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法律进社区 同济社区“四三”模式显成效
社区组织居民小组长学习民法通则。 (同济社区供图)
宜宾新闻网1月16日讯(记者 李清凌)同济社区位于李庄古镇核心保护区,面积1平方公里,因传承李庄人民与上海同济大学之间的深厚友谊而命名,现有居民5333人。近年来,同济社区通过“四三”模式,认真宣传贯彻与群众休戚相关的民事法律知识,在社区管理、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实效,社区居民学法、守法、用法、护法蔚然成风。
所谓“四三”模式是指,建立三大机制、搭建三大平台、组建三支队伍、关爱三类人群。据同济社区书记刘晓琳介绍,社区现已建立了辖区单位联席会议机制、法治学校机制、调解机制。“目前,社区共有18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季度联席会、通气会,推动社企共建,不断提升企业法治意识,营造遵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起到了共同维护法治秩序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建立社区法治学校,定期组织法律顾问、法律工作者为社区居民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培育居民社会公德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美德,有效弥补社区普法力量不足的短板;邀请社区德高望众的老党员、老干部、老革命进行调解并参与社区建设服务,构建和谐社区。
在搭建平台上,同济社区依托张家祠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民法宣传,增强居民爱党爱国情操和知法、守法意识;通过老年人日间料理平台,保障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在张家祠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开展书画、国学、文化遗产保护培训教育、普法宣传等,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小手牵大手”保护古镇。
在同济社区,还有这样三支队伍,即文艺宣传队伍、红袖标志愿者队伍、网格化队伍。草龙队、老年歌咏队、中老年健身队等15支文艺宣传队伍,发挥各自优势,自编自导自演群众喜闻乐道的法治节目,大力宣传与群众休戚相关的民事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知晓度;红袖标志愿者巡逻队伍与治安联防有机结合,进一步夯实平安建设创建成果;将社区工作者分布到五个网格,做到“户联户、人联人、心连心”,将矛盾在一线化解,依法维护居民权利。
在关爱老年人、未成年人、特殊人群方面,同济社区发放和宣传《同济社区老年法实用手册》,落实老年人权益维护,提高全民敬老意识,培育良好家风;依托阵地、学校、家庭、社区,建立“四位一体”法治宣传多元化机制,培养青少年守法、遵法意识;通过关爱倾斜,为特殊人群办理低保、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做好监护工作,有效维护社区稳定和谐。
同济社区通过“四三”宣传贯彻与群众休戚相关的民事法律知识,先后获“四川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省级敬老文明号”“省级巾帼文明岗”“市级文明社区”“市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市级敬老文明号”“市级文化示范社区”等荣誉。“同济社区将继续秉承‘同济一家亲’自治理念,不断创新普法的载体和形式,让法治理念根植于居民心中,培育居民良好的道德风尚。”刘晓琳表示,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法制观念进一步入脑入心。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