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大学生打造高校自媒体平台 获90万粉丝和百万融资
←WhatYouNeed主编陈裕明。
华农红满堂姐姐黎慧娴。
e先每日资讯主编张恺玲。
打开微信订阅号,满满的都是红色的消息提醒数。单纯的资讯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凭借年轻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明确的受众定位,高校自媒体逐渐展露出自己特有的气息,并成为了高校学生获取资讯的重要平台。记者以《南方周末中国高校微信排名榜》为参考,选取了常居榜单之上的华农红满堂、What Y ou N eed、e先每日资讯进行采访,希望能够获知其屹立于高校自媒体之林的一招半式。
What You Need:年轻人的原创媒体
W hat Y ouN eed,年轻人的原创媒体,暨南大学学生陈裕明创办,现有订阅者5万多人。以年轻人为主,记录年轻人的生活百态,独立的创意活动策划,惊奇有趣的原创文章,不让年轻的时光被无趣绑架,不浪费时间做无聊的事。
2014年3月,W hat YouN eed正式上线,与大多数高校自媒体不同,W hat YouN eed一出来便让人耳目一新,偏小的字号,黑白红相间的搭配,使版面简明之余又不失精致。这是创办者陈裕明和团队在分析了众多微信公众号之后的定位:做一本精致的杂志。而精致除了版面上的舒适,还注重于内容。
当《少年不可欺》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时,陈裕明和他的团队已在构思怎么利用这个热点话题。自上午11点得知信息后,到联系团队成员分头调查,不到7个小时,便针对文中提到“亚洲第一”等可疑信息提出三点质疑,同时推出原创评论文章。在人人因为《少年不可欺》而谴责优酷的潮流中引起另一种思考风暴。在6天后,这篇文章达到了30万点击率,而此时它还是个只有6000多粉丝的微信公众号。
而现在W hat YouN eed粉丝数已超过5万,除了暨南大学的学生外,还有很多校外的受众。其活动更是别出心裁,毕业前写上你想实现且有能力实现愿望的BeforeYour G rad-uate已经在7所高校轮流举办。而冒险女孩大晴的故事则呈现出大学生对自由与生活的渴望。“以年轻人为主,挖掘年轻人的声音,传播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一种敢想敢做,勇于创新改变的氛围!”这是What Y ou N eed想要传达的观念,也是团队共同的期待。主编陈裕明介绍,经历了一个多学期的自由探寻,团队目前正逐渐形成定位明确的规范化流程,并将通过建设自己的音频、视频等载体扩大自己的平台,创造更多的可能。
华农红满堂:一个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
由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创办,立足于华农校园,内容网罗学校的重要通知、学生生活资讯、校园热点话题,致力于服务华农学生,传达学生心声,引导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理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迎合群众的呼声或者拥护上层的决策,现有订阅者三万八千多人。
每个公众号的背后,都有一个灵魂所在。而红满堂姐姐,便是华农红满堂背后的灵魂。
2011年,还是大一学生的华南农业大学法学专业的黎慧娴机缘巧合下从一位前辈手上接下了华农红满堂这个平台。她见证着微博从鼎盛到人气下滑,微信从起步到日益强大。怀着服务师生的初心,红满堂姐姐陪伴着华农学子走过一个又一个年头。
“红满堂姐姐,校园网又断了。”从学校的重要通知到学生生活资讯再到学校热点话题,华农红满堂无所不有。“每天查阅学校各部门的网站已经成为习惯,熟悉学校各部门的联系方式更是必备的技能。”红满堂姐姐就像保姆一样,每天“打点”着华农校内的大大小小事务。
靠自己的力量,肯定无法面面俱到,那红满堂姐姐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校内的第一手资讯的呢?“背后3万多粉丝都是内容生产者”,红满堂姐姐如是说。就像《何炅、李易峰今日下午将在华农拍《栀子花开》哦!》,3月8日下午何炅来华农拍片,当天中午华农红满堂便迅速推出了该微信。而新闻发生时,红满堂姐姐并不在学校,“基本上所有图文都是大家在后台留的,我只是核实后进行编辑整合推送。”
“朋友圈无爆照,勿念。”华农红满堂每条图文下都有的“签名”正是红满堂姐姐人性的体现。每天推送图文之后,微信后台都会收到五六百条留言。“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跟姐姐分享自己每天的心情。粉丝们也能感受到姐姐的心情,因为文字已经把情感带到里面了。姐姐偶尔不开心,就会得到很多粉丝的安慰,顿时心情就会好起来”。
如今,黎慧娴还多了两个重要的身份。她不仅保研到了华南师范大学,还创立了广州微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新媒体众筹的方式,微豆汇集了67家高校最优秀的自媒体平台,拥有超90万广东大学生用户,还顺利获得百万融资。然而,她仍旧坚持着每天打理华农红满堂这个平台,“做久了就有感情,姐姐永远不忘初心”。
e先每日资讯:新闻的乌托邦
由中山大学学生创办,定位为专业的学生校园媒体公众号,希望用专业的视野来看待校园时事和社会热点,引发大家思考。其自称“经常有料,常常有趣,偶尔逼格”。目前订阅者有2万多人。
在其最近关于前摄影协会会长梁斌的报道上,其时效性和深度性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眼球。5月22日晚上12点,当天得知该消息的e先每日资讯在采访摄影协会成员及相关知情人士,了解相关社团换届程序后,于公众号上推出了第一篇报道文章。第二天晚上12点左右,中山大学校团委公示处理意见。e先每日资讯则根据其处理意见,结合学生看法,在凌晨1点多推出自己的评论文章。随后更是联系当事人梁斌,形成个人专访。“与其他校媒不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较为全面的跟踪报道,揭露事件较深层面关于社团管理混乱和相关部门失责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与监督。”e先每日资讯的主编、中大大二学生张恺玲说。
除了关于热点事件的报道,e先每日资讯还立足于中大自由开放的校园文化土壤,报道了中大横幅性骚扰、大学生环卫工人罢工等社会问题。“我们不受学校任何部门监管,而成员也是一群有理想追求的青年。我们可以做一些想做的选题,去追求事情的深度和真相,就像是活在乌托邦。”
[声音]
“高校自媒体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个人还是持乐观态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沈阳表示,高校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获知信息的垄断,目前高校自媒体按内容特点可主要分为:语言轻松型、反映学生权益型、学生服务型等几类,多数是一些学生出于某种情怀进行的试验和尝试。但是总体而言,稳定的公众号并不常见。沈阳教授认为,目前校园自媒体已经到了一个大众和小众扩散的时代,学生一般不会停止推文,而且微信多为熟人圈,阅读量是有的,但是学生终究会面临毕业的问题,如何持续下去是需要大家一起思考的。
采写:南都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 张艳玲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