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http://www.zhgxmt.cn):汇付天下刘钢:做金融要去外滩闯一闯
原标题: 汇付天下刘钢:做金融要去外滩闯一闯
无图说
第一次听到“汇付天下”,联想到的是“汇通天下”。
“汇通天下”是乔家大院主人、晋商乔致庸一生的夙愿,也是近代商业、金融业历史上难以磨灭的一笔。
那么,今天的“汇付天下”是什么呢?汇付天下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汇付金融总裁刘钢这样表述:网络版的“乔家大院”。
当年的漫漫长路变成了今日的互联网,当年的车马劳顿演变为轻点鼠标便可穿越百年,两者的理念却是相通的。汇付天下要做的是,整合社会金融资源,打破垄断思维,为利益相关者构建一个共同平台,为中小投资者创造一个自由便利的财富空间。
刘钢的办公室,南外滩无敌江景尽收眼底,“昨天,外滩是中国现代金融的发源地,而我和汇付要参与的是金融外滩的今天和明天。”
后来者可以成为领跑者
和刘钢的对话,从8年前说起。
2006年,时任中国银联市场部总经理的刘钢做出了一个外人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决定:和30多人团队一起告别体制、砸掉“金饭碗”,另起炉灶筹办汇付天下。
“当时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有30多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出来干,我们根本没有试错的时间和机会。”刘钢这样“想当年”。要知道,当时的时机也并不为人看好。
2006年,可以说是网络支付行业非常艰难的一年。在经历了2005年众多支付企业的蜂拥而入之后,2006年,网络支付的“红海战场”已经陷入焦灼的白热化。产品同质化严重,林林总总的各种支付公司多达50多家。与此同时支付行业在那时已经进入了相对垄断的阶段。作为国家队的银联占据主流市场,而分别以淘宝网和 QQ 为依托的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草根巨头也与之鼎足而立。
更严峻的事实是,在价格战的硝烟中,“烧钱”与“赔本赚吆喝”是整个行业的常态,很多资本都在那一年里撤离了网络支付行业。刘钢这样描述汇付天下创立时面临的形势:“你永远会碰到有人在免费,而且是行业内的前几名公司在免费。”
“虽然汇付天下是‘后来者’,但也可以是‘领先者’。”刘钢的话语透着自信。事实上,汇付天下的发展曲线印证了这句话。汇付天下成立26个月便实现盈利,这一纪录至今没有同行可以改写。
从“傍大款”到“傍草根”
刘钢用“傍大款”来形容公司最初4年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初创期,要和所进入行业的领军者合作,才能实现自己企业的快速发展。例如,航空领域就是先从南航、东航、国航这样的大户入手;基金公司先与华夏、易方达、华安、南方、博时等“老十家”合作,在电商领域,汇付天下就是“牵手”苏宁和京东。
航空业堪称汇付的立足之战。为什么是航空业?刘钢坦言,当年民航总局开始推广电子客票,目标在2007年底电子客票率达到100%,汇付天下入股电子客票交易平台易行天下,成为易行天下的独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后来汇付天下在航旅产业链中引入信用支付,为航空公司、机票代理商等提供信用担保,提高分销链各个环节资金周转效率,汇付天下则从每一笔交易金额中收取支付交易佣金。由于交易量庞大,汇付天下航空支付的市场份额一跃成为老大,也收获了第一桶金。
此时,又一扇门打开了。2010年,汇付天下拿到业内第一张基金销售网上支付结算牌照,推出基金销售网上支付平台“天天盈”,真正开始做起金融支付,刘钢也回过头来开始完成“最初的梦想”。“天天盈”的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买到各种基金,费率是行业的4折,并可以24小时下单,满足了用户“持任意银行卡,购买各基金公司直销产品”的需求,也就是基金销售行业的“奥特莱斯”。
2011年,汇付天下拿到了央行发放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后,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从“傍大款”到“重视草根”。“在上海等一线城市,POS 机等终端消费结算基本被银联、各家银行等传统金融行业覆盖,与其在这样的红海中厮杀,不如另辟蹊径。传统金融机构其实只服务了20%的‘高富帅’客户,还有80%的‘草根’被忽略了。”刘钢认为,中国有5600万小微企业,这些在流通领域赚小钱的“草根”商户,才是汇付天下开辟市场的突破点。他介绍说,从2012年开始,汇付天下花更多精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前5个月就完成了上一年全年的交易量,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
回顾公司成立8年多来的历程,汇付天下致力于为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客户和投资者提供金融支付、账户托管、理财平台等综合支付服务。2006年从零起步,2010年交易量突破1000亿元,2013年这一数字达到1.2万亿元,交易规模在国内同行中位列第三,仅次于中国银联和支付宝,汇付天下也由此位列上海软件企业20强名单的第13位。
而创业的艰难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和团队走到今天,刘钢坦露心迹:创业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孤单”,而是一批人内心的“狂欢”,早期一起出来创业的30多个员工,目前仍然有80%留在汇付天下,构成了整个公司的骨干,我们一起坚守支付,因为我们的创始团队深知,从开始到现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支付。
选择第三条道路
进入2013年,也就是被冠以“互联网金融元年”的这个年头,当全社会都开始谈论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老兵”,汇付天下又开始了怎样的新思考?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难题一直是业界热点话题。互联网金融大热后,有个声音提出来,互联网金融具有比传统金融更广的覆盖面、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等优势,让它去服务小微企业,简直是天作之合。但我并不认同现有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能服务好小微企业,我们需要新的模式。”刘钢如是说。
在刘钢看来,互联网金融有其价值,但在服务小微这道难题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他谈到,服务小微企业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金融模式,覆盖广、重风控、创新难;第二种是互联网模式,效率高但很难真正服务最广大范围内的小微企业。
具体来说,在第一种模式中,银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依赖传统的方式去服务小微企业,但传统的支行、网点的模式,没有办法突破服务小微的效率和成本问题。虽然银行在风控方面具备比较强的优势,但是银行的风控和审批体系对于小微企业并不友好,大多数都是需要有抵押、有担保。让商业银行创新一套互联网金融新模式?难!
