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为什么有人需要“精神胜利法”?
鲁迅名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阿Q。阿Q的心理特征被概括为“精神胜利法,’。别人打了他,他认为这是“儿子打老子”,因此打了便打了,原本是无所谓的事;面对富人,他嘴里叨咕的是“老子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他被人欺负,转而去欺负别人;面对死刑,他争取将圆圈划得尽量圆一些。总之,下了油锅,他还要挑一个高岗儿站,表现为自欺自慰的优越感。
自鲁迅《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以及他的“精神胜利法”一直被世人嘲笑,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劣根性。的确,精神胜利法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麻木、愚昧的表现,如果不幡然猛醒,恢复自尊,从这种颓废状态中解脱出来,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罢,其前途只能是毁灭。
鲁迅的《阿Q正传》写于20世纪30年代。其时,作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政治运动的洗礼,鲁迅本人,原本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然而,自五四运动至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整个中国,处在新军阀混战之中。鲁迅和众多的知识分子一样,陷入了空前的迷惘。五四青年所热切呼唤的“德先生”(科学)和“赛先生,’(民主)连个人影也未得见。梦醒了,但他们觉得无路可走。鲁迅的《阿Q正传》写的是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这一历史时期,那时候,虽然推翻了皇帝,但中国仍旧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中。旧军阀横行天下,整个中国战乱不已。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降至鲁迅逝世,积郁于这两个迷惘期的万般惆怅被鲁迅凝于笔端,塑造了一个供世人批判的阿Q。作者幻想以此唤起民众,实施真正的社会革命(而不是假革命,也不是无效的革命)。鲁迅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采用的是小说形式,因此其批判历程是由心理到社会,由个体到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由心理定势到行为方式。鲁迅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恨者则是他身上的那个“精神胜利法”。《阿Q正传》是一部伟大的典型化的作品。所谓典型化,是说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集大成者,不少人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某事物一旦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那么,一个问题便是,人为什么需要“精神胜利法”?
欧洲有一部描写纳粹迫害平民的电影,片中有一位父亲非常聪明,每当纳粹迫害集中营中的人时,比如拷打、杀戮,他便向自己年幼的儿子报一下“节目”,说某个游戏开始了。于是,他的儿子在整个纳粹集中营期间,所看到的,都是在连续地上演“节目”、“游戏”。就这样,这位儿童的心理得到了莫大的保护。“精神胜利法”,原本也有正面的效果呵!还有一例,欧•亨利的名篇《最后一片叶子》为大家所熟知(故本文不详引其故事),那个病人不就是仰仗那位画家冒着生命危险而贴上去的假绿叶而活下来的么?法轮功的信徒们,原本大多数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和善良的人,他们反腐败无门,于是心理上滋长了一种“道德优越感”,这其实也是一种精神胜利法。综上所述精神胜利法”对于老幼人群,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有着极大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正负面都有。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