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好人法”的道德主张

2017-03-30 21:52 出处: 人气: 

在“扶不扶”的心理矛盾中,“好人法”是最好的心理疏导;在“好人流血又流泪”的遗憾中,“好人法”是最好的补救。提倡社会道德需要从高处着眼激发心灵之美,也应当从根基入手,多些根本之策。弘扬社会美德,“好人法”从法律法规角度提供了呵护之力,也呈现了审视道德视角,其中隐含的道德主张,值得深入解读。

  “好人法”提醒我们对善举要包容。“好人法”明确,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充分展现了对善举的肯定、包容和鼓励。现实生活中,谁都可能成为受助者,谁都有可能成为帮人者。然而,由于客观条件、偶发因素,“帮倒忙”情况并不少见。此等偶然,作为当事方应如何看待和处理?“好人法”从法律角度作了很好诠释,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法理基础,也提供了评价善举的思维。善举义举,动机是最重要的,即使有意外损失,受害一方也应予以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在这种氛围中,善举义举才会在“不容多想”的情况下发生,人们的善意才会在无顾虑、没压力的条件下流动。

  “好人法”表达了我们共同的道德向往。曾几何时,人们担心被对方“缠上”“赖上”,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保,在很多现场当了旁观者。于是,彼此之间麻木代替了关切,冷漠代替了温暖。没有情感、责任的生活,人人都是行尸走肉;道德沦丧,谁都是受害者。“好人法”从根本措施入手,从法律法规角度鼓励人们多为善举义举,实际上也表达了社会呵护好人、提倡道德的强烈呼声。日常生活中,人们只有把道德当成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感受,憧憬它的美好,彼此之间才有更多“共同语言”;只有人人敢于、乐于表达道德主张,果断捍卫社会道德阵地,和煦的阳光才会更好照耀彼此。

  “好人法”奠定了更加厚实的道德根基,它的法律意义值得点赞,法律文字之外的“道德主张”同样不容忽视。作为社会一份子,要从社会道德建设角度审视它,也要从公民个人行为角度诠释它,让道德更好浸润彼此的心灵。(江梦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