受到了鞍山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的高度重视。目前,警方正在对该事件的信息来源及相关自媒体发布平台进行调查。

在此,警方呼吁广大市民要认清事件真相,如以讹传讹,造成不良恶果或触及相关法律法规,要负相关法律责任。同时,警方借助本报提醒市民《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两高司法解释中,都对网络谣言的惩处有具体的规定。《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13年9月,两高公布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对惩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行为的适用法律也有细致的规定。 

相关新闻

一则微信求助假信息 被疯狂转发的启示

18日,一则标题为“周思彤你在哪里?深沟寺八区现抢孩子事件!家长恳求鞍山人伸出援手!”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疯狂转发。后经警方证实,微信所反映的“事件”信息并不真实。“女孩被抢”,这足够吸引公众的眼球,所以该消息一经网上微信平台发出,便在微信朋友圈疯狂转发,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果这个“事件”是真实的,各方的关注和努力一定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然而,这个“事件”最终被证实并不真实。这表明,一则虚假消息一旦经过大量转发,其危害性和负面影响便会被几何倍放大,每一名网络参与者,必须时刻牢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净化网络空间是共同的责任。

一网在手,世界变小,这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的发展,网络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虚拟世界,如果还以旧的思维视网络为虚拟,不讲规矩规则,那么上述类似的虚假信息便会在网上盛行,最终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今年初,“鞍山首届正能量微信公众号评选”活动备受关注,在表彰“鞍山首届十佳正能量微信公众号”的同时,鞍山微信联盟正式成立,并向社会公开联盟自律公约。此举告诉人们,微信平台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其操控者要讲道德守规则,自觉遵守并维护良好的互联网舆论秩序。

网络的普及给了更多人发声的机会,使“人人都是麦克风”变成可能。但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互联网的开放与自由,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个可以肆意妄为的地带。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曾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上网也要守法依规,这是加强网络监管的初衷和目的。我们注意到,经过核实后,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立即约谈该公众号负责人,责令其第一时间将该信息删除并进行澄清解释。互联网时代,除了信息的始作俑者要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不能违法违规,每个人在面对各类信息时也要认真甄别,如果以讹传讹,造成不良恶果,同样也要负相关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的职责和使命。其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不仅是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的重要内容,更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途径。当“孩子被抢”消息在微信圈被疯狂转发之际,本报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立即向有关部门求证,并将求证后的真实信息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布。做权威信息的发布者和谣言的“粉碎机”,是主流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紧急核实相关信息,快速做出反应,有效避免了虚假消息的进一步传播。

网络需要引导,网络离不开规则,这是“小孩被抢”假信息被疯狂转发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新形势下,高度重视网络舆论新平台,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阵地的必要之举。 

不能为了抢时间搏眼球而抢发失实或不完整信息

网友王女士表示,18日,刚看到“抢孩子”消息既担心又害怕,马上转发到了朋友圈,可是随着真相逐渐露出水面,“害得我白担心了,觉得自己成了传声筒”。

像王女士一样,不少网友觉得自己“被骗”了。网友小鱼儿告诉记者,之前虽然知道朋友圈这样的造谣信息很多,但是这次信息看起来很真实,所以转了一次,结果还是假的!

网友杨颖在微博留言:“此类事件的发生,不只是透支一些公众号的诚信度,更是透支网友的同情心和整个网络的诚信度,以后此类信息会被当成‘狼来了’,耽误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有的网友也提出了建议。网友江南表示:“从今以后,再也不转发此类消息。也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相信和转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希望已经在自己朋友圈上发过不实消息的朋友,在删除的同时,再帮忙澄清一下。”

理智的网友更是提出了疑问。“在自媒体时代,即便是炒作,也要在事实清楚完整的情况下再发布,不能为了抢时间搏眼球而抢发失实或不完整信息”、“发布不实信息的该怎么处理?”

千华网 千山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旭 刘佳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