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2016-07-23 06:12 出处: 人气: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吴宓与陈寅恪》(增补本)(吴学昭,三联书店)

  《雪隐鹭鸶》(格非,译林出版社)

  于殿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中华书局)

  《国学小史》(梁启超,商务印书馆)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张新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轴心时代: 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凯伦·阿姆斯特朗,海南出版社)

  《林中路》(马丁·海德格尔,上海译文出版社)

  徐俊(中华书局总经理)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伯希和,中国藏学出版社)

  吴晓波(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西方文论讲稿》(赵一凡,三联书店)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罗杰·克劳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现在终结萧条!》(保罗·克鲁格曼,中信出版社)

  《狂热分子》(埃里克·霍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里达传》(伯努瓦·皮特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沈浩波(磨铁图书总裁)

  《特拉克尔全集》(格奥尔格·特拉克尔,重庆大学出版社)

  《屈赋论丛》(苏雪林,武汉大学)

  《九歌解诂 九章解诂》(闻一多,上海古籍出版社)

  《春树的诗》(春树,重庆大学出版社)

  《冰河》(余秋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顾爱彬(译林出版社社长)

  《邓小平晚年思想研究》(尹广泰,四川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求索民主政治:玉渊潭书房札记》(于幼军,三联书店)

  《现代出版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秦艳华,山东人民出版社)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易社强,九州出版社)

  《古史辨自序》(顾颉刚,商务印书馆)

  《西方民主史(第三版)》(应克复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韩大元,法律出版社)

  《邓小平与1975年的中国》(张化,中共党史出版社)

  《良史的命运》(王学典,三联书店)

  史领空(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

  《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中信出版社)

  《缓刑》(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上海译文出版社)

  刘明清(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

  《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中信出版社)

  《新觉醒时代:论中国文化之再创造》(成中英,中央编译出版社)

  《我读天下无字书》(丁学良,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为松(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一本书的历史》(金冲及,中央文献出版社)

  《暗店街》(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上海文艺出版社)

  《帝国权威的档案》(安德鲁·N.鲁宾,商务印书馆)

  《小于一》(约瑟夫·布罗茨基,浙江文艺出版社)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广西美术出版社)

  《美在青苔》(李长声,三联书店)

  《政治秩序的起源》(弗朗西斯·福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且借纸遁》(葛兆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容庚杂著集》(曾宪通编,中西书局)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翁贝托·艾柯,译林出版社)

  《统治史》(塞缪尔·E. 芬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安忆六短篇》(王安忆,海豚出版社)

  《纸上交响》(陈子善,百花文艺出版社)

  《苦行孤旅:约瑟夫·F.洛克传》(斯蒂芬妮·萨顿,上海辞书出版社)

  《501位电影导演》(史蒂文·杰伊·施奈德,中央编译出版社)

  高克勤(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

  《宋人轶事汇编》(周勋初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人的文化》(沈从文,中华书局)

  《一觉山话》(潘亦孚,中西书局)

  《南雍随笔》(程章灿,南京大学出版社)

  曹元勇(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用茶绘制的风景画》(米洛拉德·帕维奇)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罗杰·克劳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太阳石》(奥克塔维奥·帕斯,北京燕山出版社)

  俞晓群(海豚出版社社长)

  《庆祝无意义》(米兰·昆德拉,上海译文出版社)

  《惜别》(止庵,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在青苔》(李长声,三联书店)

  《文人》(周立民,上海古籍出版社)

  《纸上交响》(陈子善,百花文艺)

  《立春以后》(杨小洲,岳麓书社)

  《勇往直前: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王学哲、方鹏程,台湾商务印书馆)

  《出版家王云五》(徐有守,台湾商务印书馆)

  《也无风雨也无晴》(沈昌文,海豚出版社)

  《从前的先生》(张冠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闲花》(沈胜衣,中华书局)

  《启蒙与出版》(理查德·B. 谢尔,复旦大学出版社)

  绿茶(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冉云飞,鹭江出版社)

  《子弟》(杨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出生地开始》(袁凌,法律出版社)

  《大河上所有的河流》(维舟,新星出版社)

