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中媒体微博的评论话语特征及影响

2016-05-30 13:25 出处: 人气: 

【摘要】:当前,“玩微博”成为一种时尚,微博开启了一种新的传播体验。传统媒体紧随时代,纷纷上线微博,在微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纵观诸多网络热点事件,媒体在微博舆论中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具有一定的“意见领袖”的功能。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探究热点事件中,媒体微博的评论特征及其影响,以期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能够更好的引导舆论。

【关键词】:媒体微博;新闻评论;特征;影响

一、引 言

最初,微博是以社交平台“身份”走进公众的视野的,此后,迅速发展成为表达各方观点的社会舆论集散地。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数据,截至2013年底,微博用户达到2.81亿,微博上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网页的重要内容。微博不仅带来一个又一个热门事件,更吸引着传统媒体纷纷上线。根据《2013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数据,2013年,新浪微博中媒体机构认证数同比增加40%。媒体利用微博平台除了抢占新闻发布先机,还运用评论等来积极引导舆论。

微博新闻评论是网络新闻评论的一种,是微博用户对微博上新进发生的新闻报道进行评论,或者就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观点看法的行为。微博新闻评论由于字数限制,篇幅较小,而上网的便捷促使其发布快速,故而微博新闻评论能够快速简洁的呈现出来。当前,微博新闻评论主体主要有媒体、大V公知、草根网民等。那么,媒体微博评论话语有哪些特征?其对传统新闻评论有哪些影响?

本文在此问题基础上,主要考察热点事件中媒体微博评论的话语特征,从而探究其对传统评论的影响。

二、媒体微博的评论话语特征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以“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为例来具体考察媒体微博评论的话语特征。2013年11月22日上午,青岛黄岛的中石化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导致62人遇难,一时间此事件成为微博热门话题第一名。事件伤亡情况以及处理结果等引起各方关注。由于新浪微博是媒体最常用的,本次研究以新浪微博为平台,根据2014年1月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单,笔者选取前50名媒体并在其微博中输入“青岛”得到33个报道此事故媒体的165条评论。以下数据的得来都基于对这165条微博的内容分析。

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指出:“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我们称为话语的这种语言运用单位进行清晰的、系统的描写。这种描写有两个主要的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本文主要从文本视角出发,从话语形式、话语成分、句式构成、评论倾向等四方面考察此事件中媒体微博评论的话语特征。

(一)话语形式多样,以文字和表情为主

从话语形式可以看出媒体微博评论的呈现方式,对得到的165条微博分析后发现此次事件中,微博媒体评论话语形式有“纯文字”、“纯表情”、“文字+表情”、“文字+图片”、“文字+表情+图片”等5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此次事故中,媒体微博评论话语形式中“纯表情”比例最高。这些表情主要以“蜡烛”和“爱心”构成,还有“愤怒”等。文字表达也占据相当多的比例。

(二)话语简洁,主要以一句话以内篇幅呈现

由于微博的字数限制,媒体发表评论较为简短,此次事件中,媒体微博话语成分由“表情”、“词语”、“一句话”、“一段话”等四部分构成(如表2所示)。

数据显示,面对事故,媒体微博话语一句话以内的表达占到76%。从上表话语成分比例可以看出,在损失惨重、涉及生命的事件中,沉默式的简短评论更能表达媒体的思想和立场。

(三)句式集中,多是祈使句

句式按表达语气、主语性质、句子数量、句式整齐等分为很多类,根据表达语气的分类方法得出165条微博使用的句式,有陈述句、祈使句、反问句、感叹句、疑问句(如表3所示)。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祈使句是使用做多的句式,表现形式主要是“愿安息/安好”、“请伤亡数字停下来”等。进一步考察祈使句可知,其作用是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在此次事件中,媒体微博评论主要涉及命令、请求、要求等(如表4所示)。

(四)评论倾向情感表达,辅助以理性逻辑

新闻评论主要采用论证法,论证一般可以“情感”制胜或是“逻辑”服人。根据165条微博评论内容表达出来的主要基调来看,此次事件中,媒体评论倾向于诉诸情感,以感情来表达的评论110条,占67%。而以“逻辑”论证的占33%,主要表现为以下主题中(如表5所示)。

