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区新闻中心防台抢险勇担当
图为台风影响期间区新闻中心记者在种植基地采访。
“利奇马”袭来,区新闻中心采编播团队、工程技术人员,马不停蹄、不畏艰难、连续作战,在三天两夜里发起了一轮轮“追风行动”。新闻铁军用一次次技术保障、一场场直播、一条条信息、一张张图片,零距离、全方位地报道和支撑全区防台抢险工作,用“我在现场”的行动力书写融媒体改革答卷。
40万人次浏览
新闻宣传使命在肩
为了给全区防台一线干部群众鼓舞士气、传递资讯,区新闻中心提前谋划,对报道内容、报道手段、技术支持、后勤保障以及外宣上送等各方面做出周密部署。从8月8日开始,多路记者部署到位,从各镇(街道)、园区源源不断发回报道。
“‘利奇马’已经在温岭登陆,而我区正在经受强风暴雨的考验。”衣衫湿透了、镜片模糊了、声音在颤抖……全媒体采访部记者邓建雄8月10日凌晨2时在风雨肆虐中完成出镜。这名年轻记者在区应急指挥中心一呆就是3天,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防台的“第一资料”都出自他的及时传递。
8月10日清晨,港务新村低洼地积水及膝,电视台记者徐立栋为了拍摄社区群众排涝救灾的场景,抱着机器冲进水里,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画面”。结束拍摄后,徐立栋从脱下的雨靴里倒出一大盆水。“水多得都可以养鱼了。”他轻描淡写地说完,套上湿漉漉的靴子又赶往下一个拍摄地点。
在干部群众奋起抢险的关头,记者也义不容辞地冲在前线。蛟川跑线记者陈莹,连续多日在社区里巡访,脚被水泡肿,她却笑称“刷到了步数”。” “有任务尽管说。”专门跑建交的党员记者王马飞高烧39℃,依然冒雨蹚水,连续播报公共出行情况。城管专线党员记者方园园,连续多日跟着城管队员排涝抢险,连家中两岁的孩子都暂时忘却。得知干部群众正在望海楼边筑起防洪墙,招宝山街道专线记者韩林雍一直蹲点采访,自己住处遭了殃也顾不上。
前方一线记者在狂风暴雨中搏击,后方的“小编”们同样连续作战。镇灵通APP首次尝试突发事件新媒体互动直播,然而原定主播因道路封闭无法赶到,“95后”新兵范慧君临危受命。她头一天晚上值班到深夜,早上7点又站上直播台做各种准备。一个多小时的连线直播,范慧君她咬紧牙关坚持着,播报资讯并连线记者、职能部门负责人十余人。“为及时精准的直播打Call。”网友们的点赞,让范慧君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而《今日镇海》的编委赵景阳,接到增开一期报纸的任务后,从宁海堂妹的婚礼上赶回岗位,连着三天在单位加班加点统筹组稿、编辑、撰写评论。新闻网编辑罗婷婷不顾身体抱恙,连续工作16个小时,坚守“镇海发布”双微岗位,刊发了20多条微博内容、4条微信内容。“镇红先锋”平台方迎丹、仇凯,通联各镇(街道)的宣传干事,挖掘党员人物典型,连续工作多日刊发50多篇报道。
截至目前,新闻中心各媒体累计发出图片400余张、文字报道70余篇、短视频近30个、电视新闻40条,微博内容50余条、微信10余条。其中,电视台加开了4个时段的直播报道,新媒体客户端进行了5个时段互动直播。极端天气就是一次练兵场,新闻中心首次尝试10分钟现场回传机制和各媒体联动,“文字+图片+视频”全媒体不间断滚动播发。各类报道、直播的综合浏览人数超过40万人次,同时有20多条新闻报道、9位先进典型被甬派、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党建融媒体平台、人民网等采纳。
从8月9日到11日,三天两夜的坚守,让大家不免疲倦,但所有人依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又踏上台风后恢复生产的新一轮报道路。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还能有什么比出发去现场“冲锋陷阵”时,更让人怦然心动的呢?
24小时轮值 技术保障从未停歇
重要水位监测情况,是分析研判全区防台防汛形势的重要依据。从8月7日开始,作为全区“智慧水利”平台的技术提供方,区新闻中心派专人24小时值守,并对各个水位监控点展开巡查。
“位于九龙湖镇的黄杨桥遥测点监测画面不清晰。”8月8日晚上11点,在杭州出差的区新闻中心副主任桂书敏接到了异常反馈。桂书敏当即通过手机端查看图像存在的问题,调整球机角度,分析周边环境,并电话联系技术人员,确定摄像机信号参数,商量优化调整方案。
直至当晚12点半,更换高分辨率摄像头、增加补光灯等一系列调整方案被敲定。9日上午,技术人员立刻维护黄杨桥点位。调整后的黄杨桥点位,即使在黑夜里也能一目了然,为防台排涝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撑。
除了“智慧水利”,作为全区重要的智慧城市服务商,新闻中心为全区公安治安监控、智慧城管监控、“雪亮工程”监控等安防体系以及招宝山大桥、宁波植物园等重点区域的智能化系统提供技术服务,还保障全区广电网络的通畅。
早在台风到来之前,区新闻中心工程技术团队就针对监控探头牢固程度、广电网络安全性进行地毯式巡查,但是“利奇马”超强的破坏力仍然造成200多个监控摄像机掉线、部分室外电视网络设备箱进水断电。60名工程技术人员24小时轮班,做到服务不停歇。
8月10日凌晨4时,澥浦广播电视站电表箱进水断电,仅靠UPS临时供电维持运作。如果不及时供电,澥浦片区所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和监控都将瘫痪。得知险情后,新闻中心专业电工张恕忠、顾建立当即出发、一路疾驰,连续工作4小时,将电表箱内的空开设备全部换新,恢复了正常供电。
事实上,“利奇马”肆虐期间,区新闻中心接到有线电视及网络故障报修800多次,更换光接收机、交换机等各类设备70多台,抢修中断光电缆线路10余处,处置倾斜电杆2处,成功处理各类故障报修单700多单,保证了全区“技防”效果和“信息神经”的通达流畅。
目前,救灾工作仍在继续,新闻中心全体采编播团队和工程技术人员依然众志成城,为打赢防台救灾这场硬仗贡献力量。“我在现场”,这既是全体新闻铁军的庄重承诺,更是职业赋予的无上荣光。(记者陈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