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专访山东政法学院院长吕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山东政法学院院长吕涛
山东政法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战略,把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稳步提升。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山东政法学院,围绕学校的办学成绩和显著特色,专访了山东政法学院院长吕涛。
大众网:吕校长,请介绍一下山东政法学院的“8年3次跨越”。
吕涛:学校党委凝心聚力,聚焦发展,从2007年到2015年8年间取得了3个标志性发展成果:2007年学校改建山东政法学院,跨入普通本科院校行列;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这标志着我校成功完成了向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型,有了更高端更厚实的发展平台。
大众网:请您介绍一下山东政法学院的办学定位。
吕涛:学校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理念,确立特色山政、文化山政、法治山政、智慧山政、开放山政、和谐山政的发展战略,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内涵发展为主线,着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文化软实力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全省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大众网:山政如何围绕办学定位来培育办学特色?
吕涛:学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培育办学特色。
一是形成“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形成了“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Y”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下面一竖是学生做人的根基,代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上面分叉代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Y”整体表示学校要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E”指人才培养过程,其中三横代表三个育人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素质拓展平台;一竖代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了三个平台的良性互动;“E”右边开放代表学校开放办学,把社会资源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平台中来。“S”指学校的四种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复合培养、订单培养、联合培养,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整体的“YES”指学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好。“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质量构成的完整体系。
二是开放办学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立足法治建设需要,为司法机关、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律师事务所培养法律人才。针对山东省监狱人才缺乏的现状,与省监狱管理局联合办学,现已培养监狱学专业人才近千人。结合新媒体蓬勃发展趋势与企业合作培养智能电子方向专门人才等。
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开展就业。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和研究机构200多个,其中法学教学实训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专场招聘会,2012-2015年共计400余场。
加强“法治山东”服务平台建设。经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学校建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开展立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成立司法鉴定中心,为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服务。成立山东省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为社会稳定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成立司法研究院,为司法体制改革和发展服务。成立司法会计研究所,开展司法会计学科理论与实务研究,为司法机关经济案件调查取证提供咨询服务。
大众网:请介绍一下山政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情况。
吕涛:围绕学科与专业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学科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做强法学学科,统筹法学外学科发展,逐步形成法学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逐步构建起“法学类专业群为核心,经管类专业群和新闻传播类专业群为两翼,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和外国语言类专业群为基础”的法为核心、分类建设、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122”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法学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法学专业学科优势突出,在省属高校中首个全部拥有法学学科“三重点”建设项目: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刑法学,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证据鉴识实验室,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在法学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中,除军事法学外的9个二级学科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研究团队。另有两个重要的法学学科支撑平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报《政法论丛》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是省属高校唯一进入CSSCI来源期刊的学报。
二是合理进行专业布局。学校按照“系统筹划、重点建设、突出实践、保证质量”的理念培育品牌特色专业。“先核心、后两翼”分阶段进行重点建设,法学专业被确立为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在突出法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强调其他专业与法结合,经济学类专业侧重商法结合,政管类专业强化法政结合,新闻传播类专业突出法治新闻方向,信息技术类专业突出电子证据方向,外国语言类专业突出法律英语方向,非法学专业均具有鲜明的融法特色。
学校现有法学类专业4个,经管类专业6个,新闻传播类专业3个,信息技术类专业2个,外国语言类专业3个。法学、监狱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占招生本科专业的28.6%。
大众网:请介绍一下山政文化。
吕涛: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实施文化山政战略,培育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五位一体建设思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形成了以法治文化为核心的山政品牌特色文化体系。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法治氛围,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被授予“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并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省级 “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群众信得过基层单位”、“高校校园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大众网: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山政第二课堂教育情况如何?
吕涛:我们主抓了两个品牌工程:“爱生学工” 和“靛青工程”。
“爱生学工”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开展项目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奖励资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建立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服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乐学、勤学、真学、活学”的优良学风。
素质教育特色项目“靛青工程”2013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打造高校学生第二成绩单”创新试点项目。意在通过学生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工程”将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化、项目化,年均活动项目500余个,供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拓展提供路径支持。
大众网:山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吕涛: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秀、人事相称”的工作要求,坚持引进、培养、使用、提高相结合,遵循“博学笃行刚健中正”的校训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校风和“学在前沿,大爱施教”的教风,师资队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67人,其中高级职称241人,占教师总数的42.5%;硕士学位教师339人,占教师总数的59.7%,博士学位教师109人,占教师总数的19.2%。专任教师中30.6%为双师型教师、26%为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省社科理论界“百人工程”高层次人才3人,“全省高校师德标兵”2人。
大众网:山政育人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
吕涛:学校按照“YES”型人才培养思路,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生源稳定充足。除省内招生外,还在19个省(区、市)招生。省内第一志愿录取率100%,省外第一志愿平均录取率为95%左右。新生报到率本科98%,专科93%。
用人单位满意度高。采取分类培养、复合培养、订单培养、联合培养等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法学专业学生国家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多年来均保持在50%左右;各级各类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考取率和考研通过率均稳定在20%左右。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自1955年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14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2011年起每年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面向与培养目标要求吻合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及学校的满意度等。这几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学校满意和比较满意评价均在90%以上。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骨干力量。
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2012年在齐鲁晚报“教育锋范”评选中,学校被评为“最具专业特色锋范本科院校”。2013年在齐鲁晚报“问鼎齐鲁”教育评选中,学校当选“年度综合实力前十强典范本科院校”。在“山东教育盛典”评选中,学校2014年获评“最受网民信赖本科院校”,2015年获评“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
目前,学校正在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新起点上,向建设全省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前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