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晨,80后男主播的奋斗故事

2018-11-23 14:37 出处: 人气: 

  在今年的全国“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中,来自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的主持人龚晨作为我省两名参赛选手之一,最终获得了优秀奖。作为一个来晋城打拼的安徽小伙子,从出镜记者到《健康生活馆》栏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6年新闻生涯,龚晨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坚持,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龚晨,80后男主播的奋斗故事

  龚晨在全国“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中获优秀奖。

龚晨,80后男主播的奋斗故事

  龚晨从事新闻行业已经6年了。

  全国“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获优秀奖

  因为刚从北京比赛回来,龚晨要比平时忙了很多,原本定好的上午采访更是因为一上午的会议而不得不推迟到下午。一身黑色小西服,一脸青春洋溢的笑容,在广电一间配音室内,龚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龚晨是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健康生活馆》栏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谈及比赛,龚晨坦言,能跟这些同行中的佼佼者切磋,觉得很幸运。

  全国“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由中宣部主办,8月份开始在全国各级新闻媒体单位拉开序幕,经过一级一级紧张而激烈的比赛,最终,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的主持人龚晨作为我省两名参赛选手之一进入全国总决赛。总决赛为期两天,参赛者共有136名,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第一轮比赛过后只留下36人进行最后的角逐,龚晨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作为一名地市级媒体人,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我们来自基层、深入基层、立足基层,”言语间,龚晨充满了自信。

  从全市一等奖到全省一等奖再到全国总决赛优秀奖,一路走来,龚晨付出的努力和坚持却是鲜为人知的。在比赛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本就工作忙碌的龚晨,业余时间大多用在这次决赛的准备上,一遍遍完善PPT,重新写演讲稿,很是辛苦。这些年,龚晨深入基层采访了不少生动鲜活的故事,而为了将这些故事中主人公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龚晨将自己从市级到省级两次比赛的演讲稿重新进行了综合整理,这才有了这篇决赛演讲稿——《我和医生这几年》。而他讲述的“晋城大医院儿科医生高艳珍,挽救了很多孩子的生命,却怎么也救不了自己的孩子”、“援非医生市妇幼王青芸身患疟疾,坚持为产妇做手术”等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感人故事,感染了现场的每个人。最终,在总决赛中,他获得了优秀奖。

  怀揣新闻梦想“北漂”打拼

  至今,龚晨从事新闻行业已经6年了,然而其实早在很小的时候,当一名主持人的梦想就已经在他心底萌发了。

  29岁的龚晨是安徽马鞍山人,从小喜欢朗诵,他的妈妈是当地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小时候,看到我妈每天听《广播之声》、央广新闻,而且还每天练嗓,我起初是很反感的,直到有一天,我妈在我面前把24页的通讯稿全都背下来,我突然觉得我妈好厉害,”龚晨说,自那以后,自己才真正地喜欢上朗诵,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

  四年的大学生涯,龚晨几乎都是在学习和练习中度过的。为了纠正发音,他每天坚持早上7点起来练声,到了晚上,一台笔记本、一个小话筒就是他的“直播台”。而在大二那年,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位伯乐,那位老师在课后常会帮助他一字一句地抠。就这样,他的台词功底和发音越来越好。“就在那年的一次考试,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做一个片头节目,并选出代表作进行展播,当音乐响起时,我发现是我的作品,当时的心情真的太激动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龚晨仍很兴奋。

  2011年,上大四的龚晨被分配在北京实习,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北漂”,而正是“北漂”这段宝贵的经历为他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什么也不懂,仅仅是因为心中热爱新闻,热爱话筒和舞台,”龚晨说,最初他是在北京电视台实习,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又得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中心实习的机会。然而在这里,他起初也就是干点杂活,直到三个月后,终于有了第一次单独面对话筒的机会——主持一档录播节目《国家大剧院》,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就是他的第二位伯乐。那还是在一次录制节目时,下一位访谈嘉宾已经来到现场,而这位老师节目还没有录制完,于是临时让龚晨去接待一下,没想到嘉宾对他的接待非常满意,这件事被那位老师知道后,对龚晨刮目相看,于是提出让他录制一期《国家大剧院》。“当时主持完,老师的评价就两个字:一般,”龚晨坦言,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第二天开始,每天练、听、改,从早六点半忙到晚六点半,一周后再录时,老师赞不绝口。后来,随着机会越来越多,龚晨又主持了《孔子学堂》、《故事魔方》、《创业纪》等多个栏目。

  一年的“北漂”生涯,让龚晨收获了宝贵的主持经验。大学毕业后,就在大家以为他会留在北京的时候,龚晨却毅然选择了晋城这片他从未踏上过的土地。

  用镜头捕捉温暖瞬间

  从2012年入职到现在成为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健康生活馆》栏目的主持人、制片人,龚晨始终将视角聚焦每一个温暖的瞬间,采访了许多正能量的故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最初,龚晨是在新闻综合频道《晋城新闻》栏目担任出镜记者,后来栏目组需要摄像,他就跟着老师、同事学着用摄像机,采访、摄像、写稿、后期编辑等,每一样他都钻研学习,很快便能够独立完成一条新闻的采、编、播。经过两个月的历练后,因岗位调整,他又来到了生活频道刚刚成立的《健康生活馆》栏目组,并担任主持人、记者,两年后又当上了栏目的制片人。“刚来那会组里人手少,采、编、播几乎都是我一个人自己干,偶尔还要充当摄像,两年前才有了现在这个小团队,”虽然平时工作很辛苦,但龚晨却觉得很充实。

  这些年,龚晨的很多新闻线索和故事都跟医院、医生分不开,而这也是他接手《健康生活馆》栏目后进行改版做的最重要的尝试。“这个节目最初主要是以访谈为主,让观众获得健康知识,但我们改版后的节目更侧重于树立医疗战线医务工作者的正面公众形象,传递正能量”,为此,龚晨开始将视角聚焦医院这个特殊的场合。

  采访中,龚晨听过走廊里绝望的哭声,见过患者康复时脸上的微笑,而让他最难忘的是2014年9月8日。那天,龚晨收到一条妇产科医生王青芸从喀麦隆发来的短信,原来,王青芸远赴非洲国家喀麦隆去进行医疗援助。王青芸援非回来后,龚晨又去进行采访,并看到了许多王青芸救治病患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是一名非洲护士抓拍的,照片中身患疟疾的王青芸边输着液边为一位大出血的产妇做手术。手术后,未防止意外,更是忍着病痛在产妇身边守护了整整48小时。然而当产妇醒来的那一刻,王青芸倒下了。“采访中她告诉我,在抢救这名产妇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死在非洲的准备。”龚晨坦言,那一刻,他心底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而2015年6月在晋城大医院儿科采访的经历,同样让龚晨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龚晨接到线索,在晋城大医院一对30周就出生了的双胞胎早产儿因呼吸窘迫性命危在旦夕,孩子的父亲已经辗转了两家县城的医院都说救不了,最后才会转到这里。接诊的是儿科医生高艳珍,面对这么小的孩子,手术的风险很大,但在生命面前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在她竭尽全力的救助下,两个小生命终于健康出院。

  6年来,龚晨采访过上百名医生,上千名患者,而这一次次的采访经历,让他对医生这个群体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他也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去发现每一个好的新闻线索;作为一名主持人,在镜头前和舞台上,应该当一个有深度、有温度、有底蕴的采访者、讲述者,一个能够带给大家满满正能量的传递者,这就是他努力、前进的目标。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