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四祖寺:完美的风水布局
道信大师为四祖寺作完美的风水布局
----黄梅四祖寺礼佛考察随笔
曾祥裕(赣南杨公风水培训,4月5日和5月1日将在赣州开班,电话13766307454)
我在黄梅五祖寺礼佛后,实现多年的夙愿,满心欢喜,下山后,由朋友陪同赴四祖寺,他说,四祖寺距五祖寺只有20公里,东西遥遥相望 。下山后的道路宽敞,我见到沿途田地不少农民正在建房。
四祖寺,又名双峰寺,是千年古刹,禅宗祖庭,为全国重点保护寺院,是佛教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的说法道场,也是五祖弘忍大师得法受衣之地。
我入山门后,走进寺院,觉得内外堂局比五祖寺更大。它选址不在高山上,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建于双峰山腰的山凹间,它背靠青山,后龙为金形,左右护砂拱护,朝应峰秀丽,溪清绕寺,水出东方,为典型四神象格局。经测,四祖殿艮寅之小空。
朝圣,身临其境,对禅宗发展有脉络,更便于了解。
四祖寺,乃因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道场而得名,系大师亲手所创建,自唐武德七年(公元624),迄今已有1390年的历史。该寺自创建之初至今,千百年来,虽历尽沧桑,几兴几毁,却一直法乳不绝,香火不断。先后出有成就的高僧百余名之多。
四祖寺是中国禅宗丛林之始。在禅宗发展史上,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才开始有信有修;而四祖道信提倡建立固定的传授禅法的道场,结束了自达摩以来居无定所、行无定处的游化局面,并在禅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诸经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实务并举的禅风、禅理和禅法,从而把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道信大师对禅宗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农禅并举”的主张,自此出家人开始种地,自己养活自己,僧人生活有了保障,使中国佛教得以发展壮大。
之所以称道信为大医禅师,是说道信大师作为一代祖师,他的慈悲济世、弘法利生是多方面的。1300年前的中国医学落后,人民缺医少药,有病往往靠巫婆神汉,得不到很好的治疗。鉴于此,道信大师除研究经教,修禅劳作之外,多方采集传统中草药,为人治病。
为了准确地识别草药的药性和用途,他冒生命危险,亲自品尝,他在双峰山30多年中,收集了大量的草药标本,并汇集整理了一部《草本集成》的医书(可惜现已失传)。这样不但解决了寺院僧人生病就医的难题,而且也治好了群众的诸多疑难病症。在春瘟蔓延以及疥疮流行的时候,祖师教乡民冬种芥菜,春吃芥菜以防春瘟,又用芥菜汁涂身以治疗疥疮。黄梅四乡竞相效仿。并以此法治好了唐太宗的疥疮。因此三月三道信禅师生日形成吃菜耙的习俗。
到了四祖寺,不可不去毗卢塔,它坐落于四祖寺西侧500米的西岭岗上,背倚四祖传法洞的崇山群峦,右有天马、笔架诸峰逶迤环抱,左有祖庭的梵宇琳宫顾盼护卫。它雄踞居中的岗巅,重檐飞角,气宇轩昂,关切地俯视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显然道信大师也是风水大师,生前为自己归宿选择了这方风水宝地。
毗卢塔,由于它是中国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的真身墓塔,被人尊为“毗卢塔”,意即毗卢遮那(法身)之所在。俗称祖师塔、平塔、方塔,御封慈云塔。
据说,道信大师预知生命归宿时至,住塔舍身,是为中国禅宗实行塔葬制度之始。在《“东山法门”与禅宗》一书中,武汉大学黄钊教授在论文《“东山法门”的开创,标志中国禅宗历史的形成》中写道:“禅门大师圆寂后,从道信起开始了塔葬……确实禅门的一次改革。实行塔葬,全身不散,裹布涂漆,收其身葬入塔内,供奉香火。”
道信大师以前,由于所处历史社会环境和教内知见分歧等多种原因,三代禅宗祖师境遇极端恶劣,只能隐遁深山逃避迫害。四祖的时代,是在初唐盛世,方可聚众修禅,以农养禅,方可实现生前建塔待终,首开塔葬先河。因此,毗卢塔是中国禅宗祖师的第一座墓塔。
我走近毗卢塔,对其工艺叹为观止。
