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央视新闻主播海霞的神秘情感生活
1993年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毕业后,海霞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播音组工作。在央视这个大新闻单位里,她感到很幸运,毕竟,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机会。而她来的时候,也正赶上新闻改革的浪潮,海霞和一批年轻的主持人有了用武之地。
海霞的丈夫罗永章是山东栖霞人,目前是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教授。
罗永章1962年6月出生,1985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 1987年赴美国 留学 ,获得了美国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99年11月,罗永章回国后,在家乡山东组建了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缘于工作的关系,罗永章常常到北京出差办事。一次在京城出差时,罗永章在朋友家里认识了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海霞。先前,罗永章在美国就看过海霞主持的“中国新闻”。
那天,海霞刚一进门,罗永章顿觉眼睛一亮。海霞说话很风趣,两人很快没有了陌生感。吃完饭后,海霞有事先告辞,罗永章居然不自觉地像老熟人那样去送海霞。
不用说,海霞和罗永章相恋了。但随即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两人面前:海霞在北京工作,罗永章的公司在青岛,明显的两地分居。进退两难之际,罗永章果敢决定:放弃刚刚起步的事业,追随海霞到北京发展。就这样,一对有情人在北京相携相伴。
婚后,罗永章成为清华大学“百人计划”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霞是一个公众人物,走到哪儿都不免引人注目。有时候,两人一起逛街,海霞很容易被人围观,罗永章不免自嘲,娶个名人当老婆可真是受罪啊!后来,两人总是非常小心,买东西都是海霞在外面等,罗永章进店快速扫货。
海霞的播音工作劳心劳力,虽说只需要播出几十分钟,但容不得半点儿差错,精神压力可想而知。每次回家海霞都是筋疲力尽,什么也不想做。每每此时,细心的罗永章都会为妻子泡上一杯茶。
罗永章是个宽厚大度的人,很多时候他都主动礼让,处处为妻子着想。海霞对于居家的清洁有着近乎洁癖的要求,而罗永章在这方面有些不拘小节。因此,提醒丈夫注意衣帽整洁和打扫卫生就是海霞的主要工作。
海霞比罗永章小十来岁,有时夫妻俩下棋,海霞算计不过丈夫,喜欢耍赖,罗永章从不和她计较。有时夫妻俩闹些小别扭,海霞赌气不理丈夫,罗永章也不辩解,只是小心地为她掖好被角,然后为她泡杯奶茶。丈夫有耐心,妻子也很体贴。有一段时期,罗永章因为忙,胃口不好,医生叮嘱海霞要让他多吃些养胃的东西。海霞知道丈夫生长在海边,喜欢吃田螺,特地买了好几斤。为了除去田螺的腥味,她转遍了北京的小市场,买到一种叫紫天兰的植物叶子。一道炒田螺,硬是让海霞经过了如此繁琐的工序才做成。
罗永章只要在家,总是把家里能做的事都安排好,不让海霞操半点心。要是碰到两人都在家休息时,罗永章会大显身手。因为他曾留学 海外 ,对各国美食都有涉猎,而海霞是一个典型的好吃佬,每当听到厨房里叮当的响声,她就感觉特别地幸福……
2001年,海霞怀孕了,这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可罗永章高兴不起来,除了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任教外,还要呆在实验室里观察和分析,每一项课题都要花很多 时间 和精力,他的工作真是太忙了。罗永章提出先不要孩子,海霞不同意,觉得夫妇二人已过了生育的黄金年龄,不能再拖了。后来两人还因为“事业”“孩子”的选择,发生了争执,但两人很快达成了共识:先成家再立业。
海霞怀孕后,暂时离开播音岗位,在家安心休养。为了不打扰罗永章的工作,她本想回郑州老家,罗永章说什么也不同意。海霞知道丈夫的心时刻都在工作上,因此,每当罗永章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她总要想方设法地把话题往丈夫的工作上引。虽说海霞对丈夫的理论听不懂,但每次让罗永章为自己讲解,就可以让他在不工作的时候也把思维停留在研究上,不至于因为照顾她而中断思考。终于,孩子降生了,罗永章也松了口气,他把家人接到北京来照顾妻子,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孩子1岁后,海霞又回到了阔别多日的播音岗位。观众们发现,海霞除多了一份母性的成熟之外,依然是那个干练的播音员,她依然端庄、靓丽和亲切。
海霞是个十分孝顺的人,尽管一个人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当主持人,可在她父母眼中,她总是一有时间就陪他们,陪他们逛街,想给他们添置点什么,或请他们吃上一顿,可父母总不让她花钱;但当他们穿上海霞买来的衣服,却总是自豪地对别人说,这是我女儿给买的。在海霞的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
在中央电视台,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新闻工作者,从主持人到幕后英雄,海霞在这个大集体里感受着温暖,也在一天天地成长起来。海霞那种为电视而生的兴奋状态,一直令圈内许多同行暗生羡慕。她的镜头感觉和状态之好,令人叹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