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讲好合肥故事 弘扬合肥精神 传播合肥声音
规划建设“中国好人”主题公园,打造3D“合肥好人馆”、家风家训馆;实施文艺工作“十个一”工程,加强艺术供给侧改革……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宣传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出炉,其中透露出一系列“新动作”、传递出不少“好消息”。
【看点一】大力推进思想理论建设 ——不断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加强理论学习,贯彻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规则,组织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强化理论宣传,探索建立市级理论宣讲示范点,加强社科基地建设,编撰《社科知识与百姓生活》科普丛书;深化理论研究,出台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进一步推进地方新型智库建设,做好《合肥通史》、《合肥通史简明读本》、《合肥智库丛书》等出版发行工作。
【看点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主流舆论——营造决胜全面小康的浓厚氛围
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四级四类”新闻发布体系,加大重大信息发布、重要政策解读、重大事件报道,提高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牢牢把握主导权;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数字出版发行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广播电视云平台、发射塔等重大项目建设。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集中精力打造“中央厨房”,做到新闻信息内容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进一步完善合肥发布“两微两厅一端一网”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及时快捷传播党委、政府声音的权威渠道。
【看点三】生动讲好合肥故事——塑造合肥品牌凝聚发展正能量
加强正面宣传,精心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宣传,重点宣传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新成就。
认真做好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紧扣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继续深化“调转促”、“创业创新”等系列宣传,大力宣传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城乡统筹、都市区建设等中心工作。
加强对外宣传,制定城市品牌宣传战略,系统化推广“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品牌。组织开展“中央香港省市媒体集中行”、“中外记者看合肥”等大型采访活动,力争新开辟1~2个合肥海外宣传新窗口。成立“合肥之友”外宣联盟联合会,举办“一带一路”城市外宣协作会议。举办“天下合肥人·传递合肥故事”微电影大赛,着手摄制大型城市纪录片并在央视等媒体播出。
加强网络宣传,出台《合肥市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融媒体发展。开展“全国百家网媒合肥行”活动,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看点四】不断深化核心价值观建设——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常态长效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继续抓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及微点评工作,开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劳节俭等主题宣传,形象化、故事化解读,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实施百万市民素质大提升工程,继续组织各级道德模范及好人选树表彰活动,加强新市民文明素养教育培训,打造“好人合肥”品牌。规划建设“中国好人”主题公园、3D“合肥好人馆”、家风家训馆,广泛设立善行义举榜。举办思想道德建设合肥论坛和“文明让城市更美好”世界城市市长论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争创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坚持“一宫一品”,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省市共建心理辅导中心。
【看点五】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做到改革和发展两手抓、事业和产业两加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编制并实施“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组建滨湖公共文化场馆理事会。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出台《2016年合肥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合肥市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实施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等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争创一批省“4105”行动计划战略性产业集聚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实施文艺工作“十个一”工程(即打造一出经典戏剧,推出一部优秀影视,创作一组优美歌曲,策划一台主题晚会,举行一场歌手大赛,出版一套优质图书,举办一批精品展览,开展一组惠民展演,办好一次文艺调演,组织一轮人才培训)。扶持引导市民交响乐团公益演出等重点文化品牌项目创作生产。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两馆一场”达标升级,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农民文化乐园和城区24小时图书馆建设。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菜单式”服务,进一步办好全民文化活动周、“文化有礼·全民畅享”惠民展演和“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好基层文艺巡演活动。探索演艺区建设,统一规划,集中优势,加强艺术供给侧改革,将过去一些老旧礼堂、厂房、影剧院改造成专业剧场,使演出场所专业化、本土化。
【看点六】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组织领导——狠抓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宣传文化系统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管理制度;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全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大文学艺术、文化创意、文化经纪及新媒体等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不断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化“走转改”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新闻舆论工作者下基层、接地气,俯下身、沉下心,转作风、改文风。
今年将继续深化“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我市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推动经费投入、设施资源、活动服务、队伍力量“四倾斜”,配齐配强基层宣传干部队伍,做好宣传干部上挂下派工作。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本报记者 束芳·
201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纷呈
1、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广泛开展“送法律进农民文化乐园”、“社科知识下基层示范讲座”、“社科名家大巡讲”等宣讲活动,搭建“草根讲堂”等宣讲阵地,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670多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2、不断巩固主流舆论强势。围绕中央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统筹内宣外宣,整合媒体资源。2015年,《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头版刊发正面宣传合肥稿件超百篇(条),其中头版头条达30篇(条),进一步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115人(群体)入选“中国好人榜”,102人获市级以上道德模范称号,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创建省级三星广场30个,新建学雷锋服务亭35个,涌现出了10个江淮十佳志愿服务优秀典型,4个全国“四个一百”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4、加强文化强市建设。推动设施惠民,陆续建成开放安徽名人馆、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刘铭传故居等一批标志性的大型公益性文化场馆,加快实施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过渡馆等一批文化工程。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数达651个,同比增加159个,投资总额355亿元,同比增长27.7%,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数占全省58%,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
5、加强基层工作创新。坚持项目带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全年新增省级农民文化乐园11个、市级50个。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各类活动4000余场,使基层工作“接地气”、“有人气”。
6、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文化领军人才队伍,6人被确定为第二批全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评定政工、新闻职称198人,打造了一支有担当、有奉献、有作为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