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地市报获奖作品特色研究

2016-07-01 23:51 出处: 人气: 

以2014年度地市报获奖作品为例

【摘要】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代表的是新闻媒体的最高业务水准。地市报是我国报业中的一支生力军,数量众多,遍地开花。然而,与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相比,地市报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因而被人们称为“夹缝中生存的报纸”。地市报报道的内容一般是当地新闻,很难做出在全国有轰动性、影响力的报道,其作品要想获中国新闻奖是有一定难度的。地市报作品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努力获得中国新闻奖?本文通过分析在2014年度中国新闻奖评比中获奖的几篇地市报作品,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和特征。

【关键词】地市报 中国新闻奖 主题 采写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也是衡量一家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地市报因为区域、新闻报道资源、采编人员素养等方面的限制,想获得中国新闻奖,确实有一定难度,没有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那么多机会,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近年来,一些地市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事实给了地市报新闻工作者很大的鼓舞,而这些获奖的新闻作品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分析2014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的几篇地市报作品,我们可以找到“地市报作品如何获中国新闻奖”的一些答案。

了解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参加任何一项评选,必须事先熟悉评选规则和评分标准,在规则范围内扬长避短,以评分标准为参照极力靠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闻作品要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脱颖而出,首先必须符合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标准。这就要求地市报的新闻工作者平时就要有针对性地了解、熟悉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标准,这是很有必要的。

在中国新闻奖诸多评选标准中,总标准是纲领性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对总标准一定要心中有数。如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三贴近”要求。内容真实,感染力强,社会效果好。新闻性强,时效性强,主题鲜明,勇于创新,语言文字生动,制作精良。关注体现“走转改”精神、努力改进文风的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短、实、新作品。鼓励媒体融合方面的报道和应用新媒体传播的作品。这里面,“三贴近”、“走转改”、创新、媒体融合、首发等关键词值得注意。

熟悉这些评选标准,就能对平时新闻稿件的写作起到规范、指导作用,为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打好基础。

各种差错是新闻作品的“硬伤”,有的差错看起来很小,但却很“致命”。可以说,只要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的作品,哪怕只有一个小差错,都与获奖无缘。几乎每年都有一些作品“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却在“阴沟里翻了船”。

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新闻界的标杆,获奖作品作为我国新闻作品的典范,其标准应该、也必须高于报纸质量管理标准。既然是从合格稿件中挑选优质作品,对于文字的要求自然要严上加严,绝对不能容许“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字词误用”“直接引语使用不当”“数字单位缺失”等差错。这就要求记者在写稿、编辑在编版的过程中加强校对,避免字词、标点符号等方面的低级失误,而且要符合体裁要求、字数限制等,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以小见大抢抓重大题材

一篇稿件能否获中国新闻奖,题材很关键。采写全国性重大题材不是地市报的优势,但地市报与地方渊源深厚,与基层更接近,与地方百姓联系更密切,一些地方的创新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一些小故事也可以反映出时代的脉动。抓住这些题材,就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望者,采写有历史感、有远见的新闻是社会之需,也是媒体的立身之基,对地市报的要求也是如此。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要自觉担当起时代望者的责任,主动发现和重视那些代表时代特征、孕育未来趋势的新闻事件。这需要记者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理性的思考判断,能够把握时代脉搏,从地方事、身边事、寻常事中发掘当下热点,发掘能预见新趋势的事实,先人一步抢抓重大题材,以小见大,把重大报道做深做透做足。有些有望获奖的好新闻素材,记者在采访时就可以感觉到题材重大,这时候更要紧紧抓住,深入采访,精心写作。此外还要寻求编辑、值班主任、报社领导的帮助,群策群力,通过集体的智慧完善采访,对稿件进行修改、提升,使作品更加出彩,更加符合获奖要求。同时,记者有了与编辑后台的提前沟通,就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版面和位置予以刊登,使重大题材的报道更加醒目,引人关注。

成功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记者发掘重大题材的能力,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平时的深厚积累。这种积累既包括人生阅历,也包括新闻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记者向谁学?向书本学、向社会各界人士学,也要向采访对象学。有些作品写得好,就是因为采访对象的言行、智慧给记者带来启发,让记者采写稿件时受到触动,更有灵感。