毗卢塔是一座仿木构造的亭阁式砖塔,形态类别属单层塔中的四门塔。其体态雄大,长、宽、高均有10米上下。高大的塔座、内收的塔身和平缓的塔顶,基本上各占塔体通高的三分之一。其建筑工艺和设计上显示了颇多艺术特色。
这座单层砖塔,却有高达3米的基座与双层递升的须弥座,这在中国此类塔中堪称罕有。下层须弥座用素面砖砌制;上层须弥座的上、下枭则用丁头预制为莲瓣连续花砖层层相间砌造;束腰处则嵌平面画像砖,有忍冬卷草,流畅生动。高大的须弥座状若山岳,庄重肃穆、有稳托万钧的气势。
塔身有丰富的装饰,内涵深刻。四面外墙正中饰有用枭浑弧线圈就的巨大壸门,这是用侧面预制有凸出部位的特用砖,定位砌入墙体,其凸出部上下相接而构成完美对称的多曲弧线,表示这里是尊贵的门庭。其下,南、东、西三面各辟高大的莲花劵门,是进入塔室的三个入口。
毗卢塔成为研究佛教建筑的标本。清华大学建筑系徐伯安教授在《中国塔林漫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中评述说:“毗卢塔内圆外方,造型绝特,于稳重里带些轩昂的气魄,且隐含古印度窣堵坡遗风,是我国现存第二古老的四门塔珍贵实例。”
我在赞叹毗卢塔的精致时,想到工匠精神。为何古时的寺院或其他古建筑的工艺如此精美,件件尢如艺术品?而对照一下,当下的仿古建筑粗制滥造,让你见之只有哀叹,今不如昔!是当今国人的智商下降了吗?肯定不是,而是缺少一种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说道信大师风水造诣高深,是基于四祖寺的选址和布局完美地因地制宜,道法自然。
下山后,我考察灵润桥(亦称花桥,俗称过路亭)的选址,就觉得这是把锁水口之水口桥。
所谓水口,《辞海》释为“水流横切坚硬石组成的山岭所形成的深狭河谷。”在风水界人们普遍认为,明堂内所有水流会聚后从罗城流出处左砂、右砂与基址或穴场的等高的水平曲线各有一切点,这两切点的区间称为该基址或穴场的水口。
水口历来被风水师重视。缪希雍《葬经翼,水口篇》:“夫水口者,一方众水总出处也。”
一般说来,水口包括流入水口和流出口,入口又称天门,出口又名地户。风水家尤重地户。
水口范围有大有小,并无拘限,视水流环绕情形而定。《入地眼图说·水口》云:“自一里至六七十里或二三十余里,而山水有情,朝拱在内,必结大地,若收十余里者,亦为大地;收五六里、七八里者为中地;若收一二里者,不过一山一水人财地耳。”
为何风水师如此重视水口?
风水学认为,水流为龙之血脉,是生气的外在形态,又代表财源旺衰。因此,水口之关锁开闭,实即一地风水对生气财源的把握控制。水口之势,宜迂回收束,关拦重重。天门欲其开,源远流长而无穷尽,预示生气旺盛,财源广进而不绝;地户欲其闭,有众砂拦阻,屈曲如之字、玄字,层密截留,以聚气蔵财。不能斜飞暴射,直窜湍急。否则气散财亡。
水口形局,至关居处者的吉凶祸福。水口有关锁,物产丰饶,人丁兴旺荣贵。水口无关拦,则气散财枯,凶祸当头。故各地方志,均有水口营建的记载。
如何评价一个水口呢?
《葬经》所谓“其来无源,其去无流”者是。卜则巍《雪心赋》云:“水口关拦,不重叠而易成易败……水口爱其紧如葫芦喉。”
缪希雍《葬经翼·水口篇》云:“夫水口者……必重重关銷,缠护周密,或起捍门相对待峙,或列族旗,或出禽曜,或为狮象,蹲踞回护于水上,或隔水山来,缠裹大转大折不见水去,方佳。”
若地户收束不紧,无重山叠嶂耸峙缠夹,必修建桥梁、寺塔、祠阁以起关锁作用。
灵润桥就是起关锁作用。它位于四祖寺破额山出水口的石鱼矶上,桥的前边是一片空旷,两边的绿树一围就像一个葫芦口,
此桥是一座石造廊桥,南北纵向长15米,拱宽7.35米,拱高5.30米,为单孔纵列发券桥梁,由石、拱石、券脱石等条石砌成,两侧平铺十八层桥石,上建廊式长轩,两端设高大的五花山门。
桥上建有廊屋5间,抬梁式构架,廊屋两端为砖砌八字牌楼门,墙壁斗栱间绘有各种花鸟图案。
考察完水口桥后,我启程返回黄梅县城,一路上回味四祖寺和五祖寺的所见所闻,觉得此次黄梅朝拜禅宗祖庭,收获多多,法喜充满,并对“天下名山僧占多”的风水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4月5曰,5月1曰在赣州开班 满足易友学习风水的需要,赣南杨公风水培训中心和广州杨公风水传播有限公司将在赣州和广州开办杨公古法风水学习班,学习全过程由知名风水师曾祥裕总负责。 赣州班将于4月5日、5月1日在赣州举办 学习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授五天,师生长期互动,负责学习全过程。详细内容请关注 、 。
报名方式:电话13766307454,QQ175613195,微信号ZXYFS6146794。 (曾凯亮)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