  刘丽华(新星出版社副总编辑)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伊斯梅尔·卡达莱,花城出版社)

  《庆祝无意义》(米兰·昆德拉,上海译文出版社)

  徐忠良(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

  《甲午殇思》(刘亚洲等,上海远东出版社)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唐启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腾冲之围》(余戈,三联书店)

  《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张维为,上海人民出版社)

  《红星照耀太平洋:中国崛起与美国海上战略》(吉原恒淑、詹姆斯·霍姆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烟云过眼:插图典藏本》(张伯驹,中华书局)

  《戊戌变法的另面》(茅海建,上海古籍出版社)

  《洗澡之后》(杨绛,人民文学出版社)

  许仲毅(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

  《斯大林传》(斯维亚托斯拉夫·雷巴斯、叶卡捷琳娜·雷巴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晴(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

  《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刘绪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秦志华(中西书局总经理)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伯希和,中国藏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中华书局)

  《法兰西在中国300年》(伯纳·布里塞,上海远东出版社)

  《裘锡圭学术文集第一卷》(裘锡圭,复旦大学出版社)

  童力军(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

  《万物之要义:〈牛津英语词典〉编纂记》(西蒙·温切斯特,商务印书馆)

  《计算词典学》(章宜华,上海辞书出版社)

  《银河帝国系列》(艾萨克·阿西莫夫,江苏文艺出版社)

  段学俭 (学林出版社社长)

  《蓝色经济:未来10年世界100个商业创新机会》(冈特·鲍利,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商的诞生:不确定性与18世纪英国图书生产》(于文,上海人民出版社)

  贺圣遂(商务印书馆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

  《看不见的森林》(戴维·乔治·哈斯凯尔,商务印书馆)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戈登·汉普顿、约翰·葛洛斯曼,商务印书馆)

  阮光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柯瑞思,三联书店)

  《身体的历史》(乔治·维加埃罗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缪宏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

  《钢铁是怎样炼不成的》(左方,天地图书)

  《焚书》(李贽,中华书局)

  《逻辑思维辩证法》(冯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天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科学外史》(江晓原,复旦大学出版社)

  《甲午觞思》(刘亚洲等,上海远东出版社)

  金鑫荣(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奥兰多·费吉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人的世界》(杰拉尔德·格罗斯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

  袁亚春(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中信出版社)

  《文雅的疯狂: 藏书家、书痴以及对书的永恒之爱》(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上海人民出版社)

  《剑桥日本史(第五卷) : 19世纪》(詹森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王德耀(复旦大学出版社董事长)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凯文·凯利,新星出版社)

  丁毅(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历史在你我身边》(林达,三联书店)

  黄韬(上海三联出版社总编辑)

  《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格林菲尔德,上海三联书店)

  《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杉山正明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死亡百科全书》(丹尼洛·契斯,中信出版社)

  《巴黎,19世纪的首都》(瓦尔特·本雅明,商务印书馆)

  《十一种孤独》(理查德·耶茨,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学军(活字文化总编辑)

  《互联网思想十讲》(段永朝,商务印书馆)

  《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北京大学出版社)

  《谈谈方法》(笛卡尔,商务印书馆)

  《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上海译文出版社)

  韩焱(湛庐文化出品人、董事长)

  《金枝》(J. G. 弗雷泽,商务印书馆)

  《富足》(彼得 戴曼迪斯,浙江人民出版社)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侯世达,商务印书馆)

  《隐藏的现实 : 平行宇宙是什么》(B.格林,人民邮电出版社)

  Machines of loving grace(John Markoff,Ecco出版社)

  Beyond Boundaries: The New Neuroscienceof Connecting Brains with Machines——andHow It Will Change Our Lives(Miguel Nicolelis,Times Books出版社)

  杨全强(上河卓远文化总编辑)

  《钱注杜诗》(杜甫,钱谦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斯拉沃热·齐泽克,中央编译出版社)

  《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

  《什么是哲学》(吉尔·德勒兹、菲力克斯·迦塔利,湖南文艺出版社)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瓦尔特·本雅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像的命运》(雅克·朗西埃,南京大学出版社)

