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就是任性吗

2016-04-27 22:46 出处: 人气: 

  ■记者 韩天琪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新媒体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等着看媒体播报新闻到个人即时的信息分享;从报纸、电视、广播到网络、手机、“双微”;从“媒体—个人”的单一传播模式到“个人—媒体—个人”的网络传播模式……“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已经来临,可是,我们作好准备了吗?

  “蠢到没朋友”的自拍和转发

  新媒体时代,自拍和转发成为参与网络生活的必要手段。对如今的网民来说,自拍是一种态度,转发是一种心情,刷朋友圈是一种时尚。吃饭不发个自拍美图饭都吃不好,有什么热闹事不转发一下都觉得主角没有出现。

  于是,各种各样“蠢到没朋友”的自拍和转发频频现于网络:在亲戚的灵柩前微笑自拍的“熊孩子”,在同事救火时臭美摆拍的消防员,未经调查核实就肆意传播的假消息,仅凭一时情绪就随手按下的转发键……

  最近,由自拍引发的网络争论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西安凤城医院在手术室的自拍照被网友微博爆料,后被网友大量转载,引发热议。反对者的声音将事件上升到紧张的医患关系层面,理解者的观点强调病人知情和医生辛苦。

  种种新媒体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表明,新媒体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迅捷的同时,高度自由的传播环境也考验着每个传播个体的素养。在喧嚣的纷扰背后,是时候该冷静下来思考:我们真的准备好迎接新媒体时代了吗?

  培养媒介素养,任重而道远

  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伦理失范问题,首先与新媒体独特的传播个性密切相关。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传播主体的隐匿性、传播渠道的开放性、传播方式的去中心化、新媒体使用群体的媒介素养偏低等等特点。

  国家互联网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祝华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文明演进的过程当中,新的文化载体刚出现时往往带有边缘化的特征,这就使新媒体这样一个新的传播载体在兴起之初往往带有边缘文化或亚文化的特征。

  “社会主流的科学、文化、教育、出版资源在互联网上积淀不深,这就使新媒体上情绪化的表达较多。”祝华新说。

  根据祝华新的研究数据,在我国的新媒体使用者中,青少年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占据很大的比例,他们社会经验欠缺,信息识别能力偏低,很容易成为虚假信息和极端情绪的传播者。

  如果说新媒体传播过程的前三个特征是其与生俱来的先天特征,那么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则是改变网络舆论生态,减少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伦理失范问题的现实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詹新惠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唐润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一致表示,对于新媒体传播来说,最迫切和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所有使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个体的素养,包括媒介素养、道德素养和公民素养。

  “媒介素养的核心是人们要意识到网络是一个媒介和大众传播的平台。”唐润华说道,“它与我们日常沟通和交流的环境有着质的区别。”

  詹新惠也认为,媒介素养的培养是要每个个体充分了解新媒体,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性。

  首先,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都是有限的,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是在以‘超音速’飞驰。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往往是人们难以预料的。”詹新惠解释道。

  其次,传播主体的复杂化决定了我们要“兼听则明”,而不是“偏听偏信”。针对这一点,祝华新认为,对于个人微博和微信的转发、分享要抱有谨慎的态度。即使是加V用户发布的消息,也应慎重对待。“所谓的加V只是网站管理方对其身份的背书,并不是对其传播内容的背书。他的身份是真实的,但是他本人也可能成为谣言传播和情绪发泄的节点。”

  道德素养是一种伦理要求。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存在价值判断。传播是人类的一种交际行为,自然难以摆脱道德或者伦理的评价,其中包括传播行为的实施和社会效果评价等。也就是说,人类传播道德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而道德和伦理无非是向善致美、惩恶厌丑。在任何时代,道德要求都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公民素养涉及到人们法律意识、文化知识、理性判断的能力等等。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文化知识、理性判断能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传播者。多元价值观的时代仍旧需要基本的底线。在三位专家看来,法律和理性是新媒体传播需要遵守的两条底线。

  当被问及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时,专家认为“任重而道远。”詹新惠笑言:“新媒体是一个新兴事物,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是全社会的责任。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我们需要在错误中成长。在经历过错误之后,每一个在互联网上传播内容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谨慎。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试错。我们共同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然后共同成长。”

  从我做起,把好传播每道关

  新媒体传播是分级传播。网络上的一次传播可能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二次传播也可能是个人的情感宣泄,到了第三级甚至第四级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分享和转发有责任和态度。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涉及多种类型的个体:一是普通的网民,二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经验、人脉资源的专业人士和各官方机构,三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

  想要更好地迎接新媒体时代,这三者都要从“我”做起,把好传播的每道关。

  对于普通网民,我们诉诸其媒介素养、道德素养和公民素养的提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诸如真实性原则、善意原则等要求普通网民。”詹新惠强调,虽然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具有记者的备选身份,都有传播第一信息源的条件和可能性。但网民毕竟不是专业记者,只是一个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个体。

  对于专业人士和官方机构来说,不随意转发、分享是最基本的态度,但看到讹传和谬误时站出来发声、帮助别人认清问题更是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正如祝华新所言,每个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挥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以专业的素养帮助其他人辨别网络信息,这是有条件和可能做到的。

  此外,很多网络传播事件真正被放大,还是媒体在发挥作用。网络媒体、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都在起着重要的二次传播的作用。

  如果说培养普通网民的媒介素养任重而道远,专业人士、官方机构的理性表达可能很必要,那么媒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则应当更加强烈。

  “我们要时刻追问,如果第一道关失守了,那么第二道关有没有守住?第二道关失守了,那么第三道关有没有守住?”詹新惠说,“要想建设好这个新媒体环境,必须依靠大家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