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徐州日报》的通讯《锻造严管干部新常态(主)/睢宁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亮点聚焦(副)》也是以小见大,很好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主题。睢宁的创新探索正是对 “三严三实”要求的生动诠释,对于其他地方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电商在我国发展迅猛。《芜湖日报》的通讯《“三只松鼠”的成功“三级跳”》对“三只松鼠”发展过程中一次次化险为夷、成功突围的创业故事娓娓道来,从资金、渠道、管理三方面,深刻揭示该品牌短时间内成功崛起背后的秘密。该报道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电商发展的风起云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宁波日报》的通讯《春回渡头——宁海规范小微权力的小村故事》以小切口很好地反映了当前农村推进依法治国发生的深刻变革这一重大主题,是以小见大抢抓重大题材的典型报道。

在“走转改”中追求“短实新”

近年来,全国新闻界掀起“走转改”活动热潮,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涌现出不少从基层“跑”出来的优秀新闻报道。说到“走转改”,其实这正是地市报的优势所在。地市报与县市、乡镇、社区距离很近,有着很好的地缘和人脉优势,报社记者平时经常到这些地方去采访,更容易观察、发现一些新闻性强、可读性强的重要题材,从而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写出接地气、“短实新”的新闻报道。

如何把依法治国背景下农村深刻变革的主题写实写活,《宁波日报》记者发扬“走转改”精神,在采访前做了充分的政策理论方面的准备,并与宁波市纪委、宁海县纪委及镇村干部反复探讨“36条”的具体做法和现实意义。在走访多个镇村的基础上,经过样本比较,选择岔路镇渡头村进行集中深入采访,走访了大量的村民,掌握了丰富的故事,核实了所有的细节,三易其稿写成通讯报道作品《春回渡头——宁海规范小微权力的小村故事》。

《徐州日报》记者切实做到“走转改”,深入一线,作风扎实,采访了睢宁县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普通村民,获取大量生动素材,反复提炼主题,精心谋篇布局,细细推敲文字,七易其稿,才最终完成获奖作品《锻造严管干部新常态(主)/睢宁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亮点聚焦(副)》。

“走转改”,改的是文风。曾经,一些传统媒体“八股”盛行,面目可憎。要让群众和读者喜闻乐见, 必须创新表达,改变话语表达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新闻人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和人文情怀,追求可读性强、情理交融的精品报道,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去布局谋篇,精心写作,通过优良的文风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春回渡头——宁海规范小微权力的小村故事》这篇通讯采用群众语言,文风朴实,叙述精练,文笔流畅,以一个个细小而扎实的事例,生动反映了当前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农村治理的深刻变革,洋溢着清新之风。

《“三只松鼠”的成功“三级跳”》语言简练,现场感强。内容详实、叙述客观、思路明晰,篇幅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引人入胜。既有面临危机时现场感强的文字叙述,也有危机之后的深入反思。标题独具匠心,以“跳”字双关,既暗合松鼠跳跃之萌态,又寓意该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一次次跳出困境,形象生动,充满悬念。

《克拉玛依日报》的作品《充满欢乐的婚礼终于回来了》,开头从一个场景写起,现场情景交融,场面、人物语言、动作描述生动,笔触细腻,满怀情感,温暖人心。这样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报道,人们怎会不看下去呢?

总之,获奖的地市报作品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如标题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包含亮点、主题;记者精心孕育,找准由头,深入发掘故事情节;写作时特别注重场景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点面结合,宣示主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地市报记者在平时写稿时要注意和学习的。

在融合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奖强调主旋律和正能量。通过新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十分重要。中国的故事则是由发生在中国各地的故事组成的。很多地方都有很好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发现,去传播。

2014年8月,《宁波日报》记者在采访宁波特色社会组织过程中得知,宁波有一个叫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的社会组织,其创办人姜红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免费教过来自88个国家的1600余名外籍人士画中国画,还带领他们四处采风,逐步了解宁波、融入宁波,通过绘画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巧妙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记者意识到在全国上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宁波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的大背景下,这对我国提升国际美誉度有重要意义,便深入采访,写出《让国色香飘世界——姜红升向上千外籍人士传播中国文化的故事》。这个“中国故事”就讲得很好,充分展示了中化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的发展,很多报社都在进行全媒体新闻报道的探索与转型。在媒体融合发展、自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地市报也在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了新闻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形势下,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也特别注重媒体融合报道。很多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将纸媒、网络、电视等传播方式结合起来,融合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元素,形成表现形态丰富的新闻报道样式。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地市报如何进行全媒体、多样化传播,《春回渡头——宁海规范小微权力的小村故事》是个范本。这篇通讯通过宁波日报、宁波日报官微、中国宁波网联动刊发后,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报道还引发中央及省级媒体的高度关注,央视“新闻调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今日浙江》杂志,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网易等,先后对宁海县权力清单36条进行了大篇幅专题报道。所有这一切,鲜明地体现了媒体融合报道的优势,扩大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