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微博新闻的变与不变【2】

2016-05-03 10:55 出处: 人气: 

二、新闻的权威性、专业性仍是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

(一)编辑记者身份多元化趋势。新媒体时代,一大批影响力大的编辑、记者也成为微博新闻的重要传播者,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微博领域的舆论领袖。以著名记者闾丘露薇的三则微博为例:

“At least eight people killed in train derailment in Bretigny-sur-Orge, French police tell CNN affiliate BFMTV.”根据CNN报道,巴黎南部火车出轨意外,目前至少8人死亡。(7月13日00:39)

今日关注焦点:又看到内地狗咬死儿童的新闻,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呀。用法律来管理人,人去管好狗,管不好就要承担法律后果。不要一禁了之,也不要轻描淡写,现在狗主只是承担民事责任,这是不够的,应该加上刑事责任。(7月12日10:37)

推荐电影,一部搞笑励志,当然不是成功学那种,一部让人觉得人生真美好。而且,两部电影是一次性一起看的。(7月13日14:43)

这三则微博体现出了传统媒体人在微博语境下至少有三种身份:媒体从业人员、微博新闻舆论领袖、一般微博使用者。这三种身份在微博中频繁转换,以至于传受双方都对这种身份出现了认定不清的情况。如果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身份认定不清,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到信息传播中,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新闻信息的客观性;而受众也可能因为传播者职业记者的身份而对其传播的信息盲目跟从,从而加快了失衡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

(二)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仍然是受众衡量新闻的主流标准。媒介环境学派在媒介变革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出现与社会变迁关系的论述中,提出了两个引人关注的观点:电子媒介瓦解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知识和权威,将产生一个“众神狂欢”的时代;电子媒介对各种传播手段的高度融合使传统媒体的专业化分工和线性传播方式过时,系统论和模式识别将成为组织和把握社会的适宜方法。据此,有学者认为,依托于互联网发展的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地位、记者的职业存在甚至作为专业新闻机构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甚至有学者悲哀地说,专业媒体将会在新技术背景下逐渐瓦解,成为明日黄花。

的确,新的技术使得已有的新闻运作规范出现了变化,“草根传播”对新闻行业专业性、权威性产生了较大程度的消解,但是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在面对这种变化时表现出了高度的能动性和适应性。

玛格丽特·盖勒格在《媒介组织和职业中对控制权的博弈》一文中,提出了三种专业人士的定义:第一,他是一名“专家”而不是业余爱好者;第二,他是理性、官僚和有效率的——有为“客户”或公众“服务”的意识;第三,这样的人的工作使得组织具有一套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2]也就是说,在传统媒体工作的记者在新闻采集和制作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业内人士的看法,并且主要通过观察其他人的产品来学习专业技能。新闻制作部门的工作原则和规范一方面推进了人们对新闻形式的共识,另一方面又使得无论是形式还是对内容的处理同种类的媒介都有了固定的模式,这种固定模式一旦形成就使得新闻行业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专业媒体和记者在新媒体事件报道中的表现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传统媒体通过对微博上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梳理,专业记者进行深度采访及报道,引导公众从对个体事件的批评转向对相关事件及制度的思考与监督,凸显了新闻工作的专业与深度。

同时,微博新闻信息庞杂且真假难辨,经过对微博认知早期的感性和混沌,现在的受众更加愿意选择相信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媒体官方微博。从国际上看,CNN、路透社、《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都是推特上关注度很高的媒体。而中国,遇到重大新闻事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南方周末》等官方微博仍然是受众的首要选择。

三、新闻含义更为丰富,但新闻理念没有变

新闻理念属于认识的范畴,它是人们对新闻这一事物的规定性认识,新闻的规定性认识可以通过新闻的定义反映出来。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概念得到了中国新闻界的普遍认可,它要求传播者经由新闻媒体把新闻事实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它在不同环节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包括时间上的及时性、事实内容的真实性、报道形式的客观性等。这些要求构成了具有新闻规定性即新闻特性的原旨意义。对这些特性的意义的认识和把握就是生成新闻理念的过程。新闻理念一旦生成,就具有稳定性和相对性。进入新媒体时代,新闻理念的稳定性和相对性特征体现得更为明显。

(一)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仍然是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草根记者”还是传统媒体和记者的微博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时真实性、客观性仍是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草根记者”通过发布微博进入新闻生产的场域,上网门槛越来越低,个体话语权越来越大,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需要认真推敲。信息时代,新闻发布者小小指尖的每一次信息的发布,都离不开自我约束。

微博为记者和传统媒体提供了技术的便利和表达的快感,但是也影响着他们对于新闻报道客观性的理解和操作。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和记者在发布新闻之前会进行大量的采访求证工作,而在微博新闻语境中,媒体和记者采用的是一种先转发再求证的新闻报道方式,容易导致假新闻和失衡新闻的出现。2010年12月6日20点19分,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用户“中岛”发布了一条微博消息:“刚刚得到消息,著名武侠作家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不到1小时,这条微博被转发3000余次,讨论超过5万条。无数网友深表震惊并写道:“先生一路走好。”拥有十几万粉丝的《中国新闻周刊》首先参与了此条微博的传播,事后因编辑以《中国新闻周刊》的名义发了一条关于“金庸去世”的微博,《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辞职,成为中国第一个因微博出错而辞职的新媒体总编辑。目前在国外,媒体工作者使用微博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华盛顿邮报》起草了一份相当严格的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致使一名报社的部门主编因担心违背规定而关掉了其微博账户。

(二)新闻价值判定基本标准的理性回归。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传统媒体对于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时新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的考量,而是自主地选择对自己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因此微博使得新闻价值因素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微博新闻发展的早期,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关注度,新闻价值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无理性状态,娱乐化、炒作化倾向严重,总是有意无意地迎合受众。

随着受众和微博新闻在新闻价值及伦理道德判断上逐渐走向成熟,传统媒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五个基本标准成为衡量微博新闻的主流标准。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