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浅谈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生活的利与弊
记得在一次与胖飞的文章辩论中,兰姐曾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里面提到我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将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化得很好。我想,社工价值观的内化,大约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用社工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去看待问题。 但,让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生活究竟是好是坏呢?
原标题:浅谈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生活的利与弊
01
邂逅社工
记得在一次与胖飞的文章辩论中,兰姐曾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里面提到我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将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化得很好。我想,社工价值观的内化,大约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用社工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去看待问题。 但,让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生活究竟是好是坏呢?
我的同学中,有不少人从事了社工。我们建了个微信群,时不时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社工说,要宽容,要接纳,要价值中立;我发现,这些东西其实真的已经慢慢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变得更加包容,看待许多问题不再像过去那样偏激,可以开始学着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抨击。面对生活的难题,变得越来越“佛系”。
02
邂逅社工
是的,社工这个职业让我们变成了更加温柔的人,我相信这一定是有利的。但说是就像硬币的两面,任何事情都会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社工方法介入生活,也会产生弊端。
当我们变得越来越宽容,面对生活里那些偏差行为,我们明明可以生气,可以难过,可以发脾气,然后再来冷静思考怎么去做,我们却选择了用一套理论告诉自己:“嗯,是会这样啦,不用太在意。”然后就任由它过去了。面对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在乎的那些人,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去分析,去解释,这样是对的吗?对此,我想提出以下疑问:
1、当我们让社工方法介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是否会失去自我?如果社工无法把握这个度,就连生活中也用社工的理论与方法合理化身边人的偏差行为,不断地“麻痹”与“说服”自己去接受;
那么社工真的还能算专业吗?还是说,我们还是应该把生活与工作分开一些,生活中我们不要活成一个圣人。我们不将生活中遇到的个人都当做服务对象一般去分析他,我们要活的像一个人,才是真正的专业呢?
2、在社工的领域中,是否需要出现一种领域,将社工本身作为服务对象,不是督导,而是真正的成为一个个案。社工有时候像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每天承载了许多的负能量,需要定期的排解。作为社工,我们不是站在上帝视角,当服务对象的问题越积越多,我们的身心健康难免受到影响,此刻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发泄去排解。社工在生活中也选择包容与接纳,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好法子,这仿佛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做到这个地步,恐怕社工的心理状态也已经受到影响,只是社工用自己的法子选择了无视。
03
邂逅社工
目前,我提出这两个疑问,但我同时有些我自己的看法,比较简单。社工方法与理论的应用,最终的目的,应该是用来改善甚至解决问题,而不是自我消化的工具。退一万步讲,我们在生活中也去分析身边出现偏差行为的个人,但我分析的最终结果应该是找到原因,然后解决问题,而不是强迫自己去接受这种行为的产生。
如果是这样,那么理论的建立就不再有任何意义,理论的建立就成了打破牙齿和血吞的帮凶。社工方法介入生活的度,究竟该如何把握,我想这大概还需要个人很长时间的摸索,我真诚地希望社工同仁都能找到自己的度,不要让社工方法成为生活中的包袱。
04
邂逅社工
有同工玛格丽特说:
文中提到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是否该接纳,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对象是什么,然后再考虑是否要接纳。
比如,在跟他人出现摩擦时,社工作为局中人常常会习惯性的把他人当做服务对象来对待,尊重接纳他,但实际上那个人并不是服务对象,尊重他是可以的,但是否选择接纳就是个人问题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社工本人其实是有困惑和情绪的,完全可以把自己看作是案主,接纳自己当下状态和情绪,给自己时间冷静,适当的释放自己,然后再理性的运用所学或求助同事、督导、家人、好友等解决问题。
作者提到的社工界可以学习心理学界针对心理咨询师的督导个案服务,其实社工界也是有针对社工的个人督导,只是限于督导人数、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没有发挥其效能。当下社工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督导能给的帮助有限。
有同工小小说:
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让人反思,社工也是人,同样需要督导把垃圾拉出来,不是每个社工都有能力内化负面信息,而且有的负面信息是不知不觉一点点渗入,最后很难自我调控。如果一直这样内化,社工就是一个神的存在,包容所有,但是包容并不一定就好,过犹不及这个度,很难把握却一定要有。希望社工都是开开心心的帮助他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