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专业介绍

2018-10-16 15:58 出处: 人气: 

【历史沿革】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前身是社会科学部,2001年5月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的马列教研室与原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合并成立南京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2002年原南京工业学校基础部马列教研室并入社会科学部。2006年12月更名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系。2012年更名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设置】学院于2003年起先后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两个专业。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教授4人,副教授16人,博士15人(含在读博士2人),硕士20人。

【科学研究】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15项,校级课题47项。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90多篇,其中CSSCI来源刊51篇;CSSCI扩展来源刊12篇;中文核心期刊67篇。专著3部,主编、参编教材14部。

【人才培养与优势特色】学院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弘扬"追求真理,知行统一"的治学精神,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师思想政治及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四有"人才。学院以"应用型文科专业"为定位,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与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学校创办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提供有力支持。根据学校培养应用本科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和我院"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人文与社科学院不断探索应用型文科专业的办学路子,逐步形成了人文社科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素质的办学特色。

院系专业介绍

扫描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可在各级政府的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等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群团组织,以及社会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社会组织行政管理、社会政策研究、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项目策划与评估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社会调查与研究、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技能;掌握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内容及制定、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与行政、社会问题研究等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与工作并获得发展;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胜任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研究等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

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调查与研究、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保障学、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等。

主要专业实践: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四个层次,由计划内必修实践环节和课外选修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主要环节包括:军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小组工作课程设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设计、个案工作课程设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一)、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二)、老年社会工作实习、青少年社会工作实习、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级政府的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等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群团组织,以及社会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社会组织行政管理、社会政策研究、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项目策划与评估等工作。也可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生。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学制4年。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培育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服务部门和各级工会组织、以及劳动仲裁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律师事务所等,从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人力资源及薪酬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和社会政策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熟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能力,应具有较扎实的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有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掌握公共管理、组织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与实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业务的训练;具有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胜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管理和应用等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

主干课程:按照本专业"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强化宽基础、注重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的理念,学习和掌握开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与方法"的原则。主干课程有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行政学、统计学、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保险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税收理论与实务、经济法等。其中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是核心课程。

主要专业实践: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四个层次,由计划内必修实践环节和课外选修实践环节两部分构成。主要必修环节有:军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设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设计、社会保险课程设计、社会保险管理实务课程设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课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会计学原理课程设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习、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年论文、专业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在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及其他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服务部门和各级工会组织、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劳动与就业、社会公共管理、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读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社会学等方向的研究生。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