  彭伦(99读书人副总编辑)

  《坐久落花多》(杨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百家姓》(杨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道森博士的育儿经》(菲茨休·道森)

  《时间之战》(阿莱霍·卡彭铁尔,上海文艺出版社)

  姚映然(世纪文景总编辑)

  《透视电商:网络购物消费者研究》(刘德寰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城市文化》(刘易斯·芒福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天津人民出版社)

  Robert M. Hutchins: Portrait of anEducator(Mary Ann Dzuback,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Excursions(Michael D. Jackson,杜克大学出版社)

  陈垦(浦睿文化出版人)

  《时间回旋》(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新星出版社)

  《园冶图说》(计成,山东画报出版社)

  《四季花传书》(川濑敏郎,湖南人民出版社)

  《你的剧本逊毙了!:100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对策》(威廉·M.埃克斯,后浪出版公司)

  楚尘(楚尘文化总经理)

  《出家与其弟子》(仓田百三,辽宁教育出版社)

  《大淖记事》(汪曾祺,江苏文艺出版社)

  《龙渊:古力/李世石二十八番激战详解》(古力、张大勇,中国文联出版社)

  《近松门左卫门选集》(近松门左卫门,上海书店出版社)

  《情人》(法文版)(玛格丽特·杜拉斯,午夜出版社)

  《魏晋风度二十讲》(冯友兰、李泽厚等,华夏出版社)

  《守夜人记事簿》(V. S. 奈保尔,南海出版公司)

  龚湘海(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

  《大河湾》(V. S. 奈保尔,南海出版公司)

  郑纳新(漓江出版社社长)

  《政治学说史》(乔治·萨拜因,上海人民出版社)

  《逃离》(艾丽丝·门罗,十月文艺出版社)

  《沈从文的后半生》(张新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阴牧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公司编辑总监)

  《冰与火之歌》(乔治·R.R.马丁,重庆出版社)

  《古拉格:一部历史》(安妮·阿普尔鲍姆,新星出版社)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奥兰多·费吉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纽约兄弟:霍默与兰利》(E.L.多克托罗,人民文学出版社)

  《众病之王:癌症传》(悉达多·穆克吉,中信出版社)

  一航(凤凰联动总编辑)

  《瀑布》(伊恩·兰金)

  《战天京》(谭伯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金钱有术》(知乎,中信出版社)

  《匆匆那年》(九夜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南方有令秧》(笛安,长江文艺出版社)

  延伸阅读:人生最大的捷径是阅读一流的书

  文|王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来源|《中国科学报》,特此感谢!

  北大出了许多企业家,这让我非常自豪。我经常回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我一直以为清华才可能产生企业家,因为它搞科技。北大是学术的殿堂,是精神自由的三角地,是自焚的地方,是结束肉体的地方,是让灵魂再生的地方。企业、上市等等好像与北大无关。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人生后,我明白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以北大的32楼为例,当年我和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作为北大青年教师住在该楼的第二层。后来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成了伟大的企业家。

  第三层楼,当年住着一个来自山西的叫李彦宏的青年,天天在水房里光着上身用冷水冲澡,唱着“夜里寻他千百度,你在哪呢”,天天念“百度”两个字,于是后来诞生了百度公司。而从知识储备来讲,李彦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企业,他是学图书馆系古典文学编目专业的。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第四层楼住着北大中文系的愤怒诗人黄怒波。这些年来,黄怒波令人刮目相看,成为中坤集团创始人,在冰岛购置土地。

  更匪夷所思的是,北大中文系的女生楼里一个长相非常平和的人龚海燕,她充满着激情,创办了世纪情缘。

  英文系、图书馆系、中文系都是与金融、融资、管理完全无关的专业,但是学这些专业的人怎么会创建出成功的企业?我想,这是因为北大给予了我们一样东西,就是怎样塑造生命的东西,使得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一切。

  我有一个座右铭叫“读书只读一流的书”—真正值得我智力投入、值得我尊重、花费我精力的大概就是这两大类。我觉得读书一定要读一流的书,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正是读经典,读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命轨迹的书籍,成为北大人离开校门后不管走到哪个领域,能比别人走得稍微远一点的保证。因为那些书不是字,是生命,而这些生命对读者的生命来说,是一种引领。