至于第二条路,寄望互联网机构,因为互联网金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效率和成本的问题,但是真正进入业务操作,也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互联网企业拥有的小微企业数据是有限的,有一些电商平台积累了一定企业的大数据,提供了这个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方法,效率很高。但不得不提醒的是,中国拥有5600万小微企业,有多少小微企业压根就没有上网,因此,在互联网上,不要谈大数据了,一些企业就连最基础的数据都没有;那么,互联网金融一直说完全基于大数据去判断个人或企业的信用,但现实是这些数据是有一定局限的;更进一步,需要大量数据模型的互联网金融,连数据都没有,风控从何谈起呢?
“这就是近几年来,我们在服务小微企业过程中看到的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刘钢说,如何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来服务小微,汇付天下目前的战略正是走这样的第三条路。我们用创新和效率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支撑我们的支付产品、金融产品和账户托管产品,再通过一个平台来覆盖汇付天下的渠道,通过渠道去服务客户。
依靠“民间金融家”
和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依赖大数据来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的商业模式不同,汇付天下打的是“关系金融”牌,即用草根服务草根,利用民间金融家去搭建新金融平台。
“我们所谓的民间金融家是我们的代理商们、理财顾问们,以及拥有这样人脉和关系的民间金融工作者。用这些形形色色的民间金融家们,汇付天下可以精准把握到每个小微客户的实际信用情况,部分地解决一直困扰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刘钢看来,在小微商户的风控上,以人为基础的关系型风控审核,其稳健度超越以数据为基础的交易型审核。以前很难做这桩事情,因为所有这些人的工作流程没法去标准化考量,但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完全有能力实现。
通过民间金融家平台,用关系型金融解决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传统金融的效率和成本问题,取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双方所长,补其所短,这就是汇付天下对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的理解。刘钢坦陈:“搭建高效的民间金融家平台,构成了汇付天下最重要的商业模式。我们也相信,这是当下的中国服务小微企业最有效的平台,不光有技术,还将包括所有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成就互联网金融最朴实的创新模式。”
在南外滩“二次创业”
今年10月底,南外滩第一栋建成投用的高端商务楼——金外滩国际广场19层迎来了“新主人”,汇付金融落子黄浦,和中国民营金融航母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比邻而居”。
这时,刘钢又有了一个新头衔——汇付金融总裁。
2014年,汇付天下正式向综合金融转型,宣布“1+3”集团化运营模式,旗下汇付数据、汇付金融、汇付科技三家子公司相继成立,分别聚焦于支付、托管、账户托管等领域。成立于2014年7月的汇付金融是集团旗下最年轻的子公司,主要负责在理财和信用业务上开疆辟土,将在全国100个城市拥有100个财富管理中心。
记者了解到,汇付天下的“1+3”战略初见成效,今年下半年,各子公司在如 P2P 账户托管、信用业务、理财等新业务上的增速突出。特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汇付天下创新不断,其推出的国内首个 P2P 托管账户,目前合作平台超400家,托管账户过百万,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
为何选择在外滩开始“二次创业”?刘钢这样作答:中国最早的民营金融就是从黄浦、从外滩发源起步的,作为中国现代金融的发源地,外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又是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探索创新的前沿阵地,做金融要去外滩闯一闯。汇付天下的成长基因就是不断创新,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把金融服务深入到城市的毛细血管,不断开拓新的蓝海。
创新是汇付天下的基因,也是外滩与生俱来的基因。去年,黄浦区在全国率先发布支持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发展的10条实施意见及46条细则,一批新型金融机构纷纷在黄浦落地生根。“在外滩,像我们这样的互联网金融、民营金融公司特别多,能吸引那么多金融从业者的到来,就是因为外滩的魅力。”
在刘钢看来,黄浦区对于新金融的重视与支持和市政府的思路是一致的。今年7月,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主持召开座谈会,汇付天下共同参与了上海新金融如何发展的大讨论。8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条。
迎接创新的2015
作为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刘钢乐见政府各个层面对新金融关注。“新金融应该成为上海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金融在上海、在外滩已经扎根了,未来经济要实现腾飞、实现跨越,新金融毫无疑问将带来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刘钢坦言,新的东西,就一定会对原有的规则发起挑战,“我不敢谈‘颠覆’这个词,但互联网金融一定可以使传统金融再次腾飞。”
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路上,在金融生态的构建中,刘钢还特别看重监管这一环。“创新的前提是安全,这是底线。”刘钢表示,安全是第三方支付的生命线,汇付天下始终把安全看成是一个企业制度管理体系,技术安全、资金安全、信息安全、一个不能少。除了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之外,行业的监管至关重要,有效的监管能够鼓励在发展中规范,能够促进市场发展。如何包容创新又坚守底线,考验监管机构的智慧。从这个角度,他也看好黄浦区刚刚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补充意见》,相信《补充意见》 能进一步助推外滩金融集聚带的金融生态日臻完善。
汇付金融的外滩故事刚刚开篇,但已经实现开门红,据刘钢透露,汇付金融的理财业务原本定下的目标是年底前超过300亿元交易额,然而,业务的增速超过预期,10月便已提前超额完成指标,“年底的数字会非常好看,创新2015,我们也准备好了。”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