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更应注重底线原则

2018-11-09 11:53 出处: 人气: 

  从2016年起,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社会热点频发的时期,各式各样的生活细节都被无限放大,并迅速的积聚起一定的热度,从火爆朋友圈的“罗一笑事件”一直到今年的“空姐遇害事件”,几次进入大众视线舆论风暴的背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注意:自媒体所带来的言论自由已经问题频出,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低俗言辞的使用以及众多意见领袖所营造的一种伪专业主义。

  首先,我们回忆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一个热点事件爆发时,各类营销号为了抢占大众眼球,不顾事件始末与真相,带着饱受争议性与煽动性的标题率先冲进舆论广场中。就像在空姐遇害事件以后,“二更食堂”迅速的推出了一篇《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文章带着煽动性的标题,语言恶俗,甚至描写了不堪入目的色情想象。这种写作态度对逝者没有丝毫的尊重,甚至算的上是对逝者的再次伤害;另一个大号“有格”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为自己的文章出现10万+而沾沾自喜。它们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是在吃“人血馒头”。这种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流量,是10万+,所以在他们的写作中,没有底线,没有明确的写作对象,有的只是为了热点的不择手段。

  在如今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在科学、法律等诸多领域中都有相对权威的公众号,可当某一事件爆发时,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众多营销账号带着非专业性的观点在抢夺流量。从自媒体的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就只是粉丝数量、阅读数量以及赞赏数额开始,更好的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就越难达成。这个热点我不写也会有别人写;煽情的标题可以带来巨大的阅读量所以就无底线的去用吧;不知道始末有什么关系?反正也不会有人在意。

  当事件终于平息,权威的新闻信息机构给出的理性内容与观点在信息广场上早已没有立足之地。任意的抢夺热点与流量在某一角度上讲,对某些不良事件起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海伦·托马斯曾说,“所谓‘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会导致新闻的死亡:没有编辑。没有标准。没有伦理道德。”于是,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这样的自媒体:它们搅乱舆论广场,但却从不对此事负责任,甚至常常践踏理性、道德、法律的边界。

  当务之急,我们急需理清自媒体与新闻媒体的界限,并作出相应的规定。自媒体需要重拾底线,在内容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克制;而读者也当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被不理性的廉价的情绪牵着走。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