  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也算人生有幸,但是要接受的信息太多了。那么什么样的书该读呢?我读书的选择是这样的:畅销书坚决不读,不是我看不起畅销书,而是我知道生命有限,只能读人类历史上大浪淘沙的作品。

  我所读的作品的创作年代越来越早,因为我觉得越是早期的人,他们写下的文字越是生命的写照。

  读一流的书就要衡量这个作家进入书前的状态是什么。他是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写,还是倾其鲜血、生命和经历而写。如果你读的不是真文字,遇到的不是真语言,那么最后见到的也一定是虚幻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读书真正对读者产生作用的时候,就是读者和真正的生命融汇在一起的时候。千百年来,没有被淘汰的著作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现在市场的选择,更不是广告词的选择,这是非常关键的。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为什么读经典能改变我们的生命呢?文学的功能是什么?在我看来,文学的功能就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一定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在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有奇异的启示,有充电的感觉。所以那些人类最高的价值,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就会融入我们的血液。一旦人的身体里有这三样东西,在现实社会中就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流行的、暂时的甚至非常糟糕的价值观扭转。

  读那些经典的、人类熟悉的甚至很多人因为追求时髦而不屑一读的文字吧。这些文字使我们对生命、审美、真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直接的感觉。我认为我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和拥抱了世上一流的书。

  我还有一个看法—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能偏食,要有一个balanceddiet,精神的脾胃才能健康。

  首先,是不是要读读宗教、神学?我觉得一定要。读神学著作我们才能理解超越人性的东西,才能获得一种上帝般的眼界,才能达到一种超尘脱俗的境界。我时不时会翻出《大藏经》来没有目的地读,还有《圣经》《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神学理论著作。

世界读书日丨40位社长、总编辑推荐的148本书

  读完神学,我觉得我理解了宇宙的神秘(如果这神秘往往被称为上帝的话);反观宇宙,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人的渺小,这使我不得不变得谦卑。不要把宗教、神学等同为迷信。

  第二,一定要读哲学。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读历史。历史对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生活场景进行了最接近真实的描述。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领略人类经历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败、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读历史。

  第四,心理学要读。像弗洛伊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拆解的是人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

  人是情感的动物。那些穿透情感层面,展示情感宇宙奇景的一定是好诗。所以为了情感成长的丰富,一定要读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接近上帝的,一种是诗,一种是音乐。

  文学不可不读。作家通过语言向人的想象力挑战,这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比如村上春树,他的题材和写法奇诡诱人,有人把他视为通俗作家中的摇滚乐手,但我认为他一点都不缺乏深刻性—实际上他是在试图捕捉现代文明里飘浮的现代人的存在本质和表征。我喜欢的作家有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雷蒙·卡佛、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接下来就算得上村上春树了。

  我有村上的日文原版,英译本,台湾赖明珠译本和国内的林少华译本。我是村上春树迷。为读懂村上,我发誓开始学习日文这东西。

  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我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人的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要学会做出一盘有利于精神和心灵健康的“沙拉”。我称这种读书为饮食平衡法读书。这样人的生存才能不偏颇,精神的林木才不会因营养匮乏而枯萎或畸形。当然这是“读书人”的读书,专家学者另当别论。从终极目的上说,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的世界的过程。

  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

  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灵魂的承受能力会有多么坚强!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

  所以我常说:I read, therefore I am! 我读,故我在!

  关于作者王强: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先后担任过北京新东方学校主管教学与培训的常务副校长、新东方教育集团产业副总裁及董事长,是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创始人之一,是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 张维屏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读书使人充实,辩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培根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 王梓坤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冰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弥尔顿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战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给小伙伴们:

中国新媒体Copyright © 2012-2019 http://www.xmtjuj.cn中国新媒体版权所有
邮箱:3084195672@qq.com QQ:3084195672

中国新媒体是大型新媒体新闻网站,中国新媒体以聚焦新媒体的新闻视点为目标,重点挖掘新闻源和新闻点即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