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变综艺,主播变明星:一家直播经纪公司的冰与火之歌

2016-06-21 06:34 出处: 人气: 

但随着直播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直播网站出现,尤其是视频网站、互联网巨头的入局,直播行业的游戏规则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了主播经纪公司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主播经纪公司的身份也在悄然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已超过400家,竞争十分惨烈。在此背景下,平台方不约而同的将目光对准了向内容的转变,尤其是PGC的优质视频内容和直播平台的打通,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大平台的主战场。

作为平台和主播间的第三方,不少经纪公司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会,开始由单纯的“中介”,向第三方内容机构转变。通过手中的直播资源,来为平台生产内容,从而完成转型。也就是说,其商业模式,将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依靠秀场分成获利的模式,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内容生产和主播的培养上。

此前,《三声》采访了目前国内最大的主播经纪公司热度传媒北京分部的负责人刘洋,通过她的叙述,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经纪公司转型的契机、过程以及其中的困难挑战。

演艺变综艺,主播变明星:一家直播经纪公司的冰与火之歌

1 主动求变,经纪公司靠内容升级

热度传媒北京分部坐落于北京最繁华的CBD地带,这似乎是在向人们传递着一个讯息——他们也正处于这个行业里最核心的位置。

公司的布局比人们印象里的经纪公司要显得“豪华”:办公区、技术区、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各类装修别致的主播间,甚至包括一间不大的演播厅,丝毫没有国外媒体所报道的那种简陋、昏暗的感觉。

刘洋说,这都是为了满足公司近年来的转型计划,而精心设置的。

“我们是2013年时靠做娱乐秀场起家的,也做过自己的直播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平台领域激烈的竞争,意识到如果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支撑力给公司去导量的话,是很难突出重围的。”刘洋在介绍公司成立之初的情况时说到。

在群雄混战的时代,热度逐渐感受到了继续做平台的危机,有了放弃平台的打算。但对于这样以秀场起家的经纪公司而言,危机不仅仅局限于此。秀场本身的局限性,如发展空间较小、上限较低、模式单一等,是更深层次的隐患。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同类型的公司都开始了对新的商业模式进行探索。“等到了2014年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中国其实没有比较大型的第三方内容提供商,这一领域是空白的。”

以前,由于这样第三方提供商的缺失,主播和平台之间的联系都不是那么紧密,对于很多主播来说,平台只是个工具,他们于平台而言也只是用户。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有经纪公司意识到了这其中的机会:利用手中的主播资源,去做内容供应商,主动打通和平台间的联系,通过生产优质内容,来完成公司的突破和升级。

热度就是其中之一。因而到了2014年,热度主动放弃了已经做得很出色的纯秀场经营模式和平台,开始着手做内容提供。

公司转型的第一步是扩大规模。

刘洋回忆到:“公司最开始是在西安,我们是在那里做秀场起家的。决定调整模式之后,我们先是将总部迁到了北京,因为这里有大量的资源,和直播平台接触起来也方便。”

紧接着公司又在有业务来往的广州和娱乐环境极好的长沙,接连开设了两家分公司,正式开启了公司扩张阶段。自2014年起,热度针对市场需求等,在各地开设的分公司高达13家之多。

刘洋表示,市场需求、当地的环境等是他们选择分公司地点的一大重要标准。她笑称杭州、成都和东北地区最好做,因为西湖、巴蜀产美女,东北的主播风趣幽默特别能说,这都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下一步,热度还将向一些比较特色的城市进军。刘洋说:“主要是两类吧,一是我们认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但娱乐这一块做的不是那么强的城市;二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因为三四线城市收入普遍较低,做主播的收益较大,能吸引到更多的主播。”

有了一定的规模、拥有了足够多优质的主播资源后,公司就开始着手业务内容和架构的调整,向内容领域进军。

热度首先联手百度秀吧,打造了网络综艺《一吐为快》。尽管到最后,这个节目没能做成爆款,但在刘洋看来,它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使命。

“主要就是试水,积累了做节目的经验,了解了整个流程。大家都非常用心的做这个事情,我们认为其实它还是得到认可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模式、新的可能,当时做完之后大家都非常开心。”刘洋说。

以《一吐为快》为起点,热度正式迈出了他们向内容方转型的一大步。此后,他们和爱奇艺的奇秀,一同合作了网络直播综艺节目《十二星咖秀》。在这档节目里,热度要提供十二位不同星座的女主播,他们会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游戏以及与观众互动,观众通过传统的送礼模式来给主播们打赏。节目每周一晚上以直播的形式进行,时长两个小时,之后再剪辑成40分钟的标准网络综艺在爱奇艺上线。

“两种形式的盈利模式完全不同,这样就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了。全国同类型公司里,我们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做这个的公司,包括在线演艺的综艺节目,我们也是目前全国首秀,我们的综艺节目开场就会说到这一点。”刘洋向《三声》的记者展示了位于公司内部的演播室,《十二星咖秀》这档节目从头到尾都是在热度公司里完成的。

