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央视与视频网站谁是欧洲杯真正“主播”?
或者部分播出欧洲杯赛事的权利。
而今年的欧洲杯,很可能是央视最后的晚餐。
3月,针对《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改进体育比赛广播电视报道和转播工作的通知》,保留了央视谈判购买奥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的独家权利,但放开了其他赛事,允许国内各大电台、电视台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流转的原则进行购买转让,实现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有序竞争。
这意味着,2020年开始,央视就会丧失在中国境内独家购买欧洲杯直播权的权利,不得不参与市场竞争。而目前正在进行的欧洲杯也将成央视在行政保护时代的最后一届欧洲杯。
2020年欧洲杯,花落谁家,谁又会攥着直播权不放呢?
网络平台反击
当初靠杀出一条血路才得以存活的视频网站,肯定不是吃素的。
没有直播权,但欧洲杯的生意依然要做。虽然央视独揽的欧洲杯直播占据了资深球迷观看赛事的90分钟,没有欧洲杯直播权的视频网站还是有22.5个小时可以利用。在央视直播欧洲杯的一个月以来,这些视频网站简直比央视还要忙。
眼看央视授权无望,小米眼疾手快转而拿下了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旗下的子公司未来电视有限公司(ICNTV)。紧接着,小米电视在欧洲杯开赛前6天联手未来电视宣布,小米电视将通过与未来电视的合作设立2016欧洲杯专题,为广大米粉提供今年欧洲杯全部51场赛事的转播和点播回放服务。
大打娱乐牌,是这些视频网站进行欧洲杯营销的一大看点。
比如,新浪体育推出了《欧洲杯西游记》《欧洲杯最王牌》《欧洲杯道中道》三档大型原创节目。《欧洲杯西游记》派遣记者奔赴欧洲进行场内场外的连线跟踪报道,让观众们了解欧洲杯现场发生了什么,加入的风景名胜介绍也是加分亮点;《欧洲杯道中道》将重点放在连线专家及嘉宾进行赛况点评上,侧重满足的是观众对赛况了解的需求;《欧洲杯最王牌》则邀请了欧洲足球界大牌的教练和球星进行场外连线,王牌间共话足球。这样纵深的节目布局,看起来比央视精彩多了。
360则通过自己的花椒直播推出了“欧洲杯一键直播专题”,细分为欧洲杯“自制节目大联欢”和“足球宝贝陪你嗨”等直播板块。
优酷体育也联合阿里体育以及电商和体育品牌共同开启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网红视频直播足球狂欢派对——《欧萝趴直播台》。
此外,乐视体育推出了《新三味聊斋》《超级足球议会》《熙游记女神欧洲杯》《超级对决》四档节目;曾在央视体育挑大梁的段暄现在以香蕉计划体育CEO的身份,带着风格迥异的年轻团队前往法国制作的节目在熊猫TV进行12小时直播;斗鱼直播展开了“全民看球季”人气主播票选活动,集结了千名斗鱼人气主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种大打娱乐牌的自制节目,视频网站还有另类的玩法。
在上届欧洲杯期间大出风头的聚力体育(PPTV),本届欧洲杯的重心放在了精准的赛前预测和专业的赛后复盘。聚力体育的《申方宝荐》就重点利用上海创冰数据提供的历史数据和本届欧洲杯已经完赛的比赛大数据对于即将开始的比赛进行预测,播出至今预测的准确率超过80%。
大家都没闲着。
就这样,分销直播希望曾被央视一纸声明击得粉碎的视频网站另辟蹊径,专业与娱乐并进,硬是将关注度同样赚了个盆满钵满。
产业环境重构
在2010年世界杯之前,还没有网络视频这片江湖,央视是人们观看大赛的唯一渠道。
但2010年起,虽然电视仍然是最主流的观看方式,但央视已经开始将版权分销给各家。彼时的央视视分销为不错的收入来源:不影响自身广告收入,还能从每家身上收获不菲的版权费用。
然而,央视躺着就可以赚钱的美事并没有持续下去。
经历了2010年世界杯和2012年欧洲杯与视频网站的蜜月期之后,央视在2014年世界杯广告招商时意外发现,自家的广告没有那么吃香了。
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TR调研发现,在2012年欧洲杯期间获得直播权的PPTV网络电视的人群覆盖力完全能与CCTV5相媲美,两个平台的收视在7月2日凌晨决赛时均达到最大峰值,分别为0.61和1.34。全程对比显示,PPTV直播收视达到CCTV5同比四成,尤其半决赛、决赛等精彩场次,PPTV收视率达到CCTV5的50%左右。另据艾瑞咨询的调查,2012年欧洲杯期间行业流量领先的也是PPTV,其日均流量超过了3571万人次。新浪体育在2012年欧洲杯的总结中也表示,新浪的欧洲杯页面收获了网友发出的9169万个话题,带来了可观的流量。
而更早之前的2010年世界杯,央视向六家视频网站出售了版权,尽管央视的分销获益超过了1亿元,但这些视频网站在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总收入竟超过了2.5亿元。
于是,2014年央视没有再分销转播权,只象征性地分销了集锦点播权,将版权大头攥在了自己手上。“吃独食”的央视广告收入较分销版权的2010年世界杯一下子猛增了50%,达到了15亿元。
央视终于明白,在IP如金的体育时代,手里握着直播权这个金字招牌到底有多重要。把IP分销出去,央视能毫不费力地迅速赚到钱。当然,央视的流量也被视频网站迅速瓜分,企业的广告投放自然要向流量大的视频网站倾斜。只可惜,短视的央视当时还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并不能理解视频网站的真正用意,更不能理解视频网站烧钱换流量的商业逻辑。
在争夺体育IP的战场上,各大视频网站的战争迅速白热化,无论是赛事的转播权还是相关的周边权益,只要能获得资源,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据欧足联官方预测,本届欧洲杯中国将有超过12亿人次收看。赛事带来的“球迷经济”自然不容小觑。
6月的欧洲杯加上8月的奥运会,让2016年毫无疑问成为体育大年。
而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第46号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文件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此重大的利好消息,大大刺激了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及小型开发者暗中布局体育产业。
“互联网公司做的视频网站是非常大的出口,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运动APP也在寻求和它们的合作,它们能给我们导入非常庞大的流量。”一位从事开发运动APP的人士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在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势力越来越强大、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产业环境即将被重新构建。在越来越市场化的未来,如何竞逐体育IP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很大。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