从上述表述和数据中可知,在“青岛中石化输油管爆炸”事件中,媒体微博评论话语形式多样、侧重表情和文字;语言简洁、多在一句话以内;句式集中为祈使句、表达请求语气;评论主要诉诸于情感,以“感情”制胜。

三、媒体微博评论话语的影响

新闻评论代表着媒体的思想,媒体往往通过新闻评论来引导社会对某个问题的舆论导向。媒体利用微博平台发表新闻评论不仅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有引导作用,其微博化的评论方式更容易为公众接受,打破传统新闻评论一贯的严肃风格,逐渐消弭“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之间的隔阂,但其话语同质化倾向以及琐碎化问题逐渐突显,需要反思和改进。

(一)微观层面

1.丰富了新闻评论语言和形式。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代表着媒体的水平和质量,其语言严肃、思维严谨、形式单一。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微博兴起后,网络语言丰富多彩,媒体在微博中的新闻评论顺应微博语言特征,表现出活泼和多样的特色,例如在“青岛中石化输油管爆炸”事件中,通过对33家媒体的165条意见表达微博分析,可知其表达方式多以“微博+评论/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占64%的比例,而“微博+评论+链接”、“评论+图片+链接”等也是其表现形式。在话语表达方面,倾向于网民表达方式,比如“愿伤亡数字停下来”、“请数字不要上升”等。

2.增强了新闻评论的针对性。微博字数限制要求媒体的新闻评论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重在讲究逻辑和充分论证,在微博中,新闻评论要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在这种平台要求下,微博新闻评论大多以简洁的话语直接表达意见。在“青岛中石化输油管爆炸”事件中,媒体评论以一句话以内篇幅呈现的最多。一句话、一个词来表达情感往往能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此外,还有一段话评论,但是一般都很简练,或是几个问题的直接质问,或是层层递进的意见表达。

3.同质化、琐碎化问题突显。在快速时间、简短文字要求下,呈现独特、深刻的思想很难。虽然针对性较强,直接表达观点,但存在同质化问题。纵观上述33家媒体的165条评论,其对此事件的意见或看法集中于祈福、悲伤、愤怒等情感主题。其中蜡烛祈福的图片和表情在大部分评论里都运用到了。评论话语简短却突显出琐碎化问题,例如,在表达意见时“意见+微博+意见”的形式造成意见断裂开来,随意性太大,逻辑的层层递进较为缺乏。

(二)宏观层面

从宏观发面来看,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语言接近公众表达方式,没有较大的距离感。公众容易接受,从而能够顺应媒体意见而使舆论易于控制,避免走向极端。舆论主要由意见性表达汇聚而成,都市报的增加、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两个舆论场产生,即“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传统新闻评论有其严格要求,行文严谨,逻辑性较强。而微博中,媒体新闻评论话语逐渐网络化、微博化,逐渐接“地气”,这种表达是大多数公众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尤其是微博平台的出现像是两个舆论场之间的桥梁,打通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隔阂,有助于两个舆论场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从而使整个社会对某一事件的舆论趋于冷静和理智。

四、反 思

媒体进军微博,利用微博平台发表言论,有其积极的一方面也有其弊端。媒体在微博中的评论是对传统媒体评论的一种发展和创新,是传统媒体迎合时代发展的必要之路,但由于微博本身的缺陷导致媒体新闻评论的同质和喧嚣。真正的新闻评论是给予公众理性和深刻的思想,而不是一味顺应和情绪宣泄。所以,媒体微博上的新闻评论是对传统新闻评论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其语言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是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的。但其并不是传统新闻评论的替代,传统新闻评论的深刻和把握大局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如何更好运用新兴媒体发表意见、引导舆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李杰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廖宇飞.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J].青年记者,2012(20).

[2] 董天策,夏侯命波,梁辰曦.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征——基于“你好,明天”“微评论”的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13(4).

[3]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张月萍.微博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0(3).

[5] 杜涛.新闻评论的定义之争与研究路径整合[J].新闻界,2013(22).

[6] 赵振宇.日趋多样化的新闻评论发展态势——2010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J].新闻战线,2010(12).

[7] 钱晓文.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J].新闻记者,2012(2).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