刘洋相信,和直播平台间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会推出各类型节目,当下他们就在和来疯一起,共同策划一档校园直播类节目,将在不久之后上线。

在完成了公司形态上的转变之后,热度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包括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的升级。

她介绍到,当下公司在全国已有超过3000名主播,并且还在不断招人。这个过程中,除了继续根植于秀场模式(这仍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在此基础上向内容方转型、做直播节目外,他们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艺人的包装和培养上,来带动主播的转型与升级。目前公司的业务还涉及到了单曲的推广、网络大电影的拍摄和女团的培养,虽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主播角色的转变,将使这个行业的生态产生质的变化。

2 与平台博弈,经纪公司成为话语权主导

“随着直播平台、主播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经纪公司——特别是拥有内容生产能力的第三方,正越来越受到直播平台的重视。”这样一个观点,正日渐成为了行业内的共识。

其中一很大原因在于,交由经纪公司来管理主播,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直播平台的压力。

刘洋说:“如果一个平台想要做大做强,无非就是要对应成千上万的主播管理,当一个公司耗费了大量的人员成本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自己的本职工作谁来做。”

2014年网监局颁布了关于绿色网络的条例,这导致了平台的警戒性非常高,而今年的主播黑名单等,更是让不少平台方噤若寒蝉,相继出台的一些政策反而有点有点矫枉过正的味道。可即便如此,当成千上万的主播涌入直播平台时,想要对每个人进行管理和规范,依旧是很难的事情。

“相当于他把一部分的责任转嫁到了经纪公司上,我们自己本来就有责任跟有义务去管理自己在线主播,保证他直播的绿色性。”刘洋说,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平台都要求主播必须签约某公司或某工会,其实是希望公司替他们完成监管任务。

而在此基础上,拥有内容优势的公司,势必会对平台由更大的吸引力。

有业内人士向《三声》解释,因为大量的秀场平台出现,如何做出新意、避免同质化、形成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对于平台来说十分重要。有了第三方内容商的加入,将会给平台提供不小的助力,而主播公司还拥有大量的主播资源,所以必然会对平台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到今天平台跟我们会去提要求,他会跟我们说,你们可能是国内最大的内容提供方,我们需要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不可以帮我们这边导量多少个主播,然后到平台上面,变成了这种模式。我觉得这个市场现在百花齐放,正是因为这种东西,它推进了这个市场,让我们也认为第三方内容的提供商它的存在感会高速的飙升,就跟粉丝刷礼物一样,存在感高度飙升。”刘洋指出,渠道对内容渴求越来越高,内容会做的越来越丰富,钱越来越多了,他们的节目也就越做越好了。

为此,热度还专门开展了“热度网红秀”活动,在六月初向各分公司征集优秀的主播,其中有互动才艺、在体育游戏等方面的主播会被优先考虑。这些主播将在端午节后接受公司为期半年的统一培训和包装,将来有机会作为艺人出道,公司会为她量身打造单曲,或安排参与网络电影和直播类综艺节目的机会。

同时,热度还在向其他领域拓展,例如不久之前,他们还投资收购了一家做网络大电影的公司,计划在网大这一领域一展拳脚。

但也有人表示,经纪公司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快速地转型,让不少平台方感到了危机,这其中,不光有两方的合作,还包涵了大量的博弈。

刘洋表示,现在他们虽然在行业内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可以算得上是目前的第一名,但和后面的公司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

有直播平台方的人向《三声》透露,这其实是有直播平台的政策原因在的。当一个经纪公司、工会在一个平台上的份额超过10%,平台就会有危机感,为了避免他们控制平台,平台就会出台一些限制政策。“所有的平台他不会允许你一个做的过分的强大,这样的话你会威胁到平台的生存,行业就是这个样子。”

可即便如此,现阶段,拥有资源优势的第三方机构已经越做越大,势头越来越猛,正逐渐成为这个行业里,最具有话语权的一方。

“像热度、娱加娱乐这类的公司,平台方基本上都想和他们合作,一方面他们在艺人管理能力上确实出众,另一方面平台在内容上对他们有了较大的依赖。”知情人表示,这就是经纪公司主动求变,向内容转型,给这个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3 大鱼吃小鱼,风光之外的残酷竞争

“别看现在不少公司都挺风光的,这个行业里竞争压力大着呢,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翻船。”另一家工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经纪公司飞速发展,逐步掌握了话语权的背后,却蕴藏了无数残酷的竞争。也进一步说明了,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只有走专业化路线,向内容方向转型,改变单一的秀场盈利模式,才能够在大浪淘沙过后,生存下来。

早在秀场直播模式出现之初,经纪公司就已经应运而生了。最开始时,大多数公司都是以工会、家族的形式出现,甚至没有实体形式,大家通过网络联系,管理者分发直播任务,再从中获取分成。到后来很多工会逐步发展成了公司的形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仍旧管理松散、仅仅依靠榨取主播来牟利。

这种模式即便是当下,仍旧十分普遍。以无锡市为例,当地一家媒体曾报道,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无锡市就涌现了二十多家新的主播经纪公司,它们大多聚集在高校附近,租一间房子,简单装修一下,然后招录一些女主播就开始“经营”了。管理人员就几名,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女主播和来对收益进行分成。这样的公司生存周期往往很短,有的可能只有几个月。

“工会非常的多,门槛很低,这才导致了有无穷无尽的工会存在。”刘洋介绍道,热度从一开始就是以经纪公司的形态出现的,这也决定了他们打一开始的定位就是走专业化路线。

专业化的路线让像热度这样的公司能够在各类大小工会中脱颖而出,并长期发展下去。

一方面其专业化保障了内容、主播的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风险,直播平台更愿意和他们合作,他们也更容易获得投资。

另一方面,这样的经纪公司能够保障主播的基本权益和收入,对于主播这一流动性极大、跳槽率极高的群体而言,这样的稳定,无疑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热度旗下一名签约了来疯的女主播表示,她对于行业内很多东西一无所知,但是经纪人、公司可以帮她处理很多事情,她只要按时直播、保障直播量,就能够获得稳定且不菲的收入,这让她觉得十分安心。

但仅仅是完成了职业化,想要最后真正在这个行业里生存,也并非易事。

竞争的激烈、观众需求的多元化、直播平台的严要求,让专业化的公司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刘洋认为,虽然他们在资源和内容上占据着巨大的优势,在和平台的合作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但是平台也会对他们提出很多要求,也在考验着他们的团队。

“特别是视频网站做的直播平台,他们对内容的要求可能会比较高一些,每个平台自己针对的用户群体不一样,风格很不一样,拿花样和来疯比较,网页端跟客户端,一个轮倒制,一个是个人直播间制,怎么样能保证他们百花齐放呢?花样这边有大量从游戏端积累的粉丝,来疯则是有优酷作为导流,那么我们在做来疯这块的时候,可能需要在内容上下更多的功夫,他们对我们的要求也更多更高。”

而有业内人士认为,不管是直播平台还是经纪公司,在经历了如今这一轮狂欢之后,必然会有人出来完成整合的任务,从百家争鸣到几家独大。这样大鱼吃小鱼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很多时候不是大的公司主动吞并小的公司,而是小的公司很难在市场上生存下去了,因而主动找到大公司寻求帮助或者说希望被兼并。

特别是随着直播平台对于PGC内容的重视程度加深,小的公司越来越显现出后劲不足的问题。

“很多东西做大了之后,去拼的时候,其实是拼硬实力。”刘洋说,“最本质的拼财力,小工会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支撑这些,不管是运营方面,还是专业方面的人,可能在短时期内能分到一杯羹,但是注定没有办法做大做强,这也是为什么有一些小工会他会非常主动的找到我们。非常有远见,他会来找你,在他做的还不算非常颓败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他目前的运营状况是什么样,他希望跟我们达成什么样的合作。”

但即便做到了热度传媒这一步,也并非高枕无忧,刘洋坦言,他们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

公司飞速发展带来了人才上的紧缺,特别是节目策划型人才,这也是他们真正做大做强、做出特点的的一大关键所在。同时,在内容上的进一步创新和突破,也是公司需要攻克的挑战。

但比起这些,真正的危机,可能蕴藏与和同类型公司的竞争当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向内容转型的好处,并加大了投入,那如何拉开和第二名间的差距,成为了公司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我们想到的是两点,第一个是时间差,我们就是做这个起家的,对这个行业很了解,我们转型起来要比其他一些公司转型要来得容易得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发展起来的原因。第二你想把这个东西做出来,搞一搞内容升级,很容易,但你想把它做好,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非常的难跨过去。”

刘洋认为,公司当下要想的,就是怎么在有了时间差的优势上,尽快迈出这一步,把门槛垒起来,让后来的人,再也无法追上。

“热度传媒在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很清晰的去规划自己的分公司开设自己的业务内容,包含哪些内容,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条理比较清晰,速度非常的快。在我们做的过程中很多人会看到这个,热度传媒成长的那么快,而且他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可复制性的模板,照抄、照搬,像齐白石大师之前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行业变化这么快,你一味的去模仿别人,其实是没有用的。”

为来实现这一目的,热度会慢慢退出一些平台。

“在一段时期之内我们的公司相对来说是凶猛的发展,可是也因为在这段时间,我们同一时间进来过多的平台,我们的关注力非常的分散。对于品牌的关注度,对于怎么侧重它,运营经费的划分、人员的投入非常的分散。在做调整之后,我们会划分出来自己的重点平台,再做人员跟分公司的划分,才把它又重新捋了一遍。”刘洋解释说。

未来,热度打算将入驻的平台数控制在10家左右,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内容和主播身上,全力打造自己的壁垒。

刘洋说,他们公司在转型之初,说过一句很具有野心的话:“我们不是要做这个行业老大,而是我们在这个行业要把老二甩的很远。”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