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涉嫌违规 机构实名认证宽严各不同

2016-07-16 00:03 出处: 人气: 

【微信支付涉嫌违规 机构实名认证宽严各不同】以微信支付为例,用未绑定银行卡也未验证身份证信息的微信号,可以完成小额的转账以及收发红包。

  以微信支付为例,用未绑定银行卡也未验证身份证信息的微信号,可以完成小额的转账以及收发红包。

  央行去年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自此,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将对客户进行实名制管理、对账户实行分类管理。多家相关机构此前也已经启动了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的相关工作。

  不过近日,有律师发帖称已经实名举报微信支付业务涉嫌违规,称其“没有按照网络支付和反恐方面的法规监管要求,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并根据实名认证的充分程度进行分类管理,限制不同的支付交易类型和金额等”。

  对于以上举报中所质疑的相关问题,截至发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暂未获得腾讯方面的相关回应。

  事实上,从7月1日央行上述《办法》实施开始,关于实名制认证和账户分类、限额的情况,就已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律师为何会举报微信支付?其他主要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对央行新规落实的情况究竟如何?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律师一纸举报五类违规

  7月10日,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王豫甲通过新浪微博发布文件称,实名举报微信支付,并且已经向央行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交了书面行政举报书。

微信支付涉嫌违规

  王豫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因为职业原因,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微信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对微信支付进行了实名举报。

  王豫甲在举报材料中称,微信支付存有五类典型的违规行为,1、未依法安排客户签订支付服务协议;2、未依法对支付账户进行实名认证;3、处理交易超出法定的支付类型和金额限制;4、可能在不具备豁免条件下,为不同客户的银行账户与支付账户之间转账;5、安全验证的有效要素不足,超额准许交易金额。

  按照央行此前发布的《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要求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时必须实行实名制管理,并且要求对个人支付账户进行分类管理,根据验证信息的完善程度将账户种类分为三类。

  具体来说,Ⅰ类账户只需要一个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身份信息,比如联网核查居民身份证信息,身份验证简单快捷,但是额度较低,为1000元。Ⅱ类和Ⅲ类账户的客户实名验证强度相对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交易限额。Ⅱ类账户的余额支付额度为10万元/年,III类账户则为20万元/年。该规定要求在7月1日开始实施。

  王豫甲在材料中称,其亲测时发现,开通微信和微信支付均不需要实名注册。对于未经身份认证或虽经身份认证但程度不充分的个人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均允许使用支付账户功能,起码赋予I类账户待遇,甚至越级赋予III类账户待遇。”

  实名制落实情况参差不齐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了解,关于实名认证的相关工作,包括微信支付等在内的多家相关机构,在此前几个月都已开始推进,并且发布了相关提示。

  比如微信支付在6月30日还发布文章《七个问题,带你了解微信支付实名认证》来引导客户实名认证。

  该文章中表示,按照央行的规定,从功能和限额方面将账户分为Ⅰ类、Ⅱ类、Ⅲ类;这三类支付账户分别要满足至少1个、至少3个、至少5个验证方式,用户可以在收到微信支付的实名引导提示后,对应补充与支付账户同名的个人信息进行验证,“实名认证的主要方法为添加银行卡、验证姓名、身份证号,微信支付还会提供手机号验证等多种渠道帮助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支付宝在此前也多次发布消息提示客户进行实名认证,并且表示“如果没有实名,账户不能接受来自他人的转账、打赏、红包等款项。”

  不过在具体的实名认证操作上,各家机构却不尽相同。

  以微信支付为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测试发现,用未绑定银行卡也未验证身份证信息的微信号,可以完成小额的转账以及收发红包。

  同为腾讯旗下的QQ钱包,记者同样发现,在未实名认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小额的转账和红包收发。

  而在进行实名认证时,QQ钱包只需要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成功认证,并没有相关环节来验证上述信息是否为用户本人。记者进一步测试发现,QQ钱包在绑定银行卡的环节,才需要验证银行卡的预留手机号,进行交叉验证。

  百度钱包方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百度金融了解到,百度钱包在实名认证的时候,用户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信息,验证手机号、设置支付密码,并且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如果是新用户,在进行上述操作后,则需添加银行卡并通过验证。

  京东金融相关人士则透露,进行实名认证的用户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号等四项个人基本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身份验证,才可完成实名认证,京东各平台会提供相应提示引导用户操作。

  除了实名认证之外,账户分类管理也是《办法》中的重点要求之一。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家支付机构对用户分类管理的信息并不明显。用户能看到的个人信息也不尽相同,有的有提示,有